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地某鹿场鹿以蹄、口腔、咽喉及肝、肺等脏器发生化脓及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 ,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坏死杆菌病。临床症状患鹿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或拒食 ,跛行 ,或患蹄不敢着地呈三肢跳姿势 ,如双蹄或多蹄同时发病则不能站立。病蹄外观呈黑色 ,蹄冠肿胀、发热 ,触压敏感 ,重症病例侵及腕关节、飞节 ,发生化脓、坏死、肉芽肿 ,使关节变形或强直 ;部分病例口腔感染严重 ,口腔粘膜、舌粘膜溃疡 ,吞咽困难 ;少数病例咳嗽、气喘。病理变化蹄外侧肉缘与肉冠的间隙或蹄底缘、趾枕、悬蹄间溃烂、化脓、坏死 ,内有黄绿色恶臭脓汁…  相似文献   

2.
正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某梅花鹿场发生以鹿蹄冠部和体表皮肤化脓、坏死和跛行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检查、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鹿坏死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效果较好。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病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拒食,体温升高,喜卧,不愿行走,行走时跛行,有痛感,单侧下肢不敢着地,呈"三脚跳"姿势,病蹄外观呈黑色,蹄冠肿胀、发热。有的体表皮肤出现肿胀、疼痛、化脓、坏死、溃  相似文献   

3.
<正>梅花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鹿业生产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多由皮肤和黏膜的伤口感染引起,蹄部常为原发病灶,又称腐蹄病。2013年9-10月长春市双阳区某梅花鹿养殖户所饲养的153头梅花鹿有9头先后发生了一种以跛行、蹄部坏死破溃为特征的传染  相似文献   

4.
病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跛行,四肢蹄部、系部肿胀、化脓,严重的发生坏死,坏死部位呈中心凹陷,坏死组织向周围深部蔓延,并散发难闻的恶臭,其中一头鹿蹄壳脱落,蹄部变形,卧地不起,体温升高,呼吸短促。  相似文献   

5.
梅花鹿是经济和观赏动物的珍品,养好尤为重要。2008年7月中旬,连降伏雨后,在双阳某乡(镇)个体养鹿户王某家的鹿群发现有瘸腿的,2~3d后数量增多,得知后我们到该鹿场了解情况并研究如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茸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顽固性传染病,对鹿的危害较大,鹿场一旦被感染,会造成长期危害,严重影响鹿产品生产,特别还会使部分发病鹿只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本病在国内部分养鹿场广泛流行,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疫情流行,避免坏死杆菌对养鹿业的危害。临沂市某鹿场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以来坏死  相似文献   

7.
因饲养管理不当,受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12年秋冬季节梅花鹿坏死杆菌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发生面积之广、数量之多是近几年从未有过的,给养鹿业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就本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多数呈散发,偶尔群发,成年公鹿多发,其它群体发病较少,秋冬季节多发,其它季节较少.受秋冬气候影响较多,气候异常、温度变化剧烈,使鹿舍内卫生条件十分恶劣,鹿圈运动场污浊不堪,给此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因为秋冬季节是梅花鹿公母鹿的发情季节,梅花鹿群体不稳定,性情粗暴、躁动不安,相互追逐角斗,容易造成外伤,尤其蹄部损伤,增加此病的感染机率,因此,各养殖场普遍存在此病威胁,坏死杆菌病发病率比往年升高一倍以上.有的鹿场甚至更高,呈发病猛、毒力强、症状剧烈、感染率高等特点.柳河一饲养户饲养80头公鹿,一周之内发生二十多例,当时畜主认为是口蹄疫,经笔者现场询问诊查,初步诊断为坏死杆菌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一周后基本控制住病情发展和蔓延,该病如得不到正确处理,会造成全身感染,病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1 基本情况 该养鹿场建自 1 996年秋 ,现有雄鹿1 80只 ,雌鹿 2 0只。春季生产期雌雄分开饲养 ,秋季配种期混合饲养。从 1 998年秋到 2 0 0 0年冬 ,3年中共发病 2 3头 ,死亡 2头 ,1头病情迁延 ,至今未愈。2 临床症状 初期主要是局部外伤感染 ,口腔黏膜刺伤。多是配种季节 ,追逐争雄斗胜 ,互相啃咬 ,耳部、臂部、膝盖受伤。或料草带刺扎破蹄冠 ,引起红肿、热痛 ,不敢负重 ,出现跛行 ,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 ,而引起瘘管。后期继发败血症 ,体温升高 ,精神欠佳 ,呆立离群 ,不愿活动 ,吃料减少。病变若转移到肺脏 ,则出现呼吸困难 ,若转移到肝…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敦化市某梅花鹿场发生了以鹿蹄部和系部化脓、坏死和跛行为特征的疾病。经过临床检查、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鹿坏死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坏死杆菌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10月 1日 ,种公鹿 2 31号、47号参加了配种任务。 10月 2 4日和 11月 3日 ,先后发现跛行。发现后立即分别将其移到另圈舍进行饲喂。其中 ,2 31号种公鹿跛行较重。经检查 ,2 31号公鹿蹄底部有刺伤 ,而 47号鹿未见伤口。当即将 2 31号鹿伤口用 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并用 1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14日,临夏州某养殖场饲养的79只梅花鹿鹿群中个别发生一种以咳嗽、呼吸困难、流粘脓性鼻液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8只,发病率为10.13%;死亡2只,死亡率为25%,不分年龄大小均发病,但以幼鹿和体弱者为主.  相似文献   

12.
句容养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10 7头 ,其中种公鹿 48头 ,成年母鹿 3 1头 ,仔鹿 2 8头。 2 0 0 0年 8月 10日晨 ,发现 1头母鹿和 1头仔鹿突然死亡 ,同日下午有 5头母鹿死亡 ,11日有 2头母鹿和 1头仔鹿死亡 ,12日有 2头母鹿和 2头仔鹿死亡。 10日下午 ,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 ,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为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经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鹿群发病急 ,病程短。个别鹿从出现症状到死亡 ,不足 2h。大多数鹿病程在 12~ 2 4h。开始鹿表现为精神沉郁 ,采食量下降 ,怕动 ,反应迟钝 ,鼻镜干…  相似文献   

13.
1 流行情况 2005年长春市双阳区某鹿场1周内先后死亡2头仔鹿1头母鹿,并有4头鹿陆续发病,病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1头怀孕母鹿发生流产,应用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11月,临沂市某鹿场陆续发生了一种以幼鹿脑炎、败血症和怀孕母鹿流产等为主的散发性疾病,本病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致死率高。我们通过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鹿的产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感染,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需要根据一般资料、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巴氏杆菌病之后,从环境消毒、药物治疗、病鹿隔离、饲料喂养、紧急免疫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处理,为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对梅花鹿进行一年一次的巴氏杆菌疫苗的注射.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月甘肃省临夏州一梅花鹿养殖场个别鹿发生一种以咳嗽、呼吸困难,流粘脓性鼻液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发病鹿和可疑鹿肌肉注射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100万IU,5%的安乃近注射液10 m L,2次/d,连用5 d;对场内未发病的鹿只,紧急免疫接种牛巴氏杆菌苗2~3 m L/只。通过治疗和免疫接种疫苗,及时控制了梅花鹿的发病,减少了死亡,增加了治愈数,为养殖户挽回了经济损失,保障了养鹿业的健康发展,收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的总称。鹿患本病多呈急性经过,临床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该病病程短急,死亡率高,是危害鹿业较大的一种传染病。2011年7月长春市双阳区某梅花鹿场发生了一种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发病急、病死率高为特征的疾病,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一例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经过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天祝县以牧业为主,平均海拔2600米。该县打柴沟镇鹿场建于2000年,现存栏梅花鹿183头,常年人工圈养,人工授精。2005年9月该鹿场6头鹿相继发生跛行,食欲不振,行走困难。鹿场兽医治疗无明显好转。笔者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坏死杆菌病是梅花鹿中最常见的一种散发性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蹄部损害和四肢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蔓延到内脏器官发生坏死为特征。灌县养鹿场1971—1976年中因此病死亡淘汰达95头,占总鹿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