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夏季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的有机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不修剪相比,轻修剪1、2个月后对茶树害虫和天敌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深修剪的影响更大。修剪1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蜘蛛的数量显著下降;修剪2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两种修剪方式均可推迟假眼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出现的时间,深修剪还可有效避过茶橙瘿螨的危害。修剪3、4个月后,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茶树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差异不显著。轻修剪对有机茶园吸汁性害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可达1个月,深修剪的控制效果更好,但是需要统筹考虑防虫、养蓄天敌和后续茶叶的生产,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5种不同模式茶园的茶叶产量调查、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了混交模式对茶园鲜叶产量、茶园天敌和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是5种茶园中最重要的天敌与害虫。纯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高于混交茶园;蜘蛛数量在5种茶园中的大小顺序为:龙眼+茶>板栗+茶>糖胶树+茶>杉木+茶>纯茶园;龙眼混交茶园的害虫数量显著小于其他模式茶园,而纯茶园、板栗+茶、糖胶树+茶和杉木+茶等4种类型茶园害虫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龙眼+茶模式因茶园透光适中,产量、天敌数量最高,害虫数量最低,是较好的混交模式。捕食性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以及其他害虫之间不同季节存在显著负相关,并能用Logarithm方程很好表示。  相似文献   

3.
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Emposca)vitis Gothe是我国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吸汁害虫。生态防控该虫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宽容地去善待茶园的各种生物(害虫),允许少量假眼小绿叶蝉存在的思想。生态防控的技术措施有: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分批勤采与适时强采茶叶、适度修剪、诱杀等。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通过对福安3种不同类型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及其3类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系统调查结果.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与3类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及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合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实现假眼小绿叶蝉的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有机乌龙茶生产中修剪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周年调查发现,乌龙茶在全年采茶过程中共有大约20%的卵量因受其采摘标准的限制而未被消灭。试验结果表明:采茶结束后实施修剪措施的茶园,全年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低于不修剪的药剂控制茶园,修剪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高峰出现的时间晚且数量低。修剪措施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与药剂控制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化学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分析了化学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结构组成、多样性、均匀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数量、结构组成、多样性指数、物种分布的均习性等方面。农药费用高的茶园优势害虫种群密度大,尤以假眼小绿叶蝉明显。农药费用低的茶园,天敌的控制作用明显增强,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7.
棕管巢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密度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茶园害虫的生态控制中,充分了解和利用优势种天敌在茶树害虫中的捕食控制作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经我所的多年系统调查和观察表明,茶园蜘蛛是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 Pirisuga)的重要天敌类群,棕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则是茶园蜘蛛的优势种群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棕管巢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控制潜能,我们做了不同叶蝉密度的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茶园间作艾蒿对茶园害虫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种群数量、茶树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及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变化,探明茶园间作艾蒿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为艾蒿在茶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间作实验设置为茶-艾蒿间作和茶单作2个处理。以茶园单作为对照(CK),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种群数量,检测茶树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茶树鲜叶生化成分指标。【结果】艾蒿间作茶园中除土壤有效磷外,茶树根际的其他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其中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增加23.08%和30.63%;茶树-艾蒿间作显著影响茶树鲜叶中茶多酚含量,与CK比较,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茶园间作艾蒿降低了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在茶小绿叶蝉高峰期,与CK比较,艾蒿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极显著下降了35.53%;茶园间作艾蒿增加了蜘蛛种群数量,从5月25日开始,艾蒿间作茶园的蜘蛛种群数量显著高于茶单作茶园,5月25日蜘蛛总数量急剧增加,数量为单作的3倍。【结论】茶园间作艾蒿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可以应用于茶园间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明溪县生态茶园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蓑蛾、黑刺粉虱、茶黑毒蛾等的发生、危害特点和主要天敌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总结当地生态茶园防控茶树主要害虫的实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优乐得,又称扑虱灵,是近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昆虫几丁质抑制剂。该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介壳类等茶树害虫,并对茶橙瘿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该药的选择性强,对茶园天敌安全,在茶园害虫综合治理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剂。该药在茶树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拟订为8~10天,在茶叶中的最高允许残留极限暂定为5mg/kg。本文拟介绍茶叶及茶园土壤中优乐得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天敌友好型色板与普通黄板对六堡茶有机茶园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通过开展对比试验,调查不同时期、不同悬挂高度的两种粘虫板对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的影响.结果显示,天敌友好型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较好,对天敌蜘蛛的影响较小.不同悬挂高度实验结果显示:6月份和8月份,天敌友好型粘虫板悬挂高于茶蓬面...  相似文献   

12.
潘铖  韩善捷  韩宝瑜 《茶叶科学》2015,35(4):316-322
选择树龄相同、品种为安吉白茶而栽培管理模式不同的有机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丰产茶园,以及种植安吉白茶和龙井43等40多个品种的茶树品种园,通过在1周年内每2月1次的调查,发现:①从品种园、有机茶园、三行密植茶园至丰产茶园,天敌种数和个体数递减;三行密植茶园总个体数最大。②在垂直分层上:天敌种数和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品种园中皆以中层最多,在有机茶园中则以上层最多;害虫种数在丰产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品种园中以中层最多,在有机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和三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在品种园和有机茶园以中层最多;③在水平分布上,除了品种园,其他3类茶园东、西向天敌种数之和、个体数之和分别大于南、北向天敌种数之和、个体数之和;④在茶丛内、外层,4类茶园皆以内层害虫种数和个体数略多;外层天敌种数和个体数略多;⑤12月至翌年2月的越冬期间,物种数相对较少;4月、6月和10月物种数相对较多;⑥从有机茶园、品种园、丰产茶园至三行密植茶园,多样性指数递减。分析认为:尽管树龄、品种等相同,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的不同管理模式可导致4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和多样性的显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春茶后茶园修剪模式,提高小绿叶蝉控制率,对福鼎大毫和福鼎大白进行不同修剪时间和不同修剪高度的比较,综合结果显示,福鼎大毫以4月28日修剪高度45 cm,小绿叶蝉总控制率最高;福鼎大白以5月25日修剪高度45 cm,小绿叶蝉总控制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4.
假眼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缨小蜂是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卵寄生蜂,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获知:缨小蜂成蜂的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该蜂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25℃条件下,缨小蜂从卵到成蜂羽化的发育历期为21.40±0.26d,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雌蜂寿命。微小裂骨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36.83±0.81粒,叶蝉三棒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22.33±0.48粒。同时,采用共景深成像系统拍摄了2种缨小蜂各虫态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群落。为了了解英德茶区不同生境管理对蜘蛛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选择小乔木生境茶园(Ⅰ)与常规生产茶园(Ⅱ),采用拍打法与陷阱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结果表明:茶园Ⅰ共采集到蜘蛛1 551头,隶属于16科、40种,蜘蛛物种丰富度、多度明显高于茶园Ⅱ;两类茶园蜘蛛优势种以草地鼬蛛的个体数最多(占16.39%),其中茶园Ⅰ优势种的种类和个体数相对较多;此外,多样性指数中,茶园Ⅰ与茶园Ⅱ达到显著差异(P<0.05);优势度指数中,则茶园Ⅱ数值较高。由此可知,茶园生境结构植物丰富,人为干扰少,有利于改善天敌栖息环境,保护蜘蛛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境茶园弹尾虫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弹尾虫作为天敌的替代食物,起着间接控制害虫种群的作用。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不包含2008年3月),在武夷山星村镇设置了4种不同生境的茶园,分别对其茶冠层和凋落层进行调查分析。在茶冠层,套种百喜草、套种圆叶决明和不除草茶园弹尾虫的物种丰富度(S),套种圆叶决明和不除草茶园弹尾虫的Shannon-Wiener指数(H′),都显著高于除草茶园;套种圆叶决明和不除草茶园弹尾虫的物种丰盛度(N)显著高于套种百喜草茶园。在凋落层,套种百喜草、套种圆叶决明和不除草茶园弹尾虫的SN和绝对丰盛度($\bar{n}$)均显著高于除草茶园,套种百喜草和不除草茶园弹尾虫的有效多样性指数(eH′)显著高于套种圆叶决明茶园。4种不同生境茶园对茶冠层弹尾虫的eH′、均匀性指数(E)和$\bar{n}$及对凋落层弹尾虫的H′E均无显著影响。4种不同生境茶园茶冠层或凋落层的弹尾虫群落相似程度很高。由此可见,合理进行套种,有利于提高茶园生境的多样化,强化中性昆虫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茶园绿肥多花木兰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初步调查,结果共采集到节肢动物5018头,其中以不危害植物的中性昆虫的数量最多(2968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59.15%;其次是肉食性天敌的数量(1106头),占群落总个体数的22.04%;植食性害虫的数量(929头)第三,占群落总个体数的18.51%。群落多样性指数以6~7月较高,12月份较低,植食性害虫和肉食性天敌的个体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初步结果显示多花木兰适于在茶园边坡、路旁种植。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园中的蜘蛛资源十分丰富,是控制茶树害虫种群的重要天敌类群。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是与茶园以蛛治虫的研究相应发展的。本文从蜘蛛类群与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群动态关系、群落多样性、栽培和管理方式等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因素对蜘蛛的影响、捕食行为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了蜘蛛化学生态学是未来茶园害虫防治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