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广西柳城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于1994/1995年榨季实施了"甘蔗增糖增产剂示范推广(400hm2)"项目。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叶面喷施,28d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分1.41%,田间锤度增加1.83%,每公顷增产10%左右。大机压榨甘蔗蔗糖分增加0.59%,重力纯度增加0.79%,还原糖分下降0.04%,每公顷新增经济收入2145元,项目新增经济效益为86.1万元。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年甘蔗肥料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关技术参数,即产1t甘蔗的需肥量、土壤的供肥能力和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的当年利用率。把测土施肥计算公式应用于甘蔗,并作了改进。几年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施肥的盲目性,减少对肥料的投资,增加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提高经济效益。至1990年止,该项技术在广西川个县市的甘蔗产区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达8.67万hm2以上。验收结果表明,有88.6%的试验点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9.765t/hm2,蔗糖分提高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正在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数量最多、属种最丰富的甘蔗资源圃,现保存有2 700多份甘蔗种质资源,为全国甘蔗育  相似文献   

4.
经1995年和1996年两个年度的试验证明,甘蔗专用高效液肥“蔗丰灵”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双重效果。在甘蔗生长期间喷施两次“蔗丰灵”,能促进蔗茎伸长增粗,降低黑穗病发病率,提高甘蔗产量12.14%~17.03%;而且还明显改善甘蔗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0.79%~1.88%(绝对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霜冻程度、不同砍收时间对甘蔗蔗糖分、简纯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受霜冻后5 d内甘蔗蔗糖分、简纯度迅速下降,30 d后的甘蔗蔗糖分下降0.70%~2.19%,简纯度下降1.87%~4.19%。  相似文献   

6.
1993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广西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甘蔗增糖增产剂在对旱地和水田蔗的5个品种进行试验,喷药后40~90d测定13个点的甘蔗蔗糖分,平均比对照提高1.30%(绝对值),甘蔗产量增加5850kg/hm2;8月份和9月份追施氮肥的甘蔗增糖增产较显著,甘蔗蔗糖分提高1.69%(绝对值),增产10351.5kg/hm2;8月份和9月份不追肥的甘蔗.喷施增糖增产剂的效果相对较差。平均来说,糖厂增利2582.25元/hm2,农民增收819元/hm2。  相似文献   

7.
成熟甘蔗茎秆积累高浓度蔗糖,其蔗糖积累涉及到蔗糖的合成、分解和运输等生理过程,而调控甘蔗茎中蔗糖积累的关键性因素是存在于快速发育的茎细胞中蔗糖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蔗糖的跨膜运输能力,而不是作为源叶输出光合产物的能力和韧皮部运输蔗糖的效率。为此,本文主要从蔗糖进入茎节的途径、蔗糖在液泡中的积累及其调控等方面作了概述,并指出运用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有关酶基因、功能性蛋白、糖信号对甘蔗蔗糖运输和积累的作用将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蔗种茎包衣试验,研究甘蔗种茎包衣技术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甘蔗种茎包衣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种茎包衣处理后的GT43、GT40出苗率、有效茎、前期生长速都比对照高;产量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分别比对照增产19.08%、12.54%;对蔗糖分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蔗糖主产国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巴西、澳大利亚等蔗糖主产国历年甘蔗产量与温度、雨量等气象要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蔗糖主产国甘蔗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该结果为国内开展全球蔗糖产量监测预测服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的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辐98-296系采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系,全期生长快,中茎,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在广西不同蔗区生产适应性试验中,其单位面积产蔗量118.95t/hm2、含糖量16.65t/hm2,分别比当家品种ROC22增产32.98%和29.07%,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蔗糖分与ROC22相近。在国家第6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所有11个参试品种(系)中,其蔗产量名列第4, 蔗糖含量名列第3,分别比对照种ROC16增产11.41%和12.69%,差异性达显著水平, 蔗糖分比ROC16高0.11个百分点。桂辐98-296全期生长快,中茎,宿根性好,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1.
孙秀廷  曾璧容 《土壤》2001,33(6):312-315
本文论述了从卤水中提取的钾镁硫(KMgS)复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于硅质岩的酸性硅质砂壤土,其K、Mg、S含量均潜在不足,施用KMgS复肥对甘蔗有显着的增产效果,蔗茎产量达102.3t/hm2,比光施NP增产57.9%,比NP KCl增产11%,且能改善甘蔗品质,使蔗糖分含量增加,还原糖含量降低,从而提高浸出糖的比例,经济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12.
甘蔗中富含众多高价值成分,可制造多种产品,且甘蔗制糖的滤泥、蔗糖、蔗渣等副产品均可进一步加工,制造出酒精、味精、蔗糖酯、柠檬酸等产品。蔗糖产业作为广南县的传统特色产业,曾快速发展,但遭遇市场影响,面积、产量减少,恢复发展出现新问题。基于此,探究广南县蔗糖产业恢复发展问题,分析机遇,提出发展建议,助力于广南县蔗糖产业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蔗是广西罗城县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罗城县蔗区同一品种的连年复种,甘蔗蚜虫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对甘蔗的榨季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对罗城县甘蔗蚜虫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提出综合防控对策:清除蔗田虫叶杂草,减少越冬虫源传播;保护利用环境天敌,借力生物绿色防控;悬挂防水黄色粘板,诱杀有翅迁飞蚜虫;抓准点片初发阶段,适期开展对症施药。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多年单一化的宿根栽培导致甘蔗产量下降,而套种豆科作物能较明显地提高宿根蔗产量。本研究以赣蔗18 的新植栽培、 宿根栽培和宿根/大豆套种栽培的甘蔗根际土壤为对象,结合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酶活性,甘蔗基本农艺性状及其产量、 质量指标,揭示宿根蔗套种大豆的增产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蔗糖含量基本一致,但宿根蔗套种大豆由于茎径粗大而较宿根连作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套种明显提高了宿根蔗根际土壤酶活性,尤其是与碳、 氮、 磷循环相关的蔗糖酶、 脲酶、 酸性磷酸单酯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显著性差异,单一宿根连作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降低,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提高,使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从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总之,单一的宿根连作可导致根际土壤总微生物量及酶活性下降,引起土壤微生物介导的营养循环受阻,从而使甘蔗产量下降,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宿根蔗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甘蔗是我国蔗糖生产的重要原料,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甘蔗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但受到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甘蔗种植户种植栽培思想落后、种植方式粗放,甘蔗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甘蔗的经济效益也无法体现。对此,结合现阶段甘蔗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甘蔗"双高"栽培技术提出了改进应用措施,旨在提升甘蔗种植水平,促进甘蔗种植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蔗连续2年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均取得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1.2%~15.7%,增加纯收入2277.8~3893.4元/hm~2,蔗糖分提高0.13%~0.23%。甘蔗第1年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后,第2年即使不再施用,仍有增产增糖后效,产量增加5%、糖分提高0.06个百分点,增收1423.2元/hm~2。  相似文献   

17.
广西甘蔗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区是全国主要蔗糖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甘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种植了二百多万亩。我区种植甘蔗有着较好的气候条件,但有些年份出现低温霜冻,造成甘蔗大面积受害,使蔗糖生产遭到较大的损失。自解放以来。曾于1954、1975年冬季发生全区性的甘蔗重冻害。1982年冬又发生一次全区性冻害,甘蔗重冻害面积达49.27万亩,约占甘蔗种植面积的22%。甘蔗受重冻害后,糖分显著下降。据统计,1982年压榨的原料糖比1981年多172万吨,由于冻害和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甘蔗含糖份下降1.44%,产糖率下降1.57%,少产糖九万二千多吨,  相似文献   

18.
孙秀廷  曾璧容 《土壤》2001,33(6):312-315
本论述了从卤水中提取的钾镁硫(KMgS)复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于硅质岩的酸性硅质砂壤土,其K、Mg、S含量均潜在不足,施用KMgS复肥对甘蔗有显着的增产效果,蔗茎产量达102.3t/hm^2,比光施NP增产57.9%,比NP KCI增产11%,且能改善甘蔗品质,使蔗糖分含量增加,还原糖含量降低,从而提高浸出糖的比例,经济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时相环境星数据的甘蔗收割过程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产地,种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占全国的约60%.及时、准确地监测广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对于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时相HJ-1 A、B星CCD图像开展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提取及面积估算示范研究.选取从2009年11月5日到2010年2月19日共四个时相CCD图像,逐时相提取甘蔗信息,...  相似文献   

20.
甘蔗为一种温带农作物,也是我国经济作物中的一种,利用甘蔗不但可以生产出蔗糖,还能够生产出乙醇,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产业的发展。首先介绍了甘蔗高产的几项栽培技术,然后又讨论了甘蔗的几种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望国内各种植区域能够以此作为参考进行甘蔗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