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多的小型经济鱼类,它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苗种易得,养殖方法简单等特点。还由于生产成本低,效益高,作为水沟、田头、坑塘养殖的名优品种。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重视。泥鳅还是药用鱼类,对水肿、黄疸、痔疮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近几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需求量较大,单靠捕捉天然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昧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对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现将泥鳅养殖全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对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1泥鳅的形态特征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鳅科泥鳅属。形体小,细长,  相似文献   

4.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操作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  相似文献   

6.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500克泥鳅含蛋白质40克,比四大家鱼中的青、草、鲢鱼都要高;同时还含有脂肪、核黄素、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广大群众喜食的鱼类,也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生命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是一种最易饲养而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是养鱼户的一条致富门路.现将其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是太高。泥鳅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大部分河流、池塘、稻田等有水系分布的地方,泥鳅都能很好的生长。泥鳅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水中人参"的美称,具有很好的药效功能,在补气、壮阳、利尿等方面效果明显,十分受人们喜爱,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价值,销路一直不错,需求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使泥鳅养殖的收益越来越好。本文主要阐述了泥鳅高产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条件、池塘清整、放养、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希望对泥鳅养殖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泥鳅单产每亩高达1000~1200kg,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泥鳅对水体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容易,成活率高,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好,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泥鳅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稻田养泥鳅可以作为稻田生态渔业的一个组成部份,本文着重介绍下稻田泥鳅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 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11,(12):1
小泥鳅创大业泥鳅养殖这一新兴产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渔业报》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央视2010年在全国海选出的十大"三农"人物中即有一位年收入过千万的泥鳅养殖能手。湖北武汉科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泥鳅苗  相似文献   

12.
<正>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1、养殖环境:泥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坑凼、庭院水泥池、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水塘、浅塘等均可,但是农药污染和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水域是不宜于养殖的。放种苗之前,要将坑塘、小浅塘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鳅是无鳞光滑底层杂食性小型鱼类,喜欢钻洞打穴逃游,故之池塘、坑塘四周基堤要坚固、无洞穴,进排水口要用尼龙丝网或铁丝密网过滤,一来减少杂质垃圾落塘,二来防止泥鳅逃走。同时,还要在池塘边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给泥鳅营造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水生植物的根部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3.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 ,耐低氧 ,分布在水田、池塘、湖泊水域中 ,适宜稻田喂养。湖区稻田养鳅就是充分利用水田资源 ,通过增放泥鳅苗种 ,加强投饲管理 ,实现水稻、泥鳅互利的一种人工种养新模式。1 养殖意义 1.1 维护生态平衡  由于泥鳅的养殖和药用价值较高 ,出口  相似文献   

14.
肉食性鱼类大多经济价值较高,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多以小鱼、虾、蟹、蛙、泥鳅等活体动物为食。在人工集约化养殖中,饲喂活食不但成本高,而且数量也难以得到满足;若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肉食性鱼类,则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为此,必须对肉食性鱼类进行食性驯化。驯食技巧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池塘套养泥鳅,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每年可增产泥鳅50~100千克.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选择 1.成鱼塘.要求水质较肥,水体透明度不大于25厘米.最好投放大规格泥鳅苗种,但池塘中不得有鳜鱼、乌鳢(黑龟)、鲶鱼等肉食性鱼类,鲤、鲫鱼等底层鱼类也要少放.主养鲢、鳙鱼类的池塘套养泥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泥鳅是一种生产潜力大、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较大.主要阐述了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泥鳅是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小型底栖经济鱼类。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稻田中都能养殖,是农村家庭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泥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水泥池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生活水温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当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即钻入淤泥中度夏;水温降到5℃以下时,潜入泥土小冬眠。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平均日生长速度为0.2g左右。人工养殖条件下,泥鳅与其他鱼类相比其群体生长速度较快。泥鳅可作为一种淡水名优鱼类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9.
沈秋 《农家顾问》2008,(5):26-27
问:哪些地方适合养殖泥鳅? 答: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都有开展泥鳅养殖的例子。养殖泥鳅只要有相应的水源条件,我国各地都是可以开展人工养殖的。相对来说,南方地区常年气温高,泥鳅的吃食生长时间长,更能获得好的增重效果和更高的养殖效益。在有野生泥鳅的地区,可以通过收购野生泥鳅来开展养殖,对于当地没有野生泥鳅或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通过引进鳅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20.
邹聪 《农家顾问》2014,(6):48-49
<正>正如许多人预测的一样,泥鳅养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一个热点项目。但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兴冲冲地进来,灰溜溜地出去。让众多养殖户遭遇滑铁卢的原因,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1.技术问题我们在与养殖户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下意识地以为泥鳅是臭水沟里都可以生长的鱼类,因而泥鳅养殖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