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机农业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的地区多是偏远地区和山区。但是,偏远地区和山区一般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因为这些偏远地区和山区正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推动扶贫工作的一个理想抓手。从河南省有机农业地区的分布情况看,一半以上属于贫困地区,而大多数贫困地区适合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远高于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提高有机农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朝阳地区村级图书室现状的调查,以及在这种现状下建设起来的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探索寻找贫困地区村级图书室发展的路径,提出对贫困地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甘肃省开展的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和贫困地区农村跨越发展探索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伟 《甘肃农业》2012,(7):36-38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甘肃省开展的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和贫困地区农村跨越发展探索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强了对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在扶贫政策下,西部贫困地区能够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进行升级转型。不过,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对该地区实际情况缺乏充分的了解,进而导致扶贫工作中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与不足,阻碍了贫困地区经济水平与该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以云南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例,对贫困地区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在多重目标下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农业产业发展的模式,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树是皖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在皖北地区生长良好。饲用型杂交构树是多年来选育出的新品种,在皖北地区广泛推广栽植不但能帮助解决皖北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问题,还能缓解我国长期以来的蛋白饲料短缺。通过对杂交构树在皖北地区栽培管理技术的归纳总结,旨在促进该地区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并保持持续增长成为扶贫工作首要难题。提出了攻关的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在对国家贫困县化隆县沙连堡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该地区"拉面经济"为载体,总结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贫困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西部地区,他们依旧主要依赖农业养家糊口。只有西部经济持续加速发展,中国才能继续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并不断缩小西部贫困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然而,自然资源能否得到可持续利用依然是决定西部大部分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的制约因素。在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变革机遇,各乡村旅游地应牢牢把握机会。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但这同样也对起步较晚的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标准化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大湘西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存问题,探讨带动湘西地区乡村旅游保持"造血功能"的有效路径,以期推进湘西地区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民族贫困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贫困地区旅游业开发逐渐兴起,以期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但贫困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特征限制了贫困人口的参与及发展。针对贫困人口资金短缺和综合素质低两大主要制约因子,以安徽省舒城县为例,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利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招商引资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贫困地区都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重大着力点。畜牧业是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做好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地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收官之年,抓好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也尤为迫切。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人民生活条件艰苦,思想观念滞后,这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民族贫困地区日新月异,变化巨大。以俄尔彝族乡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地缘辽阔,贫困人口众多,基于传统的地区综合发展模式,相较于其他地区贫困程度较深,尤其以大别山地区最为突出,涉及众多贫困县域,贫困范围相对较广,辐射面大,对河南省整体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于大别山地区贫困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地区发展困境,理清其发展思路,并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导向,拓展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实现地区各领域的振兴与发展,为摆脱贫困落后局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工业发展滞后,农业比重相对较大,拥有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和一定的区域市场,走农产品标准化之路是实现贫困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安徽临泉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分析,提出贫困地区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部贫困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呈现多样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西部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速度较慢,但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农业资源"四节"模式、农业环境"四清"模式、种植业模式和养殖业模式等四类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西部贫困地区在农作物生产及畜牧业发展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为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脆弱地区的扶贫开发,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应建立在充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绿色路径。本研究基于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基本条件,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性地构建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绿色发展路径,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贫困地区在旅游业发展背景下,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道路。旅游业发展背景下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体现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更多内容。理清贫困地区在旅游业发展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推行旅游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们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研究后扶贫时代贵州地区扶贫发展模式,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贵州地区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畜牧业的发展是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步。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国家重要的发展基地。因此,本文将以中部6省贫困地区畜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中部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发展畜牧业面临的困难,从地理问题、人员、资金和管理水平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畜牧业提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对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投入不足是当前困扰贫困地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难、提质增效慢的一个突出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