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季莲藕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最具市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介绍了柳江区双季莲藕套种慈姑1年3熟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朱剑 《长江蔬菜》2013,(18):113-115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水生蔬菜莲藕上的为害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莲藕的产业发展,但其化学防治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防控技术体系。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斜纹夜蛾在莲藕上的为害特点、发生动态及发生原因,探讨了可行的莲藕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杰 《西北园艺》2010,(4):48-49
<正>清水莲藕清香爽口、营养丰富,生熟食皆宜,而且易作务、产量高、效益好,成为陕西沿渭河一带农民群众种植的好项目。清水莲藕生产中,要实现高产高效、绿色无公害,除了应适度密植、科学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外,还要注意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4.
四川巴中市恩阳区气候非常适宜莲藕正常生长,全区莲藕种植年产量达4.5万t,产值超2亿元。为加快推进当地莲藕产业发展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富区的目标,从藕田藕种选择、栽培管理细节、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当地莲藕绿色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莲藕淀粉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特产,莲藕淀粉产业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产业。着重回顾了近几年中国莲藕淀粉市场的供求特点、变化趋势,深层次剖析2014年度莲藕淀粉市场供求关系及新形势下的莲藕淀粉生产企业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4):76-77
莲藕腐败病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通过2015—2017年对周口市区域内商水县、西华县具有代表性的莲藕基地的莲藕腐败病的调查,分析其在莲藕上的危害特点、发病条件及致病机制,并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的防控技术,可为莲藕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陕西兴平沿渭河一带自古就有种植莲藕的习惯,近年来当地利用渭河盆地的沙土地,探索利用设施栽培莲藕的新模式——节水莲藕。节水莲藕一般在无污染的沙土地上生产,采用深井水灌溉,具有无污染、产量高、品质好、表皮洁白鲜嫩、口感细腻脆甜无渣、节约水肥资源、易于调控栽培、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不仅显著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而且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莲藕。关中地区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莲藕很有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专家访谈法、典型调查法、平行比较法和试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比单独莲藕种植模式每667 m~2的总成本增加了409.67元,增幅9.84%;产值增加了4713.71元,增幅85.21%。当小龙虾价格低于23.40元 · kg-1时,采取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所获的纯收益低于单独种植莲藕模式,宜单独种植莲藕。此外,该技术化肥农药减施效果显著,推动了产业绿色发展,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利用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系统信息进行莲藕生产基地风险分析,建立监测、追溯、预警一体化系统,实现莲藕质量安全数据共享,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与时效性。2010年起,柳州初步建成柳州市莲藕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预警一体化系统,到目前建成6个监测、追溯、预警数据采集与风险警示示范点(市、县检测中心、乡镇检测站、企业协会)和3家企业(合作社)莲藕质量安全可追溯,实现柳州市莲藕生产基地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10.
莲藕腐败病也叫莲藕枯萎病,是栽植莲藕过程中危害最重,传染较广的病害,也是栽植莲藕过程中重点防治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侵害莲藕的地下茎部(莲藕),造成莲藕变色,以至腐烂,影响了莲藕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要防止栽植莲藕腐败病的发生,首先必须掌握莲藕腐败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在生产上做到有的放矢,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1.
蒙日业 《长江蔬菜》2012,(16):141-143
从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分析柳江县种植双季莲藕的优势,通过对当地双季莲藕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生产模式及效益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剖析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展望产业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莲-渔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对莲藕的生长发育、产品商品性、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莲-渔共作模式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提升。其中,T1莲-鳅共作模式处理表现最好,其莲藕根状茎的全藕质量、主藕质量、最大藕节质量分别为1.58 kg、1.39 kg和423 g,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9.5%、36.3%和6.3%;在莲藕根状茎营养品质方面,T1处理莲藕产品的粗蛋白、淀粉、还原糖、粗纤维、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氨基酸总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而高于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硝酸盐含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并显著低于对照;在效益方面,T1处理增产效益最高,达97180元·hm-2,比对照增加64000元·hm-2,T2莲-小龙虾共作模式与T4莲-大闸蟹共作模对莲藕幼芽破坏较大,造成莲藕产量降低,但这2个处理的水产品产值较高,弥补了莲藕产量的产值损失,其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而T3莲-鲤共作模式处理的增产效益最小,也比对照增加31940元·hm-2。综上所述,沙地节水莲-渔共作模式中以T1处理表现最佳,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静 《长江蔬菜》2013,(18):146-149
近年来,随着北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其对人文景观的强烈需求,莲藕种植逐渐由南向北过渡,北方各省开始大面积种植莲藕,对莲藕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但与南方完善发达的技术和研究体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本文对莲藕在北方主要种植地区的栽培模式、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和设施应用等作一简述。以期为我国莲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生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北方莲藕的种植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鲁运江 《长江蔬菜》2012,(16):150-152
对"水乡嘉鱼"其名、嘉鱼"湖莲"及"六月暴"的栽培历史进行了考究,并对人工大面积植莲的始末及近年来子莲和莲藕栽培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嘉鱼莲藕的饮食文化,说明莲藕对嘉鱼莲农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是莲农科学致富的一大特色经济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5.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长江蔬菜》2011,(16):128-132
以粉藕和脆藕为对象,比较研究了水煮对其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煮对粉藕细胞的破坏程度较大;水煮后粉藕藕肉白度、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干物质、可溶性糖、VC、纤维素、果胶、总酚等指标的降低率均高于脆藕;粉藕比脆藕更适合煨汤.  相似文献   

1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9份莲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89条带,其中有55条多态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6.88条,多态性比率平均为61.8%;通过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能将39份莲藕品种完全区分开;说明ISSR标记技术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出莲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莲藕萌芽及产量产值的影响,以东河早藕为试验材料,利用大棚、小拱棚及露地栽培模式改变莲藕生长环境温度,通过温度变化的跟踪分析,探求温度与莲藕萌芽的关系。结果表明,莲藕大棚、小拱棚栽培模式.主要通过促进莲藕前期生长实现早收增收,其中钱叶抽生时间分别比露地栽培模式提早21d和18d,具有较好的促进萌发的作用:终止叶抽生期分别比露地栽培模式提前25d和7d,早熟作用明显,但单位面积产量并无优势。此外,东河早藕在日平均温度12~13℃时约10d即可萌芽,与各地报道莲萌发温度在13-15℃有差异。因此,早熟莲藕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百朋镇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为个例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双季莲藕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劳动力转移与双季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科学合理转移劳动力、推广轻型化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谢玮 《长江蔬菜》2013,(18):56-59
研究了在不同采收季节莲藕中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果胶甲酯酶活性与莲藕硬度和水溶性果胶酯化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莲藕硬度与果胶甲酯酶活性呈正相关,酯化度与果胶甲酯酶活性呈负相关:莲藕在采收时间9-11月,果胶甲酯酶活性较高,故硬度比翌年1月高;酯化度比翌年1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