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滨海盐碱地33年生刺槐纯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年份变化,分析年际降水与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同期含盐量低,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雨季表层土壤同期含水量高,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随蒸发量的增大,表层土壤含水量逐渐低于深层土;年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6%;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含盐量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土层之间含水量与含盐量呈负相关;不同土层之间含水量相关性显著,在3月份0~20 cm表层土与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34 1<0.05);不同土层之间含盐量相关性显著,差异不显著(P=0.125 2>0.05)。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土壤水盐状况及其空间规律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利用统计分析、GIS插值、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水盐状况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盐分含量以中度为主,含盐量由表层至底层呈上升趋势,且各层土壤含盐量呈显着正相关性;含盐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东部滨海区,含盐量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县的西南部;土壤含盐量随着距离渤海渐远呈下降的趋势,含水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从黄河向两岸延伸,土壤含盐量均随距离黄河渐远呈上升的趋势,含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不同植被类型依次为光板地>碱蓬>柽柳>马绊草>芦苇>茅草>水稻>棉花>小麦>玉米;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不同地貌类型依次为洼地>微斜平地>缓岗>河滩高地.该研究基本摸清了研究区春季时相的土壤水盐状况及空间变异规律,为黄河三角洲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滨海盐碱地31年生刺槐纯林为对象,研究了刺槐林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年份变化,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季节变化,分析了年降水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含盐量低,深层土壤含盐量高,含水量与含盐量呈负相关;随着土层逐渐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减弱,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的66%。不同土层含水量、含盐量、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存在明显相关性,且与降水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向日葵盐碱地抗逆保苗种植技术,试验选用了油用型向日葵品种LD1616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碱地向日葵不同种植方式对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生物学特性影响,分析了葵花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生物学特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覆膜处理能有效的降低土壤的盐分,保持土壤含水量,是葵花有效的保苗技术,也能提高葵花生长指标及产量,覆膜+改良剂处理比覆膜处理好,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压力膜法实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额济纳天然胡杨林3块典型林型的土壤持水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0=aS-b;3种林型同一深度土壤含水量大小依次为: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无植被戈壁滩>胡杨青壮林,其中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动幅度最大;3种林型不同土层土壤的持水性依次为: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60-80 cm)>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80-100 cm)>胡杨青壮林(80-100 cm)>无植被戈壁滩(60~80 cm)>无植被戈壁滩(80-100 cm)>胡杨青壮林(60一80 e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持水力不高,土壤含水率随水势降低而递减的速度较慢,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利用水分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渤海湾地区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对位于该区域的河北唐海、天津大港、河北黄骅、山东东营四个地区的盐碱土进行含水量、含盐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含水量同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相比,其含水量月变化较为剧烈;唐海、大港、黄骅土壤含水量在大多数月份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东营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较均匀。黄骅、东营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大港土壤盐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唐海土壤含盐量在各月份的空间分布无规律性。综上,4个地区土壤水分、盐分的动态变化无一致性规律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开展了人工杨树林对盘锦盐碱地土壤水盐运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盘锦盐碱地土壤养分匮乏且极度不均衡,杨树林和芦苇地的土壤条件优于裸地,表明乔木和草本植物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盘锦地区5种人工杨树林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盐分,其中,增加土壤含水量能力顺序为毛白杨新疆杨辽宁杨小胡杨银中杨,降低林地含盐量能力顺序为毛白杨辽宁杨新疆杨小胡杨银中杨。可见,土壤盐分与土壤水分之间总体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映了"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水盐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盐碱地滴灌灌水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特性是寻求开发利用盐碱地和次生盐碱化防治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大量研究。通过对试验区滴灌灌水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含盐量表现为随水移动,各土层含盐量都有所不同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80 cm土层逐渐增加,80~120 cm土层盐分积累受滴灌灌水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土壤电导与土壤总盐含量呈正相关,土壤pH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土壤含水量高的地方,土壤pH也大。  相似文献   

9.
正塔吉克阿巴提镇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移民搬迁开发区,于2001年开始规划进行土地开发移民搬迁。其位于岳普湖县最东端,东西宽7.5千米,南北长11.5千米。塔吉克阿巴提镇处于岳普湖县干三角洲,有独特的地貌特征。除极少数耕地外,其余部位基本属于明显的沙丘雅丹地貌。由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在低洼地结着厚厚的盐壳,为典型盐碱地。土地开发以来,进行了3次土壤普查和大量的培肥改土工作,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1刺槐生物学特性刺槐喜光喜湿、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适种范围广,但在温暖湿润地区长势更好,土壤以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的沙性土壤为宜。其适应温度以温度8~14℃为宜,适应降雨量以500~900 mm气温较低时会抑制刺槐生长,或发生冻伤,导致停止生长。一般轻盐碱地含盐量应低于0.2%,地下水位应高于1 m的环境中均能存活,而干旱的粗沙地或黏重地、含盐量高于0.3%的盐碱地、地下水位>0.5 m的积水低洼地等适应性较差,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11.
灌溉水量和水质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春玉米耗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灌溉水量和水质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春玉米耗水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中游,通过2007—2008两年的灌溉试验,对供试春玉米采取不同的水量和水质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及玉米生长指标。【结果】灌溉水量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在60—100cm土层较为明显,2008年9g·L-1处理和6g·L-1处理20—1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保持在25%以上;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灌溉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供水不足时,作物耗水量及土壤储水变化主要受水量的影响,供水充足时则主要受灌溉水质的影响;咸水灌溉条件下,一定的水分亏缺同样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但是当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水平时,WUE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咸水灌溉使春玉米产量降低19.4%—57.9%,连续两年充分灌溉下矿化度为9g·L-1处理的产量仅为淡水的42%。【结论】咸水灌溉下,合理的降低灌溉水量有利于提高WUE,减少盐分积累,3g·L-1的水配合适当的淋洗可以作为后备灌溉水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 psedudoacacia)人工林及荒坡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亏缺状况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土壤水分有效性,还是水分状况都表现出:油松>刺槐>荒坡的特征,据此认为,在该区造林工作中,如果立地条件允许,更适宜造油松林;不但降水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干湿状况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降水的分布状况尤其是生长季中的降水分布状况也严重影响土壤水分干湿状况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水盐时空特征及耦合关系是盐渍化土壤治理和区域生态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代表性濒海区域——垦利区,采用野外实测与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相关性较高的土壤水盐光谱参量,基于敏感光谱参量构建土壤水盐定量遥感反演模型,利用经典统计分析、耦合度模型、缓冲区分析、支持向量机分类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表层水盐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水分敏感光谱指数LSWINDII和盐分敏感光谱指数SI-TNDSI建立的各季节土壤水盐估测模型,验证集R2均大于0.650,RMSE均小于7,Sig<0.001;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总体较高,含盐量以中度盐渍化为主;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土壤含盐量排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水盐耦合度排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排序为荒草地>光板地>耕地>林地,土壤含盐量排序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水盐耦合度排序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由近海到内陆,研究区土壤表层含水量、含盐量以及水盐耦合度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但土壤含盐量在距海>40~50 km处、含水量在距海>30~40 km处明显上升,耦合度也有所提高。本研究提供了濒海区域土壤水盐及其耦合关系的高效定量时空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土改良利用与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了红壤丘陵区农业水资源和坡地土壤资源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红壤丘岗坡地农业开发利用中应采取的五项对策措施 ,即:1.坡地开发 ,水利先行 ;2.改进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合理耕作 ,扩大土壤有效水库容 ;4.推广避旱抗旱生态栽培技术 ;5.改土培肥 ,提高地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控盐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枸杞萌芽前,漫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滴灌略低;土壤pH沟灌>滴灌>漫灌;土壤全盐漫灌>滴灌>沟灌。随着枸杞的生长发育以及灌水的实施,秋果采摘后,滴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漫灌最低;土壤pH仍表现为沟灌>滴灌>漫灌;滴灌表层0~20 cm出现盐分表聚现象,20 cm以下漫灌土壤全盐含量最大,滴灌次之,沟灌最低。沟灌产量最高,其次为滴灌,漫灌虽灌水量大,但水分利用率最低,枸杞产量最低。[结论]在盐碱地栽植枸杞实行沟灌、滴灌灌溉方式在节水控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产量,是经济、高效、可行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微域尺度(32 m长的横截面)苏打盐渍土壤的性质以及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盐渍土地区在微域尺度上呈现盐化草甸土-浅位柱状碱土-白盖苏打碱土-中位柱状碱土的格局.苏打碱土分布在微坡地和高平地,其质地剖面结构为粉砂质亚黏土-黏土-粉砂-砂砾;盐化草甸土分布在相对低洼的部位,其质地以粉砂和砂砾结构为主.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和微地貌特征影响盐渍土壤的水分-地下水之间的迁移转化.浅埋地下水的波动与大气降水在盐化草甸土水分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洼地(盐化草甸土)成为地表径流迁移汇集区.冻融积盐是松嫩平原土壤积盐的重要原因.冻融季节,盐化草甸土成为潜水迁移的汇集区.大量的潜水迁移并贮存在盐化草甸土冻层(10~30 cm土层的含水率高达50%以上),这可能是冬季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受冻结作用的影响,盐分自下而上在苏打碱土的冻层积聚,在消融期盐分迅速表聚使土壤表层的盐渍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地下水作用条件下土壤的积盐规律,为研究其土壤盐渍化的成因以及制定合理改良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对土壤盐分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地下水埋深、耕层土壤含盐量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中、底层土壤含盐量属强等变异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地下水埋深、底层土壤含盐量呈强空间自相关性,耕层、中层土壤含盐量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对空间尺度上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量定量分析表明,耕层、底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性,中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加强排水,制定合理灌溉定额并严格实施,从而控制并降低地下水位是当前盐碱改良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GIS技术相结合,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壤盐渍化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滨海新区土壤全盐平均含量为0.818%,土壤pH平均值为8.43,土壤Cl-和Na+的平均含量接近,分别为0.27%和0.22%;从滨海新区土壤全盐空间分布上来看,从西部到东部沿海基本呈条带状分布,土壤全盐含量逐渐升高。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分布面积进行了统计,非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很少,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18%,轻度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为107.4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4%,中度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173.5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24%,重度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为217.3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82%。盐土面积为1 142.8 km2,占滨海新区陆地总面积的67.42%,其中全盐含量为0.6%~1.0%、1.0%~1.5%、1.5%的分布面积分别为388.47、411.82、342.51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22.92%、24.30%、20.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区域对菊芋离子分布的影响。[方法]以红块茎菊芋品种JY1及白块茎菊芋品种NY1、BY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非盐、轻盐、重盐3种不同盐碱区条件下块茎、茎干和叶片的离子分布特征。[结果]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菊芋茎干和叶片的K~+含量均增加,其中茎干中K~+含量显著增加,重盐下达到16.1 mg/g,达叶片的7.0倍以上;块茎K~+含量的变动幅度不大。随土壤盐分的增加,茎干、叶片、块茎的Na~+含量逐渐升高,其中茎干的增加幅度最大,重盐条件下Na~+含量较非盐条件下增加11.0倍以上;叶片Na~+含量的变化幅度不显著;重盐条件下,各部位Na~+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茎干、块茎、叶片。植株各部位的K~+/Na~+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块茎、茎干。[结论]该研究可为耐盐品种的筛选及不同盐碱地条件下的菊芋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种植被覆盖度下土壤水分和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土壤剖面平均水盐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聚类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以奇台绿洲-荒漠交错带典型盐渍化地为研究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裸地和植被地土壤水盐都服从正态分布,土壤盐分均属中等变异性,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裸地土壤含水量属弱变异性,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植被地属中等(偏弱)变异性,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裸地的相关距离仅是植被覆盖地的1/10左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两者土壤盐分活跃程度变化依次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较稳定层.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与盐分的关系则不一致,裸地是以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大的表层最为活跃,其与盐分的相关性也较差;而植被地是以中下层(60~80 cm)最为活跃,其与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由于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如植被、微地形等)的影响,两种植被覆盖度下的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也反映出植被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影响水盐分布的随机性因素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