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庭茂 《新疆农机化》2010,(5):44-45,47
<正>1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途径1.1制约我国玉米机收的因素(1)收获工艺。目前,我国玉米的收获采用摘穗→剥皮→秸秆粉碎还田,这个工艺是模拟人工收获和分段收获,存在着众多弊端。板式摘穗的弊端是收获前期断茎秆较多;辊式摘穗则是收获后期啃穗。剥皮机处理断茎秆能力差,收获早期易壅堵,后期啃穗多,这种传统的收获方式影响玉米收获机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中国玉米种植模式、收获工艺及收获装备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以及中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历程和主要机型.阐述摘穗、剥皮及茎秆处理等通用技术与装置的特点,以及中国在不分行玉米收获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分析了当前制约中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外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各玉米产区种植与收获特点,指出了中国应在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本地区的玉米联合收获装备.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从我国种植玉米的地域,种植面积以及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玉米收获机的潜在市场和潜在效益;通过对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因素和生产企业发展动向的讨论,米展望新世纪玉米收获机械化市场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现状,阐述了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对策,探讨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各地动态     
9月15日,河津市委、市政府在黄村农业项目区召开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及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农机管理员以及市直涉农单位负责人、农机专业户和邻近农民300人参加了会议。在现场首先由3种型号的5台玉米收获机进行了收获演示。农机局米正群局长介绍了河津农机局大力推广玉米收获机械的情况:近年来河津市农机局很重视推广玉米收获技术,经农机局组织推广,2005年又新购置了5台玉米收获机,并对2台小麦收获机进行了改制,可收获玉米。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机械收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玉米收获机处理秸秆现状,以及未来畜牧业和能源的发展趋势,得出玉米机械收获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玉米收获机械不具备整秆收获功能的结论。最后指出,要实现玉米机械收获,还需因地制宜、分阶段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指出了山西省太谷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和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生产现状,对太谷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0引言目前,小麦和水稻从整地、种植、收获上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玉米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上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玉米收获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还比较低。由于小麦、水稻跨区收获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农民已尝到了使用机械化增收的甜头,其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仍较低,技术不成熟.为此,分析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介绍了目前玉米收获机械的机型和特点,指出了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一度的秋收又开始了,正当我国大多数地区玉米产地机械化收获还处于很低水平的时候,山东省诸城市已率先实现了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目前,该市玉米免耕播种机械保有量达5700多台,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达1250台,玉米机械化直播实现了全覆盖,预计今年将完成玉米机  相似文献   

11.
玉米收获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收获机械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收获效果和工作效率。由于玉米果穗的结构特性,玉米收获过程中收获方式不当,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关键装置的结构有较高要求。对玉米收获机械关键装置的研究一直是玉米收获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对玉米摘穗机、脱粒机和籽粒收获机的关键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优缺点进行简述,并讨论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涉及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农业机械、粮食收购和烘干等相关的环节和部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各环节、部门和研究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该文针对伊犁河谷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系统中各相关环节、部门和研究人员的系统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其紧密配合和协同发展,为更好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提供保障,加速当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逐年增加,粮食安全有较大隐患的问题,我国启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以“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对农业机械提出提升通过性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总体要求,在播种方面发展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播种分控技术、玉米大排量施肥技术、秸秆防堵技术、均匀接行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发展双喷雾系统分带定向施药技术、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防飘移喷雾技术;在收获方面发展密植玉米低损摘穗技术、玉米低损低破碎脱粒技术、大豆低损割台技术、大豆低破碎柔性脱粒技术、大豆高效清选技术、大豆低破碎籽粒输送技术、大豆机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现阶段需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进一步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特点与作业机具特性,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加强创新机具研发,提高机具对种植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小型玉米收获机在丘陵地带工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侧翻和爬坡。针对此问题,对丘陵山区玉米收获机械整机的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整机作业关键模型参数的调整,基于ADMAS软件建立虚拟仿真环境,并对G型玉米收获机在不同坡度上的侧翻、爬坡性能进行了虚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15°坡度是G型玉米收获机发生侧翻的临界值,且其最大爬坡能力为5°坡度,旨在为以后小型玉米收获机械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榆树市的自然环境和玉米机械化发展的现状的阐述,对于加快发展玉米机械收获提出了重要建议,为快速发展玉米机械收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玉米籽粒直收是我国玉米收获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降低玉米籽粒直收中籽粒破碎率,采用与沃得农业机械机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玉米稻麦联合收获机,对江苏省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籽粒直收试验,并对玉米籽粒及穗轴破损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直收中籽粒破损形态主要为破碎籽粒、缺损籽粒及裂纹籽粒等,缺损籽粒中绝大多数为冠部缺损,有少数胚部缺损裂纹籽粒,各部位中冠部存在裂纹的比例最高,有胚的腹面存在裂纹的比例高于没有胚的背面,籽粒产生纵向裂纹大于产生横向裂纹的比例;玉米穗轴破损形态复杂,长度以2~6cm为主,断面比以1/4和1/2为主,穗轴小端完整度最大。该研究可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收获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分析鞍山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并指出今后鞍山市玉米收获机械研发的技术方向与重点机型,为促进鞍山市玉米收获机械化乃至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以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同步分带喷杆喷雾机、大豆玉米一体化收获机等同步作业专用机具,以及高地隙玉米收获机、小型窄幅收获机等分步适用机具为研究对象,根据近年来研制试验和推广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各类专用机具的技术特点、研发生产、试验验证、推广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当前专用机具发展现状,从提高作业效益、作业质量、适应性、关键结构等方面明确机具研发趋势,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化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围绕机具改进熟化与推广应用,从同播同熟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鉴定评价方法制定、适用机具机型遴选、试验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模式凝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出发,对玉米收获机进行了整理分类,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分析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及与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水平之间的差距,并简单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摘穗方式。最后,并对国内玉米收获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数字孪生是一种实现虚实融合的先进理念,能够解决农业装备全生命周期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农业装备数字孪生尚处起步阶段,缺乏实用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为此,基于数字孪生和农业装备的特点,融合五维模型和移动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一种云-雾-边-端协同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与运行机制。以籽粒直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对象,针对脱粒过程中籽粒破碎率高的问题,开发大型联合收获机的数字孪生原型系统,实现模型预测、模型更新、实时监测和优化决策等功能,并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数字孪生系统有效提高了虚拟模型的适应能力,使虚拟模型保持良好的预测效果;基于数字孪生的决策优化方法有效降低了籽粒破碎率,相较于手动收获模式,籽粒破碎率平均值降低24.24%;相较于反馈控制模式,籽粒破碎率平均值降低15.78%,说明原型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玉米籽粒收获质量,所提出的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