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丘红壤坡地人工林的经济生态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3.
低丘红壤区生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十多年的试验研究,在低丘红壤区建立起的生态模式有林业型、食用笋型、林果型、林茶型、时地作物型、粮草渔畜型。在这几种模式中,以食用笋型经济效益为最高,旱地作物型次之,林业型为最低;而产投比则以林业型为最高,食用笋型次之,林茶型为最低。  相似文献   

4.
低丘红壤区典型复合农林模式的生态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江西省鹰潭市纯林(南酸枣)、农林复合(南酸枣间作花生)、纯农(花生单作)3种农业模式的土壤质量及其生态生理效应的研究,初步发现该区典型复合农林系统的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生态功能最高,可达到单作的2倍以上,并且具有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功能,是该地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低丘红壤地区人工植被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据开发投资状况,划分出不同类别的治理开发区域,确定各类分区的土地利用导向,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评价现有低丘红壤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结果]根据浙江省主要低丘红壤分布区的治理开发面积和投资强度,结合各级土地发展规划和经济条件,归纳出开发少潜力大的重点开发区域、开发多潜力大的强化发展区域、投资较多需要强化的治理提升区域、治理开发到位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精品示范区域等四种类型区域。[结论]每个区域采用不同开发模式,制定相应低丘红壤治理措施,提升农业效益,提高农业产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8.
低丘红壤棉花播种育苗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红壤地区的光、温、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通过田间大区比较试验,对红壤低丘旱耕地宽窄带间作模式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副作物宽窄带间作与传统单作比较,综合效应得到明显的提高,年径流深、年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69.4%、81.8%,耕作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1%、9.1%、13.6%、8.1%,主作物玉米株高均值为3.03 m,极显著低于对照;穗行粒数为41.5粒/行,极显著高于对照;穗长、百粒重显著高,玉米季增产75.45 kg/hm2,增产1.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分别收获饲料10087.5 kg/hm2、黄豆1270.5 kg/hm2、薯块7668.0kg/hm2;产投比由1.66提高到2.04。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红壤地区的光、温、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通过田间大区比较试验,对红壤低丘旱耕地宽窄带间作模式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副作物宽窄带间作与传统单作比较,综合效应得到明显的提高,年径流深、年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69.4%、81.8%,耕作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1%、9.1%、13.6%、8.1%,主作物玉米株高均值为3.03 m,极显著低于对照;穗行粒数为41.5粒/行,极显著高于对照;穗长、百粒重显著高,玉米季增产75.45 kg/hm2,增产1.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分别收获饲料10087.5 kg/hm2、黄豆1270.5 kg/hm2、薯块7668.0kg/hm2;产投比由1.66提高到2.04。  相似文献   

11.
12.
低丘红壤低产茶园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红黄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一部份为低丘红壤。实践证明,茶树是红黄壤地区农作物生态体系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战略性经济作物之一。石门农垦场以茶为主,1979年以前连年亏损。1979年开始在摸清茶园基础的前提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4063亩低产茶园进行了综合治理,历时9年,从根本上改观了茶园面貌,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了茶园单产,增加了经济效益。1979年至1987年茶园平均亩产173.46公斤,比1978年提高118.6%,1987年3400亩采摘茶园,平均亩产达到211.3公斤,使茶叶总产量、单产、总产值、上缴茶叶税收和茶叶净利润分别比1978年增加2.34倍、1.66倍、5.98倍、2.49倍和6.95倍。种茶工人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506元,比1978年增长9.44倍。  相似文献   

13.
14.
一、开发内蒙古自治区杂粮产业具有百亿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如果以目前我国城市人口4.2亿人中以1亿人吃杂粮为计,按每年需求15.4克/人,可转化杂粮2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5.
低丘红壤稻田氮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晓富  郑寨生 《浙江农业学报》1995,7(5):347-351,418
以甲籼9248、晚籼浙选优3号、晚杂汕优10号和协优46为供试品种,于1991年和1994年在低丘红壤稻田进行氮肥不同施肥时期与用量配比。结果表明:低丘红壤稻田在一季总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前期用肥量,增施保花肥、粒肥,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17.
低丘红壤泡桐——茶树复合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亚热带丘陵红壤泡桐茶树复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 :与纯茶园相比 ,泡桐茶树复合园的日平均光照强度下降 5 1 .2 % ;茶蓬内日平均气温下降 0 .3~ 1 .2℃ ;相对湿度增加 6.1~ 7.5个百分点 ;1m土层内根系总量增加 44 .4% ;各土层贮水量提高 2 .5 %~ 1 1 .3 % ;凋落物增加 2 8.0 2 % ;凋落物养分含量增加 2 0 .3 % ;0~60cm土层内速效氮、磷、钾总量增加 3 4.6% ;茶叶产量提高 1 6.9% ;茶叶品质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红壤丘陵旱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土壤资源。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制约。往往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不高、产出低、经济效益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红壤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及结构优化研究.以筛选  相似文献   

19.
论浙西低丘红壤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浙江低丘红壤区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上的特点为亚热速季风气候,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低丘红壤连绵分布而地力不足;作物多样化而种植制单一,产量和效益不高,综合1978-1994年国家投资开展区域治理系统研究,特别在浙西开展的红壤综合试验区所进行了多元复合种植中的高产配套技术;红壤园地经济果木优质丰产技术;红壤改良培肥及防旱、避旱种植效 ;食草家畜的优化杂交组合和高效舍饲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泰和县利用红壤缓坡地,全面推广微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播期,选用抗病力强、早熟品种、施足基肥、起垄播种并盖好地膜。出苗后,应及时破膜,做好植株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