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4月中旬,深圳市新和养殖场8号池塘中草鱼又发生肠炎病,每天早上都可拣到病死的草鱼,少则数尾,多则10—20多尾,尾重1—2.5斤。病鱼呈典型肠炎病状,腹部发红斑,肛门红肿,有红黄色粘液流出,  相似文献   

2.
草鱼肠炎病是我国饲养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6—9月都是鱼病流行季节。最近,在养鱼丰产池利用苦买菜治疗草鱼肠炎病,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作法是:在3月份撒播育苗.秧苗长倒6片叶时移栽,到长有  相似文献   

3.
肠炎病是草鱼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流行广、危害大,死亡率高达40—70%。本病是由细菌侵入草鱼肠道引起的。病鱼表面特征主要为头部乌黑,肛门红肿,轻压鱼腹,可见有黄色粘液流出。如果解剖鱼腹观察肠道,有发炎充血现象,病情严重的鱼,整个肠管紫红色。宜万渔场曾采用“畜用止泻散”对草鱼肠炎病进行了治疗试验,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1986年6月26日,笔者承包的一日三亩面积的池塘发生草鱼肠炎病,我采用“畜用止泻散”治疗,接塘内每一百斤草鱼用药10克计算,将药拌在草料上(用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肠炎病是一种严重的鱼类病害,尤其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波及面比较广,多发于春夏季节,而且随着季节的不同病害程度也有所差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死率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对草鱼肠炎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进行分析,之后对如何有效防治草鱼肠炎病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草鱼的肠炎病防治提供参考。一、主要发病原因根据笔者调查,大多数草鱼肠炎病的发病都和不卫生的投食和环境有关。尤其在夏季,温度经常会超过24℃,给草鱼投食没有消毒的劣质饲料和水草,  相似文献   

5.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是严重危害草鱼的常见病。引起这几种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季节气候与水温。为了掌握南宁市池塘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发生流行的规律,我们于1966、1967、1971、1974、1975、1979等年对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的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的发生流行进行了观察记录,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草鱼肠炎、烂鳃病新疗法“漂白精”是从漂白粉中提取的次氯酸钙结晶,其有效氯含量比漂白粉要高得多。能治疗草鱼肠炎、烂鳃病的原因是因为次氯酸钙的水解产物与病原蛋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同时该药本身也有直接消毒作用。药饵的配制方法:1.将10克“漂白精”溶...  相似文献   

7.
草鱼饲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所以养殖草鱼的经济效益大,但草鱼多病,在成鱼养殖阶段,易受细菌性烂鳃、肠炎和赤皮病等“三病”的危害,养殖成活率一般只达30—60%。且有时因防治不及时,导致大量死亡,使单产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是大宗淡水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在塘、库、堰及精养鱼池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在养殖过程中,肠炎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肠炎病的发病原因、流行时间、临床症状等,可分为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和机械损伤性肠炎等多种类型。在对草鱼肠炎病的治疗中,生产养殖者大多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草鱼“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是我县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鱼病。每年损失产量上百吨,经济损失超万元。前些年,我们采用多种药物防治,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取内服85—3鱼用爱的新和外泼洒强氯精(鱼用)结合防治草鱼“三病”的效果显著,为缓解我县草鱼“三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养鱼户的反馈信息以及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连续坚持3—4个月(每年4—7月份)定期用药预防草鱼“三病”的1000多养鱼户,面积4000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8)
对草鱼"老三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的发病症状进行描述,并对草鱼"老三病"的防治提出相应的新办法,以期更好地指导草鱼养殖。  相似文献   

12.
肠炎病是危害草鱼最严重的鱼病,它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弄清肠炎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探讨防治措施,1996年起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协作进行立项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症状草鱼肠炎病的流行季节一般在5~7月,主要危害二龄草鱼种,这种病在我区所有养殖草鱼地区均有发生,该病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在鱼体上发现,一般死亡率在70%~80%。患肠炎病的病鱼,一般体色黑暗,尤其头部及背部更为明显,有的鱼肛门肿胀外突,呈紫红色,部分病鱼腹鳍、尾鳍基部及鳃红肿。剖开鱼腹腔,可见腹腔积…  相似文献   

13.
鱼病防治验方三则一、薄荷治草鱼病薄荷叶含有芳香族物质,具有杀菌、镇痛等疗效。用它治疗草鱼的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有明显的效果。其方法是:每天每667米2鱼池投喂10—25公斤鲜薄荷,一般3—5天就可基本治愈病鱼。为了巩固疗效,最好再投喂10天...  相似文献   

14.
肠炎病是由点状气单胞杆菌侵入引起的,此病多发于草鱼、青鱼、鲤鱼等,流行季节为每年的3~10月,8~10月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死亡率一般在30%~50%,当年的草鱼种感染后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制约草鱼种培育的重要因素。过去草鱼肠炎病常用磺胺等药物内服与含氯  相似文献   

15.
郭发定 《齐鲁渔业》2007,24(10):45-45
草鱼"四病"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对草鱼危害很大。用清凉油治疗,可取得奇效。(1)用药  相似文献   

16.
正草鱼老三病为"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随着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统筹的种业规划,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水体负荷增大,加上养殖技术缺乏更新提高、管理落后等因素导致草鱼"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新三病尤为常见,给草鱼养殖业造成了极大损失。本文通过病原、主要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17.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都比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严重影响草鱼生长,务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草鱼是我县山塘养鱼的主要对象,但因草鱼病多,鱼种成活率一般只有20—30%,成鱼成活率也只有40—50%,1975年以来,我们先后共调查和诊治了三百余口池塘,其中有病历卡的一百一十个成鱼病例中,除3例为出血病,其它一百零七例均具有肠炎、烂鳃、赤皮病的单一症状  相似文献   

19.
衡阳市郊常见的草鱼病有: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毒性的出血病、中华鳋、肤孢虫等,其次,还有锚头鳋、鱼虱等。近年来,为了提高草鱼成活率,采取综合防治,取得了成效。如西湖五一队,近两、三年来,草鱼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控制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和肠炎病这四种疾病的发生,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于2016年在松江试验片立项进行《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联灭活疫苗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