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1996~1997年统计,黔北山区桔园内因锈螨危害的虫果率已达10%~40%,严重的甚至高达70%~80%,使果实失去商品性。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防治锈螨的天敌主要有多毛菌等,保护措施有4种:一是在桔园间种蔬菜、绿肥或割杂草、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2.
藿香蓟(又名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菊科,胜红蓟属,作为1年生杂草,它具有两面性.它从南美通过人工引种传入我国,发生量大,危害重,属于区域性恶性杂草;但在柑桔园中,藿香蓟是柑桔红蜘蛛天敌纽氏钝绥螨Amblyseius newsami的良好转株寄主,桔园内种植藿香蓟可以对柑桔红蜘蛛起到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兰溪柑桔花期前后的气候条件,全年管理培育水平以及结果量,分析1988年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异常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一、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情况调查结果 6月初我们对市内部分桔园的调查表明:1988年我市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的座果情况,与常年同期相比,只有常年的十分之一,即完全无果的桔树约占40%,扒开树枝才能见到果的桔树约占55%,偏少座果的桔树占5%。不同品种座果多少以本地早、温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兴宁县科委的具体帮助和指导下,我所于1976年开始在室内培养繁殖柑桔红蜘蛛的天敌——钝绥螨。并于1977年在柑园试放,效果显著。但是,室内人工繁殖钝绥螨,有时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需要。1978年我们在柑园间种藿香蓟自然繁殖饨绥螨。由于藿香蓟花期长,能为钝绥螨提供丰富的花粉作食料。在藿香蓟花期,每平方米接种40~60头钝绥螨种源,每隔3~5天喷一次30%白糖液,半月后,每叶平均有钝绥螨0.5~1.5头。据调查,每平方米有藿香蓟180—200株,每株  相似文献   

5.
我校实习果树农场自从1989年春从广东引进藿香蓟间种在部分柑桔园以来,柑桔红、黄蜘蛛、锈壁虱等螨类一直发生较轻,减少了喷药次数,降低了成本。据调查,藿香蓟的叶片、茎杆上匿藏着许多捕食螨、瓢虫、蓟马、草蛉等天敌,这些天敌对柑桔园害螨起着自然控制作用,而没有间种藿香蓟的柑桔园红、黄蜘蛛普遍发生,锈壁虱更是猖獗成灾。  相似文献   

6.
柑桔锈螨在黔北山区随着柑桔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前几年只是零星发生,但近几年来因柑桔管理粗放而导致虫口密度不断增大。据1998~1999年不完全统计:在本地区桔园内因锈螨危害的虫果率达10.0%~40.0%不等,甚至有的严重桔园内虫果率高达70%~80%。笔者从1998年开始对此虫的发生规律观测及防治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方法 1.1 柑桔螨发生规律调查 1998~1999年连续两年,每年在桔园内调查有代表性的固定5株树上柑桔锈螨在叶上危害和虫果分布情况,每隔一周观察一次,记载叶上危害情况和虫果率,并计…  相似文献   

7.
果园的合理套种间作,对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的理化性及提高墒情,控制病虫害,都有很好的效果。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采用藿香蓟作桔园行间绿肥,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现将藿香蓟的栽培及其效益初报如下。 一、藿香蓟的生物学特性 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又名白花草,属菊科。株高一米,分枝多且呈对称状。春季撒播后5~7天即发芽,发芽率高,幼苗可以移栽,成活率高。6月中旬开始开花,从基部开始陆续向上开花,边开花、边结实。花小、呈白色或淡紫色,种子黑色,尖小,有边芒,可随风传播到几十米以外生根发芽。9月落入土中的成  相似文献   

8.
一、害螨克星——藿香蓟 系菊科胜红蓟属1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原产墨西哥,我国南方地区有少数野生,现主要作花卉栽培,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果园套种藿香蓟除667m~2产鲜茎叶2000~3000kg可作绿肥外,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可大量栖息繁殖各类害螨的天敌—捕食螨。在种植藿香蓟后,可大大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为生产绿色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常山县辉埠镇大部分桔园套种豆类作物的面积明显增加。据初步调查全镇3635亩桔园有80%以上都套种绿肥,其中360亩胡柚基地95%以上播种了印尼绿豆、花生、佛豆等。 为了了解桔园套种绿肥对树势的生长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笔者于1990年12月对该镇大埂村许土生户的椪柑园连续套种印尼绿豆进行了调查。 该椪柑园为1986年定植,面积15亩。其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过两年观察,发现桔园周围适当种些酸枣树有利于防治金龟子。 我场桔树常被金龟子(以铜绿金龟子为主)为害,为害盛期在5~7月。1987年尤为严重,有一片桔园叶片受害率达30%。我场桔园周围种植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浙江淳安县山地桔园星天牛为害严重,一般植株受害率达40%左右。星天牛主要为害柑桔根颈部,严重时常造成幼龄桔树死亡。为挽救受害幼树,我们在南付乡凤联村桔园进行了靠接换砧。  相似文献   

12.
柑桔吉丁虫是柑桔生产上毁灭性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已由点片发生,迅速蔓延到整个桔园地区,造成大量桔树死亡。据一九七一年春不完全统计,仅桔园公社新丰大队因受此虫为害而死亡的桔树,约在5%以上,另有许多的桔树因受害而极度衰弱,严重减产,损失甚大。为了解决此虫的防治问题,我们从一九七一年春开始在吸收外地经验进行大面积防治的同时,针对防治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兰溪市部分新老桔园,使用化肥致使桔树肥害,轻则叶枝枯焦脱落,重则整株枯死,造成长期性产量损失,其教训惨重,下面举几例肥害事故,以兹引戒。 1.1986年10月10日,建设乡西垅村对8年生桔139株,每株桔树挖穴干施氯化铵1.5公斤,过磷酸钙0.7公斤,施后6天,桔叶开始转黄脱落。见此情况即用清水浇桔,浇水后加速叶片黄化脱落。1987  相似文献   

14.
柑桔灰象虫发生调查及其防治近年来,柑桔灰象虫在丽水及我场局部桔园成灾,被害叶片达70%以上,幼果被害后脱落,严重影响了树体的生长和结果。笔者于1993年春对本场柑桔灰象虫进行了观察调查,并根据其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一、发生调查灰象虫的成虫在我场于...  相似文献   

15.
柑桔褐圆故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90年代开始,该虫在丽水市桔区普遍发生为害,局部桔园为害严重。受害桔树除汁液被吸,还诱发柑桔叶片、果实煤烟病,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为了消灭该虫,我们进行了乐斯本防治柑桔褐圆蚁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下。三材料与方法1.互供试验药剂48%乐斯本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40%速扑杀(瑞士汽巴嘉基公司);400/0水胶硫磷(黄岩农药厂生产)。1.2试验方法试验于1996年6月9日在丽水市城关镇新建村桔园进行。设48%乐斯本1000、1500、3000信液,以40o速扑杀1000倍液和400水胺硫磷1000倍液为…  相似文献   

16.
据我县1997~1998年统计,有相当部分桔园被锈壁虱为害,为害率达10%~30%,严重的高达40%~50%,使果实失去商品性。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生物防治锈壁虱的天敌主要有多毛菌等,保护措施有4种:一是在桔园间种蔬菜、绿肥或割杂草、秸秆覆盖,有利于多毛菌的繁殖和喷药时躲藏;二是夏秋干旱严重时及时灌水和根外追肥,提高园内湿度,以保护多毛菌;三是采用提前用药和加强药剂试验,减少用药次数,以保护天敌;四是选择使用对多毛菌较为安全的农药种类。2 农业防治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对土壤肥力较差的桔园,…  相似文献   

17.
南丰县现有柑桔园29157亩,其中结果桔园6000亩,1981年新发展桔园8000亩。现有桔树1293551株,其中8年以上的结果树261351株。1981年产量达到17.8万担,平均亩产2966斤。比上年增产8.74万担,增长97%;比最高年产的1979年增产6.34万担,增长55.3%。1981年柑桔丰收,在加强桔园管理,科学种桔方面,我县重点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肥水管理,保果壮果 南丰蜜桔的结果树花量大,落花落果多。南丰蜜桔的生理落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月上  相似文献   

18.
我县桔园四周一般都栽有枳作篱。由于枳和桔树同属芸香科植物,有许多相同种类的病虫为害。平时柑桔防病治虫,多在桔园内用药而忽视了周围的枳篱,故往往防治效果很不理想,病虫刚压下去不久  相似文献   

19.
蜘蛛是柑桔害虫的重要天敌 ,其种类繁多 ,全为肉食性 ,绝大多数又是多食性。近年来国内一些作者对桔园蜘蛛的种类 ,桔园蜘蛛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捕食作用 ,桔园蜘蛛的越冬生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但对桔园蜘蛛混合种群内分布型的格局动态未见报道。本文就不同季节 ,研究其混合种群的内分布型的格局动态 ,以期为进一步在柑桔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发挥蜘蛛的自然控制力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999年在长沙市岳麓公园选择一块桔园 ,4月10日、7月 15日、10月 10日和 12月 2 5日各调查一次 ,每次连片调查 8年生以上桔树 10 0株 ,在每株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台刈茶园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圆果大赤螨种群数量的影响.在试验台刈茶园设置3种不同耕作模式的试验区,即间作藿香蓟的生物覆盖区(A)、对比间种决明的生物覆盖区(B)、清耕区(C).结果表明:9月份,藿香蓟生殖生长的盛花期也是叶蝉的第2高峰期,(C)区叶蝉的平均虫口密度为14.6头/m2,圆果大赤螨的平均螨口密度仅为0.2头/m2,圆果大赤螨与叶蝉的益害比为1∶73.(A)区叶蝉平均虫口密度仅为9.3头/m2,圆果大赤螨的平均螨口密度达3.6头/m2,益害比为1∶2.6.(B)区叶蝉平均虫口密度为13.9头/m2,圆果大赤螨的平均螨口密度为0.7头/m2,益害比为1∶19.8.在盛夏7~8月,(A)、(B)区与(C)区相比,空气平均温度降低2.57~2.84℃,平均相对湿度提高12%~13%.间作的生物覆盖措施均能显著改善茶园的小气候,但有较长花期的藿香蓟的花粉及花蕊上取食的啮虫幼虫可成为圆果大赤螨丰富的食料.所以,在台刈茶园间作藿香蓟可构建良好的茶树-藿香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扩大茶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的天敌圆果大赤螨种群数量,促进茶园以螨治虫的生态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