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质超前预报为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地质灾害预报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地面地质调查法、地质雷达、TSP三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手段,基于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和建立综合地质预报方法,旨在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更加有效和科学的预报方法和分析方法,为隧道围岩分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总结图像波的识别方法,以地质雷达在缙云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能够准确地指导隧道施工,最后对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进行展望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洪福高瓦斯隧道成功穿越煤系地层的建设经验为例,通过分析整理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实施的超前地质预报,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对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从地质特征、施工技术措施、超前地质预报、监控测量、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特长隧道砂质板岩水平岩层的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盆边坡1:1.7坡比,开挖高度28.91 m,坡长57.02 m。库盆长缓边坡采用分台阶法爆破开挖施工,为确保长缓边坡施工质量,边线采用预裂爆破。因开挖坡长较长且为一坡到底,中间无平台(或马道),边坡预裂孔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性超挖(架钻、钻孔操作空间)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及地质状况,分析开挖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开挖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某隧道工程进口坍塌段施工为例,介绍了隧道工程坍塌段的大管棚结合超前预注浆法方案设计与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高密度电法对不同物性的地质体分辨能力较强,是探测异常地质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广州某盐矿采空区发生震动、开裂、下沉等地质灾害,运用高密度电法对盐矿采空区浅部(地表以下100 m)进行了探测,共布置导线12条,通过分析电阻率断面图,发现低阻异常区19处,因卤水是良导体,其电阻率极低,推断低阻异常区可能是深部卤水通过构造、裂隙运移至浅部形成的含卤水带(或构造带)。可见,高密度电法可为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提供有效地地球物理依据,应广泛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完整岩层的电阻率相对较高,但当其中一部分出现断裂、构造缝隙等情况时,其电阻率就会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岩石物质的含水量会直接影响其电阻率,而大定源瞬变电磁法利用地质体和围岩存在的电性差异,为探测含水岩层分布、导含水构造以及采区域积水提供了物理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金牛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调蓄池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结果表明:金牛湖调蓄池为全埋地下调蓄池,调蓄池基坑支护深度为7.3~10.0 m,基坑围护周长约为296 m,围护面积为4935 m~2。基坑支护全面采用钢管桩+高压旋喷桩+砼剪力墙+锚杆的支护方式。降排水采用降水井结合超前集水坑明排方式。基坑支护方案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在经济上节省了施工建设成本,得到各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孤石埋藏分布随机、形状大小各异,同时与周围地层形成软硬不均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遇到孤石时,易造成刀具磨损严重、地层扰动加剧、掘进速度较慢等问题,增加掘进施工风险.结合深圳地铁10号线1011-4B标坂贝区间盾构施工实例,分析孤石对盾构施工造成的危害,提出探测方式,且根据孤石位置地质条件及地面环境,制定处理方案,降低施工风...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森林火险等级的定性化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云南省气象站点样本与空间位置及相关地形地貌因子数据,借助GIS空间建模功能,结合云南省特有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表温度场、湿度场遥感数据以及风速、蒸发量空间模拟数据的火险等级预报新方法。并以云南省4月的地表温度与湿度分析模型得到的测报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对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进行化预报,数据与云南省4月多年预报的趋势相吻合。可较好地实现森林火险等级的定量化预报。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结合各种火灾信息探测方法的特点,运用AHP法构建了贮木场最佳火灾探测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楞堆燃烧阴燃阶段和燃烧蔓延阶段是最佳火灾探测时期;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楞堆阴燃阶段,抗干扰性在火灾探测方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燃烧蔓延阶段,由于释放大量的热,耐热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贮木场火灾探测,及时性指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所有火灾探测方法中,复合式火灾探测方法是最佳火灾探测方法,其次为感烟探测法,再次为感温探测法和气体探测法。  相似文献   

13.
防治水工作是煤矿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的危害性仅次于煤矿瓦斯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文章以某矿为例,对该矿井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了分析,采取了超前探测、施工导水眼、完善排水管道等方法对水害进行了整体防治,避免水淹综采面的出现,实现了综采面的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联合剖面法和视电阻率测深法等综合探测方法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结合应用,并在勘查结果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地质异常特征推断分析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地质勘查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非降水开挖方式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共同作用,详细分析隧道周边地层和超前预支护加固区的主要土体特性对地表沉降及隧道结构体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非降水开挖时,地表沉降、隧道拱顶下沉、隧道底部位移随着渗透系数比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速率也随之渗透系数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超前预支护加固区渗漏部位的渗透系数比的增大,隧道顶部区域加固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两侧加固、底部加固和全部区域加固引起的地表沉降接近;地下水位变化时,超前预支护加固区周边地表沉降随着下渗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速率也随着下渗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此结论对富水地区采用非降水开挖隧道时的地表沉降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改进超前预支护和隧道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16.
酸刺沟隧道出口水平旋喷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水平旋喷桩在隧道软弱围岩中施工工艺及加固效果的应用。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隧道出口施工时,经现场核实均与设计图纸相符,泥岩与粘性土经地下水长期浸泡饱和后形成稳定性极差的软塑-流塑状地层,即形成泥岩与粘土的互化层,隧道在开挖施工中极易滑坍。为解决通过这种隧道地质的施工方法,保证隧道永久质量和施工中的安全,采取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着重考虑隧道超前预加固,通过对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大管棚、深孔注浆、水平旋喷桩、水平搅拌桩和水平固结等方案比选,决定采取水平旋喷桩施工技术,主要研究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如何应用水平旋喷桩,初步拟选桩直径、桩长、外插角和循环距离等技术参数,通过现场施工,顺利通过该隧道软弱围岩段,在该隧道软弱围岩段成功地应用了水平旋喷桩,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和杆塔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金权 《森林工程》2002,18(3):12-13
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是线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线路建设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和施工维护。本文就如何进行正确的线路路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同时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山区的特点,提出了如何进行适当的电力线路的杆塔定位的方法,从而提高线路建设的经济性和运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公格尔水电站引水隧洞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本工程中采取恰当的超前支护方式及开挖方法,使得洞挖施工顺利进行,为本工程的进度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一、大穴整地客土回填 片麻岩山地地表植被少,土层薄,浅山区宜采用大穴深坑整地,标准为鱼鳞坑100cm×80cm×80cm,水平沟宽2m、深80cm,水平沟或坑整好后回填坡面表层土及地表杂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论述了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方案、施工要求、施工设备及顺序。并提出强夯前应对强夯提出设计技术要求,强夯后应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