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植业是有生命物质的再生产。生物有机体通过同它所处自然环境之问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而不断生长、繁殖。在这个过程中,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矿物质养料转化成为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并繁殖后代。显然,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构成自然界的牛态循环,但并不是农业生产。作为农业生产,还要有人类牛产劳动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参与。这种参与必须既符合生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又不破坏生态环境,以维持农业生产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是在人们意识指导下的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生物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因而,自然条件必然对农业生产起到显著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同时,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的农业配置又由国民经济需要、经济效益、农业劳动资源等因素来  相似文献   

3.
农业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生物、环境、经济、技术等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分散在农业全过程的生产中,在加工、贮运、销售、消费的循环中,  相似文献   

4.
《当代生态农业》2009,(3):29-32,16
农业再生产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相互交织。但在过去的很长时期,严重忽视自然再生产,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曾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了发展农村大好形势,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区分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的依赖关系,充分认识自然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仅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再生产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相互交织。但在过去的很长时期,严重忽视自然再生产,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曾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了发展农村大好形势,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区分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的依赖关系,充分认识自然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仅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党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是生物跟环境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统一体,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配合的物质生产过程.我国农业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以商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过渡中,农业气象至关重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地改善小气候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都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建筑室内微气候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在进行着“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的斗争。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意识到气候作为自然环境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客观要素,深刻影响着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组成、组织以及发展变化过程。这种作用在生物界涵括了从病毒、微生物、植物、动物到人的所有物种。所谓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气候环境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有机农业的英文来源是Organic Farming,也被译作有机农耕。Organic有“器官的、器质的、有机体的、有机的、有组织的”等含义,把Organic Farming译作“有机农业”,不管它是否确切,我们姑且认为它对应了英文原意,包含了上述所有中文的意义。也有人把Organic Farming叫做“生态农业”、“系统方法农业”或“系统农业”。有机农业的含义是:遵照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水、土、气的条件下,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核辐射技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建立健全可追溯的质量管理,通过独立的第三方专家检查,获得有机认证的生产体系。生物动力方法 好多人认为有机农业的反义词是无机农业,是犯了概念性的错误。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发展存在,是现代农业的科学提升而不是传统农业的自然回归。在我国引进有机农业的概念和有机农业标准之后,与“有机”概念一样成熟并共同成长了80年的有机农业丰产、稳产的生产方法和技术“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也被引进国内。生物动力农业又称“生物动力平衡农业”、“自然活力农耕”,是德国人鲁道夫·史坦纳(Dr.Rudolf Steiner)1924年在《农业的方针》讲座中为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农业气象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水稻群体光合生产的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模型,即:(1)叶面积动态;(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3)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利用模拟模型,对水稻群体光合生产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利用大田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生产是在大自然条件下进行生物再生产的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地貌等的影响,其中气候和土壤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首要和必要条件。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跨寒温带、温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经济(agriculturaJ ecological economics):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农业生产首先是自然再生产。又通过人类有目的的农业技术操作和各种农事活动,把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输入农业生态系统,并通过经济技术的主导作用,使生态与经济结合,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化     
<正> 农业是一个涉及到生物对象并在自然环境中起作用的复杂系统。土壤“健全”、水质、产品质量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生产经济,既取决于该系统(包括自然条件),也取决于它与自然的关系。不遵守生态原则,就不可能有健全的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活动,因此其生产过程与气候有着密切联系。对于现代农业气象的有效跟进与完善,能够很好地提高农业的防灾能力,同时,对现代农业产量的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首先分析了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继而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启示与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走以林草为主体的雨养生态农业之路,是持久振兴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根本大计。当前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恶化同步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以自然再生产的负增长维持经济再生产的正增长,从而导致了林草植被和农田蓄水保肥的两个生态失稳。建设雨养生态农业则是治理两个生态系统失衡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本文对“三高”农业受时间、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生物类群、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制约,对“三高”的内涵及其定量指标以及实现“三高”农业措施,作了论述及浅析。  相似文献   

17.
促进根系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养分与能量、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的根系分泌物等均影响病菌在土壤中生长及对寄主侵染能力,施用有益微生物正成为调节土壤微生态促进植物根系健康的有效方法,大量繁殖有益微生物应用于农业生产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8植物激素调节(续八)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它们在植物体内部分器官合成后转移到其它植物器官,能影响生长和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不论是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植株生长的形态构造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植物的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关系密切。考虑植物经历的平均气候条件,在生长单元周期的水平上,建立了无水肥胁迫环境中冬小麦生长的形态构造模型,模拟了小麦地上植株拓扑结构的生成、鲜物质的生产和分配过程;根据实验数据估算模型的参数,模拟出了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结构。该模型经完善后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