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其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情况,即坚持"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室、信息平台的建设;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需要,积极调整了科研结构,不断拓宽科研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围绕区域经济优势,开展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培训、示范园区和致富项目,实现科研、开发和生产示范紧密结合;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增强了科技人员研究创新和指导生产能力,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芙蓉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12-14,18
"十五"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立足于解决区域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集成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协作攻关,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有力支撑了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简要介绍了新疆农业科学院"十五"以来在推动农业科研、推广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基本做法及成功经验,并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扎实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归纳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征,并就其结构要素及作用进行了梳理与探讨。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对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保证科技成果与区域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传播是指农业传播者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农业相关政策和技术传递的活动。农业科技传播作为农业传播的重要部分,是传播学最早关注的领域之一。农业科技传播主要是通过传播农业类科技信息和知识,最终实现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根据传播学相关理论可知,任何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都包含5个基本要素,即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农业科技传播也不例外。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调研和查阅相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山东诸城通过推行"五位一体"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模式把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果,但"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应加强农村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体系建设,通过提升政府统筹规划意识与主导作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创新能力,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与力量整合水平,提升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综合素质等途径,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在农村的传播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科技传播系统诸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对农业科技传播系统中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四要素取得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概述,展望了今后研究农业科技传播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能够提高农民信息意识,改变农民生产行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增加农民收入。从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建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9项评价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30名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进行实际测评,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发展需要以科技为动力,因而加强对科技要素配置的管理,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对区域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宏观角度看,需要确立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目标、组织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和稳定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从微观的角度看,需要完善科技立项、科技攻关过程、科技经费、目标考核等管理环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媒介环境的改变对大众传媒的传播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该文考察了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和受传者等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现状;拟将从传播主体的选择、信息内容偏好、媒介的接触率、受传者自身等因素进行探讨。并深入分析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识、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结出硕果和做好支撑保障打通科技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等3个方面对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加快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传播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与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体系与机制创新的思路,强调将农民职业教育作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科学》2019,(22):255-257
以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参与主体为研究切入点,从政策环境、创新能力、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协同力度5个方面探索构建了一套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分级标准,以期为评价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工作成效、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9月16日,河北农业科技辛集传播站成立大会在辛集市农技推广中心举行,会上,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院专家服务团团长李广敏做了《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站推动农业科技入万家》的讲话,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对传播站的工作内容做了简单介绍。辛集市副市长闫建军代表市委、市政府做了总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科技》创刊于1985年,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立足新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省级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农村科技》以不断进取的科学态度,翔实新颖的内容,真诚入微的服务,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农村科技》因内容贴近生产,技术特色、指导特色强,已连续两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凡2012年第1期~2021年第12期刊登的文章,作者在职称评审申报材料中均可注明"东风工程入选期刊"。为更好地传播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首家农业科技传播———河北迁西板栗技术传播站前久揭牌,这标志着河北省农业科技播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的基本内容是:在政府引下,在省、市、县(市)、乡(镇)四个次上培育一批由企业主办、专家指、下联农户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通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的位聚集,采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传播的理性思考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在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总结当地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等六位一体互动式基层农业科技传播服务模式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的传播推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认知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作为一种媒介,成为农民与科技知识之间的传播渠道,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运用新媒体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方式广泛流行,并为更好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提供了平台.从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56-157
辽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2015年粮食总产量为200.25亿kg,比去年增加24.85亿kg,以14.2%的增幅居全国首位。辽宁省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传播的大力支持。从辽宁省农业科技传播的三种主要途径,即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入手,探讨辽宁省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微信服务在福建省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研工作成果显著,但由于科技传播效率低影响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该文在分析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的特定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特点,分析了微信推送农业信息的优势与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微信"这一新媒介建设新型的农业信息传播模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