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研究该天敌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结果显示,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与放蜂量密切相关,随着接蜂量增加,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率提高;7月初在赣中地区放蜂防治效果最好,随着时间推移防效明显降低。林间以10 000头/hm~2释放量防治松墨天牛,校正寄生率为24.71%~29.17%。这些结果说明:释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降低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可以作为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的辅助措施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大蜡螟繁殖管氏肿腿蜂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Hym.:Bethylidae)是多种天牛幼虫及蛹的体外寄生天敌,当前繁殖管氏肿腿蜂的寄主有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Gressitt)、黄粉甲(Tene-brdo molitor Linnaeus)、柠条豆象(Kytorrhius immixtus Motschulsky)等,但来源极  相似文献   

3.
综述国内外利用天敌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进展,阐述松墨天牛天敌的主要类群,包括花绒寄甲、肿腿蜂、白僵菌和昆虫病原线虫等,重点阐述这些天敌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综合来看,花绒寄甲、肿腿蜂和白僵菌仍然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天敌。  相似文献   

4.
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明肿腿蜂可有效防治天牛类蛀干类害虫,但还未见利用肿腿蜂防治云杉花墨天牛试验。为了验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防治效果,尽快筛选出控制云杉花墨天牛的有效肿腿蜂种类,本文在室内将云杉花墨天牛幼虫接入红松木段来模拟天牛生长的自然条件,设置了不同的益害比(4:1、2:1、1:1和1:2)来释放肿腿蜂,测定了3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松褐天牛肿腿蜂和白蜡吉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同时利用以上3种肿腿蜂中全国应用最广泛的管氏肿腿蜂对该天牛开展了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相同益害比的三种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寄生率差异不显著;当三种肿腿蜂的益害比为4:1时,云杉花墨天牛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其中管氏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95.65%,松褐天牛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71.43%,白蜡吉丁肿腿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61.90%;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的益害比为2:1时,云杉花墨天牛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平均为39.20%。根据结果可知管氏肿腿蜂是三种肿腿蜂中防治效果较好的蜂种,可尝试用于野外防治实践;建议在野外释放以益害比为2:1为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管氏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是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寄生蜂[1],目前各地广泛用于防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及其他天牛类蛀干害虫[2,3].人工大量繁育管氏硬皮肿腿蜂是解决生产实践所需蜂种的主要途径.由于管氏硬皮肿腿蜂是一种具有学习能力的寄生蜂[4],利用林间采集的松墨天牛幼虫繁育的管氏硬皮肿腿蜂,不仅可提高寄生率,同时也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但在繁蜂过程中寄主被病菌感染和虫体干瘪降低了繁蜂率.如何减少寄主受感染和干瘪现象,提高寄主的利用率,是目前繁蜂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卫光等[5]用酒精对寄主桑脊虎天牛(Xylotrechus chinensis Chevrolat)幼虫消毒,寄生率比不消毒的对照组低16.0%,产卵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用氯仿 酒精混合液(1:10)、乙醚的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6.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是松褐天牛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林间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时,发现该蜂具有直接寄生和抑制部分松褐天牛幼虫发育2条途径,使松褐天牛的羽化率明显降低.为了揭示肿腿蜂控制松褐天牛幼虫推迟发育现象,在自然林地,进行了肿腿蜂不同放蜂量和放蜂时间促使松褐天牛幼虫推迟发育试验;并以剖木方式检查未被寄生、叮咬而未化蛹的松褐天牛幼虫数量和检测松褐天牛幼虫的体重/前胸宽、体长/前胸宽2个相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当蜂虫比值分别为0.5、1、2头/孔时,松褐天牛推迟发育的幼虫发生率分别为29.2%、48.9%和59.4%,即松褐天牛幼虫推迟发育率与肿腿蜂量成正比,肿腿蜂量大松褐天牛幼虫推迟发育率高;放蜂时间分别在3、4和5月时,松褐天牛滞后发育的幼虫发生率分别为24.5%、35.5%和61.6%,即松褐天牛幼虫推迟发育率与肿腿蜂接触时间成反比,松褐天牛幼虫接触肿腿蜂时间长推迟发育率低.5月份化蛹前正常幼虫的体长/前胸宽、体重/前胸宽指标分别为6.14、0.11;8月份推迟发育态幼虫的体长/前胸宽、体重/前胸宽指标分别为4.83、0.06,差异较大,表明相对长度缩小21.36%,相对体重减少44.28%.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明确花绒寄甲是否适用于恩施地区防治松墨天牛,本文通过研究恩施市花绒寄甲与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点,开展在不同时期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与松墨天牛生物学特点在恩施市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花绒寄甲不同释放措施的防治效果为:结合其他天敌释放直接释放卵卡+成虫直接释放卵卡直接释放成虫;诱木打孔释放直接释放,且春季释放的效果好于秋季释放。将管氏肿腿蜂与花绒寄甲卵卡加成虫一同释放,春季对松墨天牛的整体寄生率可达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为恩施市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前几年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Gressitt)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林间放蜂效果,于1978年底,从山东省移来寄生在青杨天牛幼虫上的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与本省的管氏肿腿蜂进行交配。交配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广东的雌蜂与山东的雄蜂进行交配;另一种是山东的雌蜂与广东的雄蜂进行交配。两地蜂在蛹期就连同茧囊逐个分开,每支指形管放一只茧,羽化后分别按上述方式进行雌雄配对,及时接上寄主,并将繁出的后代蜂与本省的肿腿蜂在林间大面积放蜂对比试验,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9.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和松褐天牛肿腿蜂S.alternatusi是天牛和吉丁类害虫的重要天敌?本试验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蛹为替代寄主, 研究了两种肿腿蜂寄生意大利蜜蜂蛹时其子代的发育过程和数量?结果表明, 利用意大利蜜蜂蛹能成功繁育白蜡吉丁肿腿蜂和松褐天牛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对蛹的寄生率和羽化出蜂的寄主比例与松褐天牛肿腿蜂无显著差异?以意大利蜜蜂蛹为寄主时, 两种肿腿蜂的产卵前期?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卵-成蜂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差异?单头肿腿蜂雌蜂寄生1头蛹时, 松褐天牛肿腿蜂的子代雌蜂数(17.61头/窝)和子代总数(18.83头/窝)均显著低于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子代雌蜂数(25.10头/窝)和子代总数(26.52头/窝)?两种肿腿蜂的子代性比均具有显著的偏雌特征, 松褐天牛肿腿蜂和白蜡吉丁肿腿蜂子代雄性比分别为6.83%和6.35%, 其子代雄蜂数和雄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意大利蜜蜂蛹可作为白蜡吉丁肿腿蜂和松褐天牛肿腿蜂人工繁育的替代寄主, 这为两种肿腿蜂的规模化繁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大的森林害虫,对我国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其为蛀干害虫,隐蔽性生活,难以防治。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是控制天牛的重要措施,作者研究探讨了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测定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1~3龄幼虫的室内控制作用,研究了林间防治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管氏肿腿蜂由于是抑性外寄生性,其产卵之前的刺蛰可造成天牛幼虫直接死亡,对1、2、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92.10%和87.29%;可寄生3龄天牛幼虫。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林间试验中,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致死率为27.79%~37.87%,平均为32.51%,放蜂比例以蜂虫比8~10:1的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