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抗棉叶螨棉花种质川98系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979年从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杂种后代“抗77”选系的分离群体中,选得抗螨株。历经12代定向选育和抗螨性鉴定,获得了稳定的抗螨种质川98系,并已在国内发放。川98系对棉叶螨具抗生性。与对照73-27相比,在川98植株上取食的叶螨发育缓慢,若螨存活率低,雌螨产卵量减少,单位叶面积螨数仅为73-27的50%。川98降低螨害2级左右,4年不治螨与治螨相比,试验结果不减产。其抗性机制主要与叶面积扩展快、蜡质和几种氨基酸组分含量较高以及其海岛棉遗传背景有关。用川98与陆地棉86-1等杂交,已初步选出抗螨、丰产、优质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5.
6.
以50个大麦品种(系)为试材,用 kempthorne 部分双列杂交法分析各生育期性状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是成熟期、灌浆期、孕穗期、出苗期、抽穗期、单株产量。各品种(系)间的5个生育期和单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棉花品种的抗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表明,苗期高抗叶螨的辽阳1号与感螨的爱字棉4-42相比可显著抑制叶螨的产卵和幼若螨的存活。辽阳1号抗生性的化学基础是苗期叶片具有较高的单宁和儿茶酚基酚的含量,但游离棉酚与其它感螨品种无显著差异。用帕拉膜取食系统中充入稀释8倍的棉花叶片匀浆液,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次生化学物质,研究对叶螨取食行为和生物学影响表明,随着单宁和儿茶酚浓度的提高,对叶螨取食的排拒性增强,当单宁和儿茶酚的浓度分别达15.6g/L和4.6g/L时,24h将雌成螨排拒到帕拉膜边缘虫胶上的扩散率达90%;取食不同浓度单宁2d后的雌成螨在棉叶盘上产卵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关关系显著。体外研究表明,单宁和香豆素对朱砂叶螨的蔗糖转化酶、淀粉转化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表明这二种物质可影响叶螨对碳水化合物的吸食利用,但儿茶酚未表现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4~1996年,选择陕西关中目前主栽小麦品种30个,田间自然感虫进行抗螨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major(Duget))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陕167,小偃504,陕229,NC332等品种的抗螨性较强;87162,8329,陕927,陕8007,5489,90-3等品种的抗螨性较弱;其余品种的抗螨性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个别品种的抗螨性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排序中变化较大,表现了抗性的时间特定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棚条件,在人为控制和创造既能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促使叶螨发生的条件下,进行了玉米抗螨性的鉴定,并以各自交系的受害指数(DMI)和受害面积比率(DMR)为基础采用聚类法和DMR-直观法划分玉米对叶螨的抗感性。结果表明:DMI、DMR和叶螨结网面积比率(SWR)分别为0.06~0.91、1.12%~93.98%和14.10%~99.50%间,其最高值分别是最低值的15.17、83.91和7.06倍;3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2种聚类中,参试自交系均分为抗(占52.70%)和感(占47.30%)两大类群及高抗(占27.02%)、抗(占25.68%)、中感(占24.32%)、感(占16.22%)和高感(占6.76%)等5个亚类群;各类群间的DMI和DMR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基于DMI和DMR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及亚类群中所包含的自交系种类及其数量都一致,自交系的抗感划分结果相同。与此相比,基于DMR值直观划分玉米对叶螨的抗感性,抗性自交系数量(占78.38%)偏多、抗性偏高。在参试自交系中,BSSSS53-B、9F592、K10-14-1和铁7922的DMI(0.10)、DMR(≤3.00%)和SWR(20.00%)都最小、抗螨性最强,而GNS12059和Mo17-476的DMI(0.75)、DMR(80.00%)和SWR(98.00%)都最大、抗螨性最弱;其中,Mo17-476对玉米叶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F_2分离世代,不完全双列杂交和同核异质系等研究了棉花对叶螨抗性的遗传变异和胞质效应。结果表明,海岛棉对棉叶螨的抗性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支配,显性效应不显著;将其抗性转移到陆地棉背景中后鉴定发现,抗螨性广义遗传力为0.44~0.61,受主效基因(暂时定名为S_1)控制。将中棉、草棉、长萼棉、异常棉、哈克尼西棉、海岛棉、墨西哥棉和蓬蓬棉细胞质转移到陆地棉后,对棉叶螨为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砂叶螨对久效磷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自棉田的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种群使用80-267(×10#+[-6])的久效磷7次筛选后,抗性水平由42.34上升到161.49倍。以其作为抗性品系(R),通过和感性品系的杂交和回交研究了朱砂叶螨抗久效磷的遗传方式。正交和反交F#-1代(SR和RS)的lg(LC)-P方程介于S与R之间偏向R方,显性系数D#-(SR)和D#-(RS)分别为0.5634和0.5610,表明抗性是由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F#-1杂合子与亲本的回交表明其后代F#-2(SR×S♂和RS×R♂)的分离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模型。本试验还测定了抗久效磷朱砂叶螨品系对15种常用杀螨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敌敌畏、功夫菊脂和甲氰菊酯对其有较强的毒力。1991-1992年监测了河南棉田朱砂叶螨对久效磷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抗性倍数位于13.03-45.44之间,抗性处于突增阶段。 相似文献
13.
苹果园山楂叶螨空间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7种方法,对6组不同虫口密度水平的抽样资料,考察了山楂叶螨雌成螨的树内格局。结果表明,在各密度水平下,山楂叶螨雌成螨在苹果树内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的大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加大。聚集强度在中等密度(3头/叶)下最高,其次是偏低密度,高密度下最低。 相似文献
14.
1983—1984年在室内测定了10种化学药剂对苹果园山楂叶螨及其天敌中华草蛉、有益钝绥螨的相对毒力、选择毒效,用4种药剂在北京西郊的苹果园做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克螨特、三环锡、三唑锡、三氯杀螨醇为对天敌安全的高效选择性杀螨剂。螨完锡对天敌安全,对山楂叶螨卵—若螨期高效,但对雌成螨速效较差。双甲脒对山楂叶螨高效,对中华草岭安全,但对有益钝绥螨的影响很大。乐果、氧化乐果、二溴磷、二嗪农等4种有机磷药剂均对山楂叶螨无效或毒力很低,对天敌影响很大。田间调查表明,在常年正常使用化学药剂的苹果园,叶螨的天敌很少。在常年不使用化学药剂的苹果树上,天敌较多,对山楂叶螨的控制作用十分显著,天敌优势种为有益钝绥螨,两年调查的累积数量分别占天敌累积数量的81.3%和89.9%,其次为塔6点蓟马,占16.9%和9.3%。 相似文献
15.
16.
种子性状双列资料遗传分析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生统遗传学基本原理,提出谷类作物种子性状双列资料[包括p2和p(p+1)/2双列与p+q+2pq和p+q+pq不完全双列]遗传分析的新方法。各种资料都可以测验和估计加性方差σ2d,显性方差σ2h,误差方差σ2e,平均加性效应[d],平均显性效应[h]以及性状的遗传控制系统(即受母体或胚乳基因型控制)。p2和p+q+2pq双列还能测验和估计细胞质效应c和方差σ2c;p+q+2pq和p+q+pq双列又可测验和估计两组亲本的遗传背景差异[m]。用大麦籽粒中麦胶含量的一个实例演示了p(p+1)/2双列资料的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七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指标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小麦穗部赤霉病扩展至穗轴的速度作为赤霉病抗扩展性的主要指标,以穗轴发病为界,将麦穗赤霉病扩展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计算前期日扩展率和后期日扩展率。前后两期日扩展率无相关,任何一个过程的抗性减弱都使病级加重。不同品种的病害扩展进程存在差异而可分别利用。各发病阶段的抗性也都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加性一一显性模型。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陆地棉作母本与4个海岛棉杂交,配制16个F1代进行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与推广陆地棉品种比较,种间F1代子棉产量、铃重、衣分和衣指的竞争杂种优势为较高的负值,而纤维长度和强度表现较高的正向优势。鄂荆1号和B2(海岛棉)产量配合力高,两者杂交F1代产量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