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市的祁县、平遥等酥梨栽培区,梨黄粉蚜危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了酥梨的套袋效果。笔者经几年的防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特总结如下。1 梨黄粉蚜生活习性及其危害特点梨黄粉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1a(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树皮裂缝越冬,翌年梨花开时孵化出若虫,以若虫和成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吸食树液,7~9月危害果实,8~9月是其危害严重期,附着在萼洼果皮下吸食果汁,发生量大时,果面上形成堆堆黄粉,实则为该虫的成虫若虫和卵堆,被害果表面初为黄色稍凹陷的小斑,以后渐变褐至黑色,形成具龟裂的大黑疤,严重时果实腐烂脱落,采收较早时常会将…  相似文献   

2.
唐占英 《落叶果树》2001,33(6):54-54
黄粉蚜属同翅目蚜科。虫体呈鲜黄色 ,略有光泽。1 996年在砀山县少数梨园发生 ,以后危害面积逐年扩大 ,危害逐年加重。黄粉蚜在我区一年发生 8~ 1 0代 ,以卵在粗糙树皮缝、潜皮蛾危害的翘皮下或断枝处越冬 ,春天梨树开花时开始孵化 ,若虫在翘皮下的嫩皮处刺吸汁液。羽化成虫后在粗皮缝里繁殖。 6月中旬开始向果上转移 ,7月份多集中于萼洼处危害。随着虫量增加 ,逐渐蔓延至全果面繁殖危害。 8月中旬果实成熟期危害更为严重。 8月底至 9月出现有性蚜 ,雌雄交配后 ,陆续转入越冬场所产卵越冬。黄粉蚜喜荫蔽环境。自 1 996年以来 ,砀山县为了生…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09,(4):49-49
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仅危害梨和梨属果树。体型微小,成虫长0.7毫米,鲜黄色,倒卵圆形,触角短、3节,足短小、黑色.口器长、甚至超过腹部末端,卵更小、仅0.3毫米长,淡黄色。梨黄粉蚜以成虫和若虫在果实的萼洼和梗洼危害,受害处果面凹陷,后变黑腐烂,形成龟裂的大黑疤,导致果实品质下降,部分或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义 《河北果树》2005,(3):54-54
1 危害状 以成、若蚜刺吸果实汁液,常群集于果实萼洼部位为害,随着虫量的增加,逐渐蔓延至整个果面,果实表面似有一堆堆黄粉,周围有黄褐色晕环。被害部初变黄稍凹陷,后渐变黑,表皮硬化龟裂形成大黑疤,受害严重的果实、果肉组织逐渐腐烂,最后果实脱落。  相似文献   

5.
1、生活习性黄粉虫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或枝干上越冬。翌春梨开花期卵孵化为干母,若虫于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经几代繁殖,在陕西蒲城6月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7月上、中旬危害加重,虫先顺着果柄堆积在袋口,寻找间隙,进入袋内。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洼处群集危害,使梨果萼部变黑腐烂,最后整个果实烂掉。梨黄粉虫喜欢荫蔽环境,其发生数量与56、7月份降雨有关,雨量大或持续降雨不利其发生,温暖干燥对其发生有利。2、大发生的原因2.1果园冬春管理较差黄粉虫越冬虫量大,萌芽前既不清园又不喷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正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  相似文献   

7.
黄粉蚜又叫黄粉虫、梨瘤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为多型性蚜虫。虫体很小,呈鲜黄色,略有光泽。 黄粉蚜在我地区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树粗糙皮缝、潜皮蛾危害的翘皮下或断枝处越冬,春天梨树开花时开始孵化。若虫在翘皮下的  相似文献   

8.
1 发生规律 该虫一年发生多代 ,以卵在树皮缝内或果台及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翌年春季梨树开花时卵孵化为干母 ,若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 ,羽化后繁殖。 6月中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 ,7月份多集中在萼洼处为害 ,随着虫量增加 ,逐渐蔓延到果面上为害 ,8月中旬果实近成熟期为害尤为严重 ,并出现大量落果 ,8~ 9月出现有性蚜 ,雌雄交尾后陆续转移至果台、树皮裂缝等处产卵越冬。黄粉虫喜欢荫蔽环境 ,这是造成套袋不严梨果发生重的根本原因 ,此外温暖干燥的天气对黄粉虫发生有利。2 防治方法2 1 秋末至早春发芽前刮除粗老翘皮 ,并清除树…  相似文献   

9.
怎样识别与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1.1危害状梨小幼虫从梨萼、梗洼处蛀入,直达果心,果实受害初在果面现一黑点,后蛀孔四周变黑腐烂,形成黑疤,疤上仅有1小孔,但无虫粪,果内有大量虫粪。1.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第1、2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梨果。均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裂皮缝隙、树洞和主干根颈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越冬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下旬至9  相似文献   

10.
梨黄粉虫在我县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县梨树爆发了黄粉虫,主要为套袋梨,其中雪花梨、红香酥梨最严重,造成了大面积减产,有的果园甚至绝收。1发生规律黄粉虫1年发生6-7代,以卵在枝干的裂缝翘皮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第2年4月梨树开花时卵孵化,若虫于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羽化后繁殖。5月(麦收前后)部分成虫转移到嫩枝、果实萼洼、梗洼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当前长把梨只有套袋才能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但由于黄粉虫和康氏粉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套袋梨的质量和出口创汇。经过多年观查和防治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防治措施,通过在4个点防治实践,好果率达95%以上。 一、黄粉虫和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 黄粉虫年发生世代不详,以卵在树皮裂缝及枝干残附物内越冬。翌年开花时卵孵化成若虫,若虫在翘皮下嫩皮处,花丛基部或叶腋处吸食汁液。7月上旬转向果的萼洼和梗洼处为害,继而又分散到果面上吸食果汁。8~9月份是该  相似文献   

12.
1.1 黄粉虫 一年发生8~10代,主要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越冬,翌年花期开始孵化,孵化的若虫先在原处刺吸危害,羽化后产卵繁殖。根据多年调查,一般年份于6月初开始向小枝、叶片转移,6月20日左右上果危害,此时虫口密度大的梨园有人袋危害现象,果实近成熟时,或干旱条件下危害最为严重。开始时多数集于果实萼洼处繁殖危害,  相似文献   

13.
套袋是提高酥梨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如果方法不当 ,会使黄粉蚜入袋危害 ,造成损失。 1999年我场三、四分场的酥梨套袋果 ,就受到黄粉蚜的严重危害 ,幸好防治及时才基本得到控制。1 入袋时间和危害状况6月上旬套袋 ,黄粉蚜在 6月中、下旬入袋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虫卵并存。入袋黄粉蚜先在果梗上危害 ,后转至果肩、萼洼、梗洼处 ,虫量大时 ,也危害果面。2 发生原因2 .1 梨树休眠期刮树皮等防治工作搞得不彻底 ,虫口基数大。2 .2 喷药后没有及时套袋 ,或药剂浓度不当或喷药质量不高 ,把活的黄粉蚜套入袋中。2 .3 袋口捆扎不严 ,黄粉蚜…  相似文献   

14.
梨黄粉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俗名黄粉虫。寄主为梨树,是一种为害梨树枝干和果实的蚜虫。该虫在我市一年发生5~10代,以卵在树皮裂缝及旧果台裂缝内越冬,梨树开花期为卵孵化盛期,成虫寿命长,卵、若虫发育快,世代重叠严重,此虫喜阴怕光,对套袋鸭梨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宁县2005年首次发现绵蚜,在本地1a(年)可发生12代以上。以1~2龄若虫在枝干裂缝、病虫伤疤边缘、剪锯口周围、1年生枝侧芽、根蘖基部、根部等处越冬。苹果绵蚜主要危害枝干和根系,也危害果实和叶柄。在本地6月和9月中旬为危害盛期,一般是群集在枝干的病虫伤口、锯剪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柄、果实等梗洼和萼洼进行危害。枝干或根被害后,起初形成平滑而圆的瘤状突起,严重时肿瘤累累,有些肿瘤破裂,造成大小和深浅不同的伤口;叶柄被害后变成黑褐色而提前脱落;果实萼洼处被害引起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6.
<正>梨黄粉蚜在山西浮山县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苔、树皮缝隙、翘皮下和枝干上残附物下越冬。梨树花期越冬卵孵化,于越冬处刺吸嫩皮危害,繁殖1~2代后,于夏季向果实转移。成  相似文献   

17.
劳建中 《落叶果树》2009,41(4):49-49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害虫,每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树枝干、粗皮缝隙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刺吸危害嫩梢。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第2代为7月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成虫交尾后,雌虫爬至枝干粗皮裂缝内或果实萼洼、梗洼等处产卵,少数卵产在土壤内。产卵时,雌虫分泌大量棉絮状蜡质物结成卵囊,卵产在囊内,每只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  相似文献   

18.
孙蕊 《河北果树》2016,(4):37-38
正1.1危害症状套袋前主要危害枝干、嫩枝和嫩芽,被害处常肿胀,并伴有白色毛状物。套袋后钻入袋内,群居在萼洼和梗洼处危害果实。梨果受害后表皮变暗绿,呈浅锥形凹陷,同时分泌白色蜡粉,污染果实。苹果果实被害后多在萼洼处出现针尖大黑点,重者为1~5 mm的黑斑,有的梗洼、果实阴面也有黑点发生,有时上覆白色粉状物。1.2发生规律在我地一年发生3代,主要以卵在枝干的树皮裂缝和老翘皮下越冬。4月16-20日越冬卵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黄粉蚜在套袋的丰水、爱宕、绿宝石等新品种梨上为害严重,大部分集中在果肩和胴部为害.受害较轻时,受害处呈锈斑状瘤状突起;严重时被害处变黑死亡,造成果实龟裂以至腐烂.套不同袋的梨受害程度不一样,以套小林袋与佳田袋的受害最轻,而套龙口单层纸袋的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20.
在库尔勒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梨树,定点定株观察梨绵粉蚧在库尔勒香梨上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树皮裂缝、翘皮下越冬。第1代生长发育整齐,卵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1龄若虫活动高峰在6月上旬;2、3代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第3代卵孵化盛期在9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时有卵囊,卵块15~315粒/块,初孵若虫善于爬行;以若、成虫吸取皮层汁液影响树势,附着于果实萼洼处为害,并形成贮藏害虫,降低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