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叶面肥喷施次数对弱光下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在遮光条件下设计2个叶面喷肥处理:处理1为0.3%磷酸二氢钾;处理2为0.3%磷酸二氢钾、1.5%葡萄糖、0.1%硼砂和1.5%氯化钙的混合液,分别以温室内自然光照和遮光条件下喷施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1和CK2),测定了喷施不同次数叶面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促进番茄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弱光下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以连续喷施3次叶面肥效果较好,而且处理2效果好于处理1。弱光对番茄植株吸收氮和磷的影响较小,但抑制了植株对钾的吸收。连续喷施3次叶面肥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且处理2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叶面喷施钙镁肥解决‘妃子笑’荔枝果实成熟期“退糖”问题的原因,本研究以16年生‘妃子笑’荔枝树为试验材料,以叶面喷施0.3%CaCl2+0.3%MgCl2混合水溶液为处理,喷清水为对照,测定果实糖含量和糖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妃子笑’荔枝在果实生长发育前中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迅速积累,成熟期对照果实果糖、葡萄糖含量保持稳定,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在花后69 d处理果实果糖、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喷施叶面肥处理使糖代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在花后69 d处理使中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代谢酶净活性显著升高,酸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显著降低。总之,钙镁叶面肥处理通过提高中性转化酶活性、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来提高蔗糖代谢酶净活性,促进蔗糖的分解,同时降低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抑制糖酵解途径,从而引起果糖和可溶性糖积累,进而解决了‘妃子笑’荔枝成熟期“退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微咸水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京番301’为试材,采用沙土槽培的栽培方法,在防渗措施与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共设5个处理:微咸水(EC=3.0mS/cm)直接灌溉(CK)、地下淡水灌溉(T1)、混合水灌溉(V(微咸水)∶V(地下淡水)=1∶1,T2)、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生育期轮灌(苗期、开花期为地下淡水处理,果实发育期微咸水处理,T3)、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次轮灌(T4),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番茄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心室隔壁、胶质胎座)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整体来看,CK和T4处理有利于提高3个生育期番茄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与T1相比,CK和T4处理下成熟期果肉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1.55%和30.17%,果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07.31%和50.57%,蔗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0.53%和47.35%;有利于提高AI、NI、SS、SPS 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果实蔗糖代谢的进行,且降低了转色期、成熟期果实各部位淀粉含量,同时番茄总产量降低。T2处理3个生育期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居中,番茄总产量最低,为6.05kg/m~2;T3处理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与T1相差不大,不利于番茄果实各部位糖分的积累,但番茄总产量较高;T1处理下番茄总产量最高,为9.01kg/m~2。【结论】微咸水直接灌溉和微咸水淡水按次轮灌可以提高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从而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可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消费群体适当选用微咸水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4.
酵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为材料,使用自制农用酵素对葡萄果树进行喷施处理,研究自制酵素对葡萄果实糖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45~105d酵素处理的葡萄果实总糖含量均高于喷施清水对照(CK);B酵素400倍液浓度(B2)处理和A酵素300倍液浓度(A1)处理的效果较好,花后105d葡萄果实总糖含量分别比喷施清水对照(CK)高23.09%和20.09%。酵素处理对葡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在果实发育前期(花后45~75d),各处理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喷施清水(CK),但随着葡萄果实的成熟,在花后90d以后各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CK与各酵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经济可行的缓解红叶桃夏季叶色返青的方法,以1年生红叶桃为试材,研究了夏季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与蔗糖溶液混合喷施对红叶桃叶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色素苷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蔗糖溶液后,红叶桃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含量、花色素苷与叶绿素的比值、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喷施清水对照。各处理中,以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6%蔗糖处理的红叶桃叶片着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光照对设施油桃果实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油5号油桃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光照对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改变了果实糖积累特点和蔗糖代谢酶活性。遮光处理降低了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AI和SS-c的活性,NI、SS-s和SPS的活性在果实发育的大部分时间内也有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果实中果糖和蔗糖含量。延长光照时间对果实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果实发育的某些阶段对果实中SS-s和SPS活性有显著影响。铺反光膜处理提高了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同时增加了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和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增施CO_2对温室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与代谢的影响,探究果实中糖分积累与代谢对增施不同浓度CO_2的生理响应,为进一步揭示CO_2加富下番茄糖代谢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以‘兴海12号’番茄为试材,通过对整个生长发育期植株进行CO_2增施处理,使CO_2浓度分别维持在400±25(CK)、600±25(T1)、800±25(T2)和1 000±25(T3)μmol·mol-1四个水平,分析不同加富处理下各时期番茄果实中相关糖含量及蔗糖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CO_2加富处理后,各时期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淀粉含量大体上均低于对照,800±25μmol·mol-1处理下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较对照显著增加46%和42%。不同加富处理下,各时期果实中蔗糖相关酶活性较对照变化不同,除果实生长前两个时期酸性转化酶活性和成熟期蔗糖合成酶活性低于对照外,其它均高于对照。T3处理下合成类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绿熟期和成熟期,T2和T3处理下酸性转化酶活性较对照增加显著。T2处理下中性转化酶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成熟期果实中还原糖的积累与蔗糖相关酶活性有关,主要与蔗糖合成酶和蔗糖转化酶显著相关。[结论]CO_2加富能够促进果实中淀粉的转化和还原糖的积累,较高浓度的CO_2能够促进果实生长前期合成类酶活性的增强和后期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增强。800±25μmol·mol-1处理下成熟期果实中还原糖含量最高,这与该处理下转化酶活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坐果剂与人工授粉处理对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性,为甜瓜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蜜”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授粉为对照,喷施“福美特”和“帝豪”2种坐果剂,于处理后每5 d取样1次,测定甜瓜果实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厚皮甜瓜果实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变化均表现为前期积累缓慢,后期积累迅速,并且在花后20 d有1个明显的“拐点”;前期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期则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的早期,以蔗糖分解转化酶活性较高,进入成熟期则以合成酶活性较高。喷施“福美特”显著增加了甜瓜果实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喷施“帝豪”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福美特”可显著增强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合成酶活性,但转化酶活性有所降低。【结论】喷施坐果剂能够改变果实糖分的积累,且会对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影响,适量的坐果剂能够提高甜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微生物菌肥在设施栽培番茄上的实施效果与作用,以番茄品种185为供试材料,以微生物菌肥宁盾为供试菌肥,设定对照(CK)、宁盾A液灌根(T1)、宁盾B液喷施(T2)、宁盾A液与B液配合施用(T3)4个处理,研究微生物菌肥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果实品质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能够显著增加番茄植株产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以宁盾A液、宁盾B液配合施用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番茄产量增加了14.4%,叶绿素含量提高了9.9%,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55.1%。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能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果实中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单独浇灌宁盾A液促进株高、茎粗增长的效果最好,其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4.4%、49.1%、35.4%。由此可见,微生物菌肥能够通过调节番茄中4种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而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增加番茄果实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叶面肥和赤霉素对骏枣果实生长发育中糖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a生骏枣为试材,研究喷施复合叶面肥、钙肥、赤霉素对骏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还原糖和蔗糖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骏枣为蔗糖积累型果实;随着骏枣果实的生长发育蔗糖含量逐渐增加,蔗糖与还原糖的比值增大。复合叶面肥、钙肥、赤霉素均增加成熟期骏枣果实中总糖的含量;成熟时复合叶面肥处理的蔗糖与还原糖比值最大,为3∶1,其次是钙肥,为2.7∶1,赤霉素处理的最小,为2∶1;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复杂,赤霉素对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影响最大。喷施钙肥的果实成熟早。  相似文献   

11.
光氮互作对番茄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明不同光照条件下番茄果实高糖积累的氮素适宜施用水平。【方法】以番茄品种东农708为试材,采用4个光照度和4个氮素施用水平的复因子试验,研究光照度与氮素互作对番茄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果实发育早期,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果实淀粉含量影响极显著,对蔗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在同一光照水平下增施氮肥及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的70%自然光处理可提高果实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从而促进果实的蔗糖代谢。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果实果糖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发育后期,70%和100%自然光以8 kg/667 m2施氮量、小于70%自然光以0 kg/667 m2施氮量的果实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最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下,70%自然光的AI、NI活性最高,使前期积累的淀粉和输入的蔗糖逐步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从而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结论】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果实糖积累影响显著,充足光照下适当施氮(本试验8 kg/667 m2)可提高番茄果实果糖含量,弱光下增施氮素可降低番茄果实糖含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减弱光照可降低番茄果实糖含量。番茄果实糖含量的升高或降低与SS、AI和N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笑梅  郑义  苗子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0-3761
研究了在中、高肥力壤质潮土上叶面喷施不同品种肥料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产量为4 500~6 500 kg/hm2的试验点上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0.05%钼酸铵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喷施2%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基础产量达7 000 kg/hm2的试验点喷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番茄苗期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的活性变化与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的果糖和葡萄 糖含量,降低蔗糖的含量。短期盐胁迫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使相应的可溶性酸性转 化酶mRNA水平提高,处理后期转化酶活性及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下降;蔗糖合成酶和蔗 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盐胁迫主要通过调节转化酶表达与活 性变化来影响番茄苗期的蔗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乙酰水杨酸对盐胁迫条件下苗期番茄体内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水杨酸类物质调控设施番茄的耐盐性提供新证据。以栽培番茄“辽园多丽”为材料,用0.05%乙酰水杨酸(ASA),0.16M NaCl,0.16M NaCl 0.05%ASA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了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转化酶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乙酰水杨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盐胁迫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同时乙酰水杨酸可以维持或提高短期(1~3d)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并使相应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很高,而处理后期(5~7d)转化酶活性及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都下降,但是乙酰水杨酸对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体内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不大。乙酰水杨酸可通过调节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引起相应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春晨长红茄’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褪黑素(MT)喷施茄子幼苗叶片,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置于自然光温下为CK,低温弱光下为CK1),研究MT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200μmol/L的MT能保持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当MT浓度为150μmol/L,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CK1高40.23%和75.00%;喷施MT,有助于提高PSII活性,增大光能捕获和转化效率;喷施MT能提高茄子幼苗叶片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与CK1相比,茄子幼苗叶片POD活性提高了108.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50.61%。综合本研究结果,喷施MT能提高茄子幼苗叶片对低温弱光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50μmol/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1-12023
[目的]研究夜间亚低温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果实几种糖含量及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9℃夜间亚低温处理对番茄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糖含量与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夜间亚低温处理后,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夜间亚低温处理使番茄果实中AI和NI的活性降低,但SS和SPS活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番茄幼果期,果实中AI和NI活性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在果实成熟时转化酶活性急剧升高;SS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降低,在果实成熟期SS活性很低;试验期内,SPS活性一直处于低活性水平。番茄果实中AI和NI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夜间亚低温导致成熟期番茄果实含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皆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皆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皆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皆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04-12706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均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均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俊兴  张彤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10-212,222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研究了钙赤合剂 (Ca -GA)和磷 (KH2 PO4 )浸种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Ca- GA处理和KH2 PO4 处理后的冬小麦种子萌发时α 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 ,发芽势、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幼苗的根冠比增大 ,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大。幼苗可变荧光 (Fv)、最大荧光 (Fm)、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 (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 (Fv/Fo)、最大荧光与初始荧光比 (Fm/Fo)、光化学淬灭系数 (qP)在水分胁迫下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 ;而初始荧光 (Fo)升高幅度小于对照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 (NPQ)升高幅度则大于对照 ,说明经Ca GA和KH2 PO4 处理可以减缓水分胁迫造成的光合电子传递、光合原初反应过程的抑制程度 ,提高光系统Ⅱ(PSⅡ)的电子传递和热耗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 ,Ca- GA和KH2 PO4 浸种对促进冬小麦种子的萌发和提高幼苗的抗旱性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37-10238,10329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夜温15℃为对照,设夜温6℃(18:00—6:00)为处理,处理7d后测定番茄叶片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和淀粉的含量,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蔗糖、总糖和淀粉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论]夜间低温导致番茄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对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