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业生产自古就有"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之说。目前我国肥料的投入占农民整个生产性投资的50%左右,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但在化肥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关于"粮食增产完全依赖化肥"、"化肥过量施用污染环境"的话题也开始喧嚣尘上。尤为典型的是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提出要破解"化肥依赖症"、"减少化肥施用"。全国人大代表宋福如提出,由于"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这一概念误导了农业的发展方向,以至于越来越加重农业的污染,建议减少化肥施用。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也提出应该破解化肥依赖症问题,发展低碳环保农业。那么究竟我国的化肥用量如何?因为化肥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状况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  相似文献   

2.
<正>为应对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现状,国家提出了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的目标。1月27日,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千亿斤粮食产能,实施好粮食高产创建、"渤海粮仓"科技工程和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并提出强化生态环保倒逼作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化肥生产企业该如何实施这一计划,对于改善和提升耕地质量有何良好建议?近日,就有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省人大代表、金正大集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粮食作物产量与施肥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山东省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都在逐步增加,化肥与粮食单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20世纪90年代粮食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化肥用量仍然增加,化肥的增产效率逐年降低;同时作为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玉米的产量呈现与粮食相同的趋势,通过对山东省几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小麦、玉米施肥量处于较高水平,且地区间施肥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以及化肥在两种作物上的分配比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浙江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等数据,对浙江省主要作物的化肥利用现状和减施潜力进行分析与估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浙江省化肥总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89.72万t下降至84.48万t。蔬菜是浙江农作物化肥使用总量的主要贡献。2004—2016年,浙江省水稻化肥总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单位面积投入量呈上升趋势。浙江省水稻、蔬菜等主要作物上,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存在,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化肥减施潜力:早稻可减施9.7%,晚稻可减施6.2%,单季稻可减施6.9%,蔬菜可减施15%。  相似文献   

5.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农技推广》2015,(2):3-5,11
<正>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1现状和形势1.1化肥施用现状。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前的施肥结构中,传统氮、磷、钾类大化肥产品仍是肥料施用的主体。化肥对我国粮食稳产增产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在化肥施用过程中,施肥方式不合理、化肥用量不断增加等问题日渐凸显,并造成化肥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用肥现状。在此次农业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也将科学合理施用大化肥作为工作重点来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7.
<正>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粮食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一个时期的施肥与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立施肥与产量问的某种函数关系,对于制定粮食生产、化肥用量及结构规划,进行以产经济施肥,以致农业经济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通过四平市粮食产量与施肥品种、用量资料的相关分析,并根据90年代粮食发展规划提出化肥(NPK)结构及用量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的进程、前景与布局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试验研究资料与调查结果,对中国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进行了时空宏观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是20 世纪中国粮食生产重大成就之一,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46.43% ,每吨化肥科学施用可增产粮食8.84t。21 世纪中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量将持续增长。粮食每增产100×106t,则化肥最少需增施10.22~11.08×106t。为实现粮食持续发展与化肥高效施用,必须实施发展东部平原带,提高中部高原带,开发西部高寒荒漠带的战略布局。各带都应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与特用粮食生产,以提高国产粮食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有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者九把刀成为当今华人文坛创作幅度最大的作家,火透了;因为有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行情》,作者成为中国化肥市场八卦幅度最大者之一,洗洗睡了!从3月3日开始,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式召开,作为规模最高的中央会议之一,每年都会让中国的化肥市场跃跃欲试,躁动不已。"肯定又有利农的好消息"、"化肥市场肯定会上涨"也就成了化肥人每年的真伪对白,于是乎,作者笔下的两会行情跃然纸上。"两会"行情有木有?这个可以有?这个可以有!我们尽量全面而客观地采集了好几家资深媒体的数据库所提供的资料,认真地  相似文献   

10.
化肥过量使用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尽管耕地面积还不到全世界总量的10%,但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多,使用量居全球第四,但过量使用化肥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就这一现状,为了使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笔者提出一些对策。一、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危害1、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就会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2、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不同地区化肥施用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应用中国各地区1990~2000年化肥总施用量、粮食总产量及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化肥的最大施用量、施用量增长空间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等。结果表明,中国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最大施用量为225~375 kgha-1;其中高施肥量地区最大施肥量为300~375 kgha-1,平均达306.8 kgha-1;而施肥量225~300 kgha-1的县主要分布在中施肥量地区,平均达262.4 kgha-1;此外施肥量150~225 kgha-1的县则主要分布在低施肥量地区,平均为21  相似文献   

12.
<正>时至岁尾,又到年关。12月17日,国务院中国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化肥出口新关税政策也随之尘埃落定。化肥行业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年"关",许多守望着口岸的化肥企业终于松了一口气。从媒体的反应来看,这一"关"充满了愉悦的气氛,各大网站纷纷发声:《关税调整助力化肥出口》、《2013年尿素、磷铵关税下调,化肥股收大红包》、《化肥出口关税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洞庭湖区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急剧增加,化肥利用率下降现象,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和边际效益原理,考虑农户经济效益,分析粮食生产中化肥最佳投入量。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化肥用量与粮食播面单产表现为一元二次函数关系:y=-0.066x2+32.493x+1 624,210.65 kg.hm-2是洞庭湖区目前生产条件下,兼顾生产、经济效益的适宜施肥量,相应的粮食产量为5 539 kg.hm-2。2002年洞庭湖区粮食生产实际施肥量超过农户经济最优施肥量30.21 kg.hm-2。  相似文献   

14.
鲁国顺 《中国农资》2008,(12):26-26
<正>今年春耕期间,我国化肥市场价格大涨,而且部分地区供应紧张。人们不禁问道:2008年度的800万吨淡储化肥哪去了?五月:商业淡储"失灵"今年春耕期间,我国化肥市场没能上演去年的一幕:旺季价格不涨反跌。今年5月份,尿素出厂价格达到2100元/吨,而2007年同期每吨尿素才1800元,每吨上涨300元,并且一些地区还出现化肥短缺现象。于是,业内开始对化肥商业淡储提出怀  相似文献   

15.
基于C-D生产函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依据来源于1980-2010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和198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样本数据,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较为合理的粮食生产函数,分析了化肥用量、种子用量、成灾面积、农业机械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从1980-2000年这二十年期间化肥使用上发展迅速,化肥消费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利用不合理造成化肥利用率较低,土壤肥力不平衡,近年来不少地区化肥的投入在增加,而粮食的增产在减缓,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施肥措施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农资》月刊自2004年末改版以来,已经过去了近7个年头。从磷复肥天津会议的报道开始,到本期刊发的"首届农药物流论坛特别综述";从报道"化肥管理条例修订争议",到呼吁化肥淡季储备制度的建立;从向行业的每一个人解释《中国农资》改版历史沿革,到我们与农资人成为可以相互倾诉的朋  相似文献   

18.
<正>NO1:市场化"2号"运价2014年,化肥的市场化进程从调整运价开始。一直以来,我国对农用化肥铁路运输严格执行《关于明确农用化肥铁路运价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2号运价。然而近些年来,农用化肥铁路运价年年看涨,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调整一次,而且上调频率加速、幅度加大。不难看出,化肥的市场化之路正在加快,全行业正在走出政策保护的"温室"。  相似文献   

19.
施用化肥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用于粮食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1983-2010年的数据,运用比较法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以年均4.57%的速度增长,是粮食增速的3.52倍;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的化肥投入边际效用以年均1.58%的速度降低;粮食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化肥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增加0.32个百分点,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增加1.74个百分点。最后,针对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6月8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向全体会员单位发出《关于做好国内夏季氮肥生产供应工作的倡议》。《倡议》强调,进入夏季以来,因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部分氮肥企业例行检修,氮肥装置开工率有所下降,加上国内氮肥工农业需求旺盛,导致短期国内氮肥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快。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氮肥是夏季用量较大的化肥品种,要做好我国国内夏季氨肥生产供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