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辽宁省大豆种植的面积与产量、气候条件、主要种植区域等基本情况,指出目前辽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辽宁大豆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大豆消费情况,对今后5~10a辽宁大豆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豆机械化生产水平关乎我国大豆业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我国大豆种植情况、大豆机械化生产情况及技术装备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我国北方、黄淮海及南方大豆产区在大豆耕整地、播种、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动态、技术特点及机具装备,分析我国大豆主产区在大豆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针对北方大豆产区依赖进口机具、黄淮海大豆产区机收效果不理想、南方产区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等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大国产大型农机具研发、完善黄淮海地区技术规程和优化种收机具性能、农机农艺结合缓解南方大豆机收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富锦市一直以来就是国家高油大豆产区,有“中国大豆之乡”之美誉,大豆产业一直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随着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下降,大豆种植面积逐渐下滑,到2013年面积达到最低点。本文主要针对富锦大豆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辽宁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辽宁主要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在辽宁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多年来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践经验,总结促进玉米生产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情况,以期为农户种植玉米实现高产、增加收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辽宁地区进行2 a的"3414"田间试验,以初步掌握辽宁地区大豆的土壤养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种植大豆的土壤肥力基本属于中等水平;全省大豆推荐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2.33 ks/667 ㎡、P2O52.42 ks/667 ㎡,K2O4.04 ks/667 ㎡,最高产量为181.27 ks/667 ㎡;以"对数"类型获得相对产量与对应土壤养分测试值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别取相对产量50%、75%、85%和95%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得出全省大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对平凉市大豆玉米及其机械化生产特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种植效益低、气候和市场影响大、机械化技术不成熟等制约平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优选适宜的种植方式、加强农机农艺与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优势、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四个方面深入探析,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力,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基本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是粮食生产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在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概念、含义及原理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的核心技术,以及合理选地、选择种植带型和田间管理的必要技术要点,并基于2021年内蒙古实际试点情况,指出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存在农户对种植技术认知不足、技术应用具有挑战性,节水灌溉、专业机械设备和金融支持政策还未跟上,并提出下一步应加强农技指导和宣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高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泗水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农机技术,可以实现大豆和玉米产能提升。通过数据分析,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主要的问题是配套机具较少,生产装备数量不足。这导致整体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较差。因此,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核心,通过“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实现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面机械化。通过配以遥感技术、自主导航技术、电子信息传感技术等,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水平,为我国其他省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针对句容市大豆玉米的生产特点和农机配备情况,严格按照“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和机械,规范播种,保证行距、株距、播深和施肥量,便于机械收获的原则,设置带型密度。通过集成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并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套,改变传统大豆种植方式的一项综合生产和实用的农业技术,可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介绍了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