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甘肃省是我国大熊猫重要栖息地之一,然而甘肃大熊猫的社会关注度和知名度却一直较低,这与宣传工作开展不足有着直接联系。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展开了SWOT分析,针对保护区当前环境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扬长补短、把握机遇、降低威胁的工作策略,以期全面推进甘肃省大熊猫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工作,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展示的窗口,为自然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竹业信息     
甘肃大熊猫北移疑和气温变暖有关近日,记者从甘肃省林业厅获悉,已有几十只南来大熊猫进入位于甘肃省南部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已经从两年前的109只增加到目前的150只左右,该保护区也成为大熊猫密度最大的地区。有关专家认为,大熊猫北移可能和全球气温变暖有关。在2002年的全国大熊猫普查活动中,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大熊猫109只。此后,保护区专家发现大熊猫有北移迹象,有几十只大熊猫开始进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在对大熊猫北移活动研究后认为,大熊猫的这种集体活动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大熊猫为了寻…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三个重点保护区之一。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内野外大熊猫总数达到110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数量的5.9%。但在这里,很多护林员干了一辈子,却没有见过一只野生大熊猫,它们为什么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4.
《甘肃林业》2006,(2):F0003-F0003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林业局三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使白水江保护区从管理局机关到基层保护站(中心)的办公、生活条件等得到很大的改善。从2000年到2005年,国家林业局投资1000万元,新建和维修了碧口、红土河、让  相似文献   

5.
石成忠 《甘肃林业科技》1989,(2):38-39,41,42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文县、武都两县境内,是我省大熊猫的故乡。开展对保护区内竹类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始终是保护“国宝”这一濒灭物种的根本任务之一。本刊1985年四期邵际兴、黄华梨二同志发表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竹子》在种类上还有遗漏,在分布上亦有不符之处,特别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现整理报导于后,供保护区和科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竹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包括文县境内的白水江流域和武都县境内的红铜河流域。总面积198488公顷,其中生态区90358公顷,禁猎区108130公顷。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近年来保护区内竹类大片开花死亡,使以竹类为食的大熊猫出现生存危机。对保护区竹类资源的研究已是当前抢救大熊猫的迫切任务之一。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该区的竹子种类,分布和大熊猫的主要食取对象。  相似文献   

7.
让水河碧口区域竹子开花和大熊猫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水河碧口区域竹子开花和大熊猫现状调查杨培斌李晓鸣(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县746400)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水河碧口区域是该保护区大熊猫密度最高的地区,1975年和1984年曾因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两次大面...  相似文献   

8.
白水江大熊猫食用竹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丰富大熊猫保护区竹子种类,我们从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引入3种大熊猫食用竹。这些竹包括拐棍竹,冷箭竹和峨嵋玉山竹。通过四年试验表明,白水江保护区海拔2600米以上地段不适应这些竹生长,海拔2300米左右地区能适应这些竹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黄华梨 《中国林业》2008,(22):22-25
震前大熊猫基本情况一、保护区基本概况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最南端,横跨甘肃省文县和武都区。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的摩天岭北坡和西秦岭的红铜河流域,与四川的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相邻,与九寨沟、王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同一区  相似文献   

10.
今夏以来,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组织100多名职工,开展了为期10天的全面系统的大熊猫野外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呈稳中有增的趋势,数量超过了103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