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1年泰安市水利与渔业局下达了“大中型水库施肥养鱼高产技术开发”项目,从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宁阳县水务局分别在直界水库、贤村水库、月牙河水库等8座大中型水库同时开展施肥养鱼,平均产量达85k91/667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以直界水库试验数据为例,将试验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水库施肥养鱼与鱼种投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施肥技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渔民很早就应用畜禽类肥和利用绿肥(大草)饲养鱼种和成鱼,近几十年化学肥料得到广泛施用,实践证明采用施肥方式能增加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池塘生产力,水库施肥养鱼在水库渔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施肥技术不正确,投放鱼种的规格和数量比例不当,严重地制约着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实践证明,施肥养鱼的开展不仅要把握好施肥技术这一关键,更重要的要是掌握好鱼种的投入及其数量比例的搭配,现就我处施肥与鱼种投放的关系对比试验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3.
1987—1989年在张林冲水库(280亩)进行施肥养鱼及套养鱼种网箱,共施化肥75000kg,有机肥544983kg,放养鱼种以鲢、鳙为主,鲢、鳙并重,放养密度13.7kg/亩、417尾/亩。套养8只网箱共生产鱼种1108kg,3年共生产成鱼76358kg,产值214871元,利税97209元,其中1989年生产成鱼27023kg,单产96.51kg/亩,利税35136元。结果表明,小(一)型水库实行施肥养鱼是提高成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养鱼生产过程中,鱼种投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将规格大、质量好的鱼种安全运到目的地,放入养鱼水面中,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养鱼生产成败问题,特别是鱼种尚未自给,需大量外购的单位,解决好鱼种运输问题尤为关键。近几年来鱼种的运输方法很多,我们1986年在进行中型盐碱水面精养高产试验过程中,根据有关资料,采用了大型尼龙袋充氧运输鱼种的方法,进行了春片鱼种的运输。从5月5日到6月5日共运春片鱼种66车次,  相似文献   

5.
史福成 《水产科学》1994,13(5):46-48
大水面施肥培育鱼种技术初探史福成(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水产站137400)为了探索在大水面施化肥培育鱼种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我们在内蒙古突泉县一处自然湖泊——八一水库进行了主施化肥培育大规格鲢、鳙苗种试验。87天生长期,500亩养鱼水面共中产秋片鱼种...  相似文献   

6.
小型水库施肥养鱼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水库一般水深在10米左右,溶氧及饵料丰富,面积不大,在几十亩到几百亩之间,是施肥养鱼的理想水面。结合我县几十座小型水库施肥养殖技术,介绍几个要点。一、合理放养1.放养大规格鱼种水库养鱼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要放养大鱼种。水库比池塘敌害多,饵料基础差,小鱼种逃避敌害能力差,摄食能力也较低,所以放养鱼种规格太小,成活率较低。一般应放养在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方能取得较高的回捕率和商品率。2.品种搭配要合理采用化肥养鱼,应以鲢鳙为主,其产量可占总鱼产量的90%以上,放养鲢、鳙鱼比例为4∶1。搭配…  相似文献   

7.
《广西水产科技》1983,(1):28-29
当前,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鱼塘标包责任制,社员为了夺取高产,鱼种放养密度增大,投饵施肥数量增多,但饲养管理水平很多还停留在旧的传统习惯上,鱼病频频发生,群众迫切需要科学养鱼常识。在这种新情况下,北流县水产局积极开展科学养鱼知识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式养鱼方式,在全国已大力推广,而在我省尚未取得成功的经验。198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网箱养鱼”的试验项目,在池潭水库上游进行网箱饲养成鱼和培育鱼种的试验。网箱面积672平方米,其中,船树林库湾网箱养鱼528平方米.赤坑库湾网箱养鱼144平方米,试验基本获得成功。现将赤坑库湾网箱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水产》2002,(1):34-34
东宁县东宁镇大城子村养鱼户王样友,从事渔业生产17年,现拥有鱼种池15亩,商品鱼池35亩。2001年,他通过大面积开展名特优鱼类养殖,挣了“大钱”,真正实现了养鱼致富。  相似文献   

10.
我区的稻田养鱼大多数粗放,八三年三十一万多亩成鱼面积,单产只有十六点一斤。稻田养鱼发展起来了,怎样提高单产,把稻田养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近几年稻田养鱼的实践,田凼结合的养鱼方式和在田凼里进行投饵施肥,对产量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前者主要是扩大空间,增加放养鱼种的效果。后者主要是增加饵料。这里就我区田凼结合的稻田养鱼方式作点介绍:  相似文献   

11.
我市发展稻田养鱼已有6年的历史.在连续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鱼种放养是稻田养鱼的重要环节,鱼种放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决定蓍稻田养鱼的成败。因此,解决好稻田鱼种的供应问题致关重要。那么如何解决稻田供种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由乡(镇)村鱼种场自己解决,二是统一购鱼种,  相似文献   

12.
在天然水域中网箱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鱼业。我国网箱养鱼的特点是:以养殖鲢、鳙鱼为主,不投饲料,完全利用天然饵料。1973-1979年,我们在武昌东湖不同湖区进行了网箱培育鱼种的实验和生产性试验,探讨了提高网箱养鱼种效率的几个技术问题和网箱鱼种生长与浮游生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受水利部水利开发基金会委托和资助;1986—1988年先后承担了《中型水库网箱套养鱼种增产技术》、《中型水库施肥养鱼》、《中型水库综合养鱼高产技术》三项研究课题。在此期间,山东省水产局也下达了同类课题任任务.试验基地在山东省平  相似文献   

14.
张本 《水产学报》1966,3(1):41-51
我国各地培育鱼种的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从投饵和施肥为中心的有关鱼种培育方法和营养生物学的研究已引起了养鱼工作者的普遍重视。要想获得体质健壮,成活率也很高的鱼种,就是要加强培育管理,在饵料基础方面做到精细投饵和合理施肥。饵料和肥料的效能与投饵和施肥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投饵和施肥的技术措施是根据鱼种摄食强度等因子而制订的。鱼种的摄食强度直接受到它们本身生长发育特点和外界环境条件所抑制,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鱼种摄食强度的变化有哪些规律,影响摄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的阐明,将在鱼种营养生态、生理学的理论与投饵和施肥技能的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高网箱养鱼入箱鱼种初期的存活率,是提高网箱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河池地区自1993年实施万箱网箱养鱼技术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入箱鱼种初期存活率低,是制约网箱养鱼发展的重要因素。1993年入箱鱼种初期存活率最高为90.48%,最低为0。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5,(7):8-12
鱼种池种稻养鱼种是我县赤西养殖场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从解决鱼种生产的肥料问题出发,发扬“自力更生,坚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于1971年试验成功的。经过四年来的反复实践证明,鱼种池种稻养鱼种有三大好处;一是鱼种产量高.成长快、  相似文献   

17.
周正良 《内陆水产》1991,(1):37-37,39
东江水库号称“湘南洞庭”.1991年首次发展网箱养鱼。据统计下水成鱼网箱60只.共投放鱼种40210尾.鱼种规格在20厘米以上。4月中下旬进行全面检查。成活率在90%左右。鱼病得到了控制。鱼类摄食正常,生长速度良好。二季度将有25只鱼种箱下水。预计今年网箱养鱼产量。效益超过年初计划,前景看好.纵观今年网箱养鱼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疆属于干旱缺水地区,要增加养鱼水面十分困难。1987年全疆鱼产量约14000吨,人均占有量约1公斤。为了满足城乡人民吃鱼的需要,采取提高水库鱼产量作为一个途径是比较合理可行的。1987年我们选择米泉县塔桥湾水库作为施肥投饵养鱼高产试验点。春季放鱼种秋季捕捞成鱼,养殖周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鱼在我国北方地区起步较晚,为证明稻田养鱼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我们在桦树乡福兴村的100亩稻田进行了对照试验:同等条件的地块,其中50亩亩放鲤鱼种3.0千克(30尾),另50亩稻田未放鱼种。投放鱼种的地块采用常规稻田养鱼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鱼高产优质与技术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养鱼法的主要特点是多品种混养,靠施肥、投草,在高产目标驱使下过分强化这些措施易引起水质恶化,鱼病多发,商品鱼质量下降。作者从经济效益及市场需求出发,明确了主养鱼、配养鱼、带养鱼三者的产量比例,归结为“931养殖工程”,其主要内容是:采用全价颗粒饲料;鱼种在秋末一次放足,次年夏初捕“热水鱼”,并补放当年夏花鱼种,秋季干池上市;实行定额承包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