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桦种子无菌萌发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桦(Betula holophila)种子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GA、6-BA、IBA和NAA对种子萌发、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盐桦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最适培养方法为GA(2.0mg/L)溶液浸泡盐桦种子12h再转至MS_0培养基培养;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2mg/L;生根最适培养基1/2MS+IBA0.3mg/L;在此体系中分化率可达100%,增殖系数达5.2,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2.
以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6-BA、IBA、NAA)对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风箱树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最适培养基为MS0;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mg/L+IBA 0.2m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0;诱导率可达73.3%,增殖系数可达3.55,生根率89.47%,移栽成活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冬青苗木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别山冬青带腋芽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大别山冬青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择、芽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技术.结果表明:大别山冬青的最适外植体来自1年生扦插苗的腋芽.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大别山冬青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mg/L+KT0.05 mg/L+NAA 0.05 mg/L+GA 30.1 mg/L,腋芽萌发速度快,萌发率高;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g/L+NAA 0.02 mg/L+GA 30.3 mg/L,增殖系数达5.78;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4mg/L IBA.  相似文献   

4.
金红茵芋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完善的金红茵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以MS+0.2 mg/L ZT+0.04 mg/L IBA+5.0 mg/L GA3较为适宜,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85%;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1.0 mg/L ZT+0.5 mg/L KT+0.1 mg/L IBA,培养30 d后,增殖率达3.6,试管苗高度达2.0 cm;生根培养基以1/2MS+1.0 mg/L IBA效果为最佳,生根率达90%;适时移栽入泥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体积比为6∶2∶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印楝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 ,外植体采用次氯酸钠预处理 ,用 0 1%的HgCl2 浸泡消毒 ,共设6 6个处理 ,3次重复 ,分 3次试验。结果表明 ,芽增殖培养基最佳组合为MS +6 -BA 7 0mg/L +IAA 0 0 1mg/L+ZT 0 1mg/L ,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NAA 0 5mg/L ,能有效促进芽生根 ,且移栽成活率可达 80 %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平榛外植体不同取材时期和外植体种类对初代培养的影响及增殖培养阶段不同激素对增殖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种类与取材时间是平榛离体培养的关键,最佳外植体为休眠过后室内萌发的嫩梢顶芽,其污染率低,萌芽率可达83.33%;适宜平榛离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芽分化阶段较好的培养基为DKW+TDZ 1.0mg/L+IBA 0.01mg/L+GA0.2mg/L;继代增殖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TDZ和生长素IBA的组合最有利于芽的增殖生长,其最适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增殖倍数为3.2.  相似文献   

7.
以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培养基配方的设计,结果表明:腋芽萌发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4 mg/L+NAA 0.1 mg/L,腋芽诱导率可达96%以上;生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大量元素)+1/4MS(铁盐)+IBA 1.00 mg/L+NAA 0.02 mg/L,生根率达95%左右。成功建立了夹竹桃的微体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紫叶风箱果组培外植体选择、灭菌、启动分化、初代、继代、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筛选研究,以期建立紫叶风箱果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以春季幼嫩茎尖为宜,取材的最适季节3-5月(温室环境),消毒灭菌的最适方法为0.1%HgCl_2与2%NaClO1:1混合液体浸泡8 min;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2 mg/L+GA_30.5 mg/L+IBA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2 mg/L+GA_3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 mg/L+NAA3.0 mg/L+IAA0.5 mg/L。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蓖麻的离体培养体系,以其无菌发芽的种子苗为材料,切取其根、茎、叶及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诱导途径中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及腋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种皮后消毒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萌发所需时间最短,染菌率也低;筛选出种子萌发适宜培养基为MS 0;(2)器官发生型诱导途径中,诱导愈伤组织最适的培养基为MS+2,4-D 2 mg/L+6-BA 1 mg/L,其中以茎为外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90%,但愈伤组织的分化较困难;(3)器官型诱导途径中,叶基、叶脉处能直接诱导不定芽,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1 mg/L;(4)顶芽诱导腋芽增殖的效果最佳(51个芽/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 mg/L+TDZ 1 mg/L;(5)生根最适培养基为位1/2 MS+NAA 0.5 mg/L+IAA 0.5 mg/L。  相似文献   

10.
为给菲油果离体快繁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以当年生菲油果嫩枝和无菌种子发芽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在启动、增殖、生根等培养阶段以MS或1/2 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试验,筛选了适用于离体快繁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无菌种子发芽的带芽茎段较容易离体快繁,且其增殖指数高达2.3;最适的启动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5 mg/L,增殖壮苗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2 mg/L+IBA 0.2 mg/L,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IBA 0.5 mg/L。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求药用百合离体培养的最佳配方,大幅提高其繁殖系数,利用药用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对百合鳞茎的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性技术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鳞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鳞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6 mg/L和MS+6-BA 0.2 mg/L+2,4-D 0.4 mg/L;幼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  相似文献   

12.
以金冠白蜡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使用消毒剂0.1%HgCl2+吐温消毒3min为最佳外植体消毒处理,存活率可达88.3%;启动培养基采用MS+6-BA 1.0mg/L+IBA 0.2mg/L为宜;继代增殖培养选择MS+6-BA 2.0mg/L+KT 1.0mg/L+IBA 0.5mg/L的培养基,其增殖系数为4.617;生根培养以1/4MS+IBA 1.0mg/L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生根率达75%。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刺楸组织培养体系,选取刺楸成熟胚、休眠芽及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不同消毒时长、培养基种类及激素浓度对刺楸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刺楸种子为胚乳性种子,因此选用刺楸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无论采用何种消毒方式均未获得成功;而休眠芽及幼嫩茎段分别使用0.1%的Hg Cl2消毒12、10 min时灭菌效果最佳;在对休眠芽和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时筛选出1/2MS+6-BA2.0 mg/L+NAA0.1 mg/L为最适培养基及激素组合,腋芽萌发率可以达到66.7%和88.5%;生根培养时1/2MS+NAA0.1 mg/L+20 g/L蔗糖为最适培养基;移栽后1周,生长正常,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金丝吊蝴蝶离体快繁再生体系,以金丝吊蝴蝶带顶芽或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探讨外植体类型、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种类和不同激素浓度对腋芽萌发、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初取未木质化的萌发茎段诱导萌发率高、消毒效果好、污染率低;腋芽离体萌发和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组合为:MS+6-BA2.0mg·L^-1+NAA0.2mg·L^-1,增殖系数为2。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1生根效果较好。移栽5d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经预备试验可知,兴安杜鹃的根、茎、叶为外植体,根段更易产生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根段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4MS+ZT 0.5 mg/L+IBA 0.2 mg/L+NAA 0.02 mg/L培养基,其诱导率为73.33%。  相似文献   

16.
以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Lavandula pinnata L.)无菌苗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6-BA、NAA、IBA的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其芽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蔗糖,萌发率为92%;诱导芽苗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1 mg/L,增殖系数为5.4;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生根率为94.5%。  相似文献   

17.
以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优生香樟树新萌发出的嫩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以1%次氯酸钠6min+0.1%升汞7min消毒时间较为佳;改良MS+6-BA1.0mg/L+IBA0.1mg/L是茎段诱导最合适的培养基;改良MS+6-BA1.2mg/L+IBA0.1mg/L+VC1.0mg/L+PVP1.0mg/L是理想的增殖培养基;在改良WPM+IBA0.5mg/L+NAA0.5mg/L+VC1.0mg/L+PVP1.0mg/L+活性炭0.1mg/L中生根培养20d后,单芽95%生根,移栽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18.
风信子鳞片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信子摇滚为试材,选用不同类型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诱导,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其诱导率不同,诱导率从高到低的外植体依次为:带基盘双鳞片>带基盘单鳞片>不带基盘单鳞片>鳞片上半部.影响鳞片分化的条件依次为:BA>IBA>基本培养基,最适诱导激素为BA1.5mg/L,IBA 0.2mg/L,基本培养基以B5和MS略好于White.  相似文献   

19.
香樟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选优香樟新萌发出的嫩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香樟的启动培养基以改良MS+6-BA1.2mg/L+NAA0.2mg/L较为适宜。继代培养以改良MS+6-BA 0.8mg/L+KT0.3mg/L+IBA 0.2mg/L较好。生根培养基1/3MS+IBA0.35mg/L+NAA0.2 mg/L+Ac0.2g/L,生根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新高梨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离体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新高梨离体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6-BA0.5mg/L+IBA0.2mg/L+GA30.5mg/L,在此培养基上平均增值系数达到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