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搜集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县近30年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农作物产量、森林覆被率等数据,经过研究分析认为,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由植被指标体系和气象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计算后构成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2.
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防护林的概念入手,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概述了国内外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与研究水平及相关的指标体系,并对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张掖地区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区域防护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并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计算生态效益综合指数,建立评价体系,从而动态地、综合地评价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的差异,指导防护林体系建设。通过计算张掖、高台、临泽3县(市)的生态效益综合指数表明,临泽县的指数为0.34,成效最大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当地经济开发、群众脱贫致富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一种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既重视生态效益也重视经济效益。对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提出了生态平衡、经济效益、技术先进适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和社会有益5条原则和投资回收期,系统抗逆力等13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科学管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oxpro2.5B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了气象因子、农作物产量、森林(林带)覆被率等因子数据库,并编制了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数据库管理、数据统计、计算与查询、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和数据图形分析4个子系统组成。每一子系统都由若干功能模块(程序)所组成。  相似文献   

6.
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的对象、目标及内容进行了研究;对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的取得方法和主要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分析了在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对综合评价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提高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乌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提出构建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选取具有全面性、主导性、区域性、差异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分别在森林基本因子、防护林资源、原始林资源、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24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统计出森林基本因子指数、防护林资源指数、原始林资源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加权计算形成综合评价指数。评估结果表明,区域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为1.06,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要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1)防护林的区域气候效益,主要有防护林的防风效益,防护林对大气水分和空气温度的调节作用;(2)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益,包括防护林的固沙和降低风蚀作用,防护林对土壤质地的改良作用,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等;(3)防护林在提高土地生产力与提高农业生产方面的效益等.文中针对以上问题,对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三北防护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运用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和效果评价法,对甘肃省三北防护林的林地资产、林木资产、防护效益和环境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的总资产为1,474,629.48万元,其中林地资产35,065.35万元;林木资产342,777.93万元;生态效益价值995,600万元;社会效益价值101,186.2万元;比例为2.4∶23.2∶67.5∶6.9。生态效益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2.9倍,充分显示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原则,从生态系统林木及林副产品、涵养水源、水质净化、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大气、防浪护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8大特征构建了防护林优化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对防护林实地调查、样本分析的基础上,对环洞庭湖防护林体系进行了优化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科尔沁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的原则及其评价方法。并通过运用AHP层次评价法,对6种不同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的研究概况、评价方法、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认为在具体评价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时,通常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各单项进行效益评价,总体生态效益为各单项生态效益价值之和,但如何界定公益林的主导效益与其它效益的关系是今后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林保国  贾黎 《绿色科技》2014,(4):248-249
建立了流域污染防治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直接市场法、市场替代法及效益费用分析法等对巢湖流域污染防治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政府部门的下一步工程实施提供支持,以提高污染防治工程科技含量和生态效益,更好地为政府做出宏观决策服务,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南洞庭湖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评价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对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发展滨湖区林业应有利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把重点放在优化和完善防护林体系的结构上,并提出了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原则,以及林带结构优化和林带、林网改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国有林场发展特点的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结合专家咨询的意见,从生态环境改善、自然灾害发生风险减低和物种保护三个方面对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评价。以福建闽侯白沙国有林场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评价结果分析,以期为国有林场在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作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制约广西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以一个县为总体单元,构建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将指标体系分5个层次,涵盖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中的资源一环境一经济一社会等各方面,为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和类似区域生态防护林建设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来衡量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在不同层次下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多级指标体系为构建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模型作准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辽宁省沿海防护林的基本概况,确定7个价值评价指标,并从保护基础设施、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四个方面对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至二期工程结束,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年生态效益价值为441.4亿元。  相似文献   

19.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一齐抓──我省西山防护林建设成绩显著我省西山防护林建设,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一起抓,经过16年的艰苦奋斗,营林结构打破了单一生态防护林的模式,走上了社会经济型林业的路子。根据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构建评价指标是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根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主要影响因子,在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确定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指标体系19个指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5个指标依次为:土壤的侵蚀模数、地表径流量、土壤容重、枯落物层厚度和林草的覆盖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