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用膨化法生产饲料 俄罗斯用膨化法将基本上是木质纤维的废木材、茎秆等生产成饲料。其工艺是:将木质纤维置于反应器中,使之保持250℃和30~40个大气压,经过8分钟后,再进行瞬间泄压膨化,使反应器中的木质纤维喷射到收集器中,结果木质纤维成了象泥炭一样的褐色物质。最后进行自动水解,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几乎全部被分解并溶于有机溶液中,成为易被牲畜吸收的饲料。  相似文献   

2.
国外开发的几种饲料生产新技术膨化法生产饲料俄罗斯用膨化法将基本上是木质纤维的废木材、茎杆等生产成饲料。其工艺是:将木质纤维置于反应器中,使之保持250℃和30~40个大气压,经过8分钟后,再进行瞬间泄压膨化,使反应器中的木质纤维喷射到收集器中,结果木...  相似文献   

3.
1用废木材生产饲料俄罗斯的科研人员用膨化法将废木材加工成饲料,办法是将废木材置于反应器中,使之在 250℃高温和 30~ 40个大气压条件下处理 8min。待废木材变成木质纤维后,再进行瞬间泄压膨化,使反应器中的木质纤维喷射到收集器中,这时木质纤维就变成了褐色物质。然后进行自动水解,使半纤维素、纤维素被分解并溶于有机溶液中,成为易被牲畜吸收的饲料。整个过程可实现无废料生产。 2用牛骨作饲料添加剂日本的科研人员用自热热风发生炉,使牛骨在高温下燃烧成灰,将骨灰中的硫酸钙、氯化钾等化合物完全除去,便得到高纯度、表面积大…  相似文献   

4.
国外饲料开发新技术1.用膨化法生产饲料俄罗斯采用膨化法将基本上是木质纤维的废木材、茎秆等生产饲料。方法是先将木质纤维置于反应器中,加温至250℃和30~40个大气压,经8分钟后进行瞬间泄压膨化,使反应器中的木质纤维喷射至收集器,经自动水解后成为畜禽饲...  相似文献   

5.
用彭化法生产饲料 俄罗斯用膨化法将基本上是木质纤维的废木材、茎杆等生产成饲料。其工艺是:将木质纤维置于反应器中,使之保持250℃和3~4MPa,经过8min后,进行瞬间泄压膨化,使反应器中的木质纤维喷射到收集器中,结果木质纤维成了象泥炭一样的褐色物质。最后进行自动水解,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几乎全部被分解并溶于有机溶液中,成为易被吸收的饲料。整个过程可实现无废料生产。 用细菌将秸秆转化成优质饲料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研究成功一种可将作物秸秆(如麦秸、稻草和甘蔗渣等)经细菌发酵后转化成为优质饲料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是从200余种细菌中,经培养筛选出既可固定空气中的氮,又能利用作物秸秆的纤维作为唯一碳源的菌种,将其接种在秸秆上进行培养,可使秸秆经发酵后所含的蛋白质比原来提高3~4倍,并含脂肪和大量热值,不仅可作家畜饲料,而且可喂龙虾。喂龙虾16周后,比喂普通饲料增重50%。 从青饲料中榨取液体饲料   英国一位农场主发明了一种用青饲料液汁制成液体饲料的新方法。榨取青饲料液汁放进大型贮槽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用来喂养牲畜,每头奶牛饮用13.5L这种略带甜味的液体饲料,就足以产出2L的牛奶。 用牛骨作饲料添加剂   日本一家公司以牛骨为主要原料,用特殊方法烧成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牛骨灰,作为饲料添加剂。其方法是用自然热风发生炉,使牛骨在高温下燃烧,煅去灰,并把骨灰中的硫酸钙、氯化钾之类化合物完全除去,得到高纯度、表面积大、多孔质的牛骨灰,含钙、钾、钠、磷等,有活化细胞生理作用。添加猪饲料中,具有抗病、促进生长等效果,可使猪的生长速度加快10%。 用蔗渣配制虾饲料   美国夏威夷的农业科学家利用蔗渣配制成一种可与300~400美元/t的进口饲料相比美的虾饲料。其配制方法:将榨糖后剩下的蔗渣进行粉碎,拌入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最后压制成细颗粒烘干,每t成本仅100美元左右。用这种虾饲料喂养幼虾,生长速度很快。虾苗不仅可从饲料本身吸取营养,还可从寄生在饲料中的微生物身上获得营养,尤其适合小规模养虾场使用。 用甲醇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科威特气候干旱,饲料缺乏,所需饲料全部依赖进口。为此,科威特科学研究所用甲醇为原料,生产出单细胞蛋白饲料。其工艺是:用浓度为15g/L的甲醇,在pH值为6.8和温度38℃的恒化器的条件下,用三种菌种进行1500L发酵罐发酵培养,最后即得到单细胞蛋白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9%~62%,多糖低于5%,不仅可喂鸡,还可取代牛奶、羊奶喂小牛、羊羔。 从豆腐黄浆水中回收蛋白饲料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生产豆腐时的废液黄浆水中,回收出蛋白饲料,其中含有60%的固体蛋白,所含氨基酸和苏氨酸均比豆腐高。动物消化吸收率、蛋白利用率和生物价分别为86%、44.5%和51.7%,与豆腐的这3项指标94%、60.7%和64.5%相比,差距不大。 (木子摘译自俄文报刊)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粗略统计,每年约产农作物秸秆5.7亿吨,但植物秸秆因其茎细胞壁中含有木质纤维素而很难作为工业原料及饲料。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寻找降解植物秸杆木质纤维素的最佳途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将秸杆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如辐射、蒸汽爆破、膨化、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压缩膨化饲料是经高温灭菌,热化膨化,冷却压缩等工艺生产而成,具有密度大,糖分高,含水量小,易贮藏和运输等特点。加热膨化后的玉米秸秆饲料具有糊香味,可明显提高适口性、采食量和消化率,四平市种牛冷冻精液站对10头种公牛进行三个月的饲喂试验,并对其精液产量和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素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由于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 一、氨化饲料的制作 1.氨化原料  相似文献   

9.
由于利用率很低,但资源丰富的秸秆类进行化学的(酸、硷、氨)、生物学的(白色腐朽菌、青贮、发酵)和物理的(粉碎、细磨、γ射线照射)处理后的消化率提高不大,成本高,需处理废液,处理时间长等原因而难以推广。最近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大型研究项目中生物量转化规划中,以高温、高压进行蒸煮和膨化,方法简单,消化率提高明显,受到了关注。本文是介绍蒸煮和膨化处理,使木质类资源饲料化的研究结果。木材的成分及可消化性木材成分中纤维素约占50%,半纤维为15~25%,木质素为15~35%,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甚少。阔叶树与针叶树相比,含半纤维  相似文献   

10.
瘤胃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价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的第一个腔室,各种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相互作用将木质纤维素植物生物降解为易于代谢的化合物。瘤胃也是目前自然界公认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和利用的天然反应器,其真菌和细菌可分泌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用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因此,本研究在瘤胃内木质纤维降解的微生物及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为乙醇、生物化学(有机酸)及沼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瘤胃微生物和瘤胃酶在木质纤维素价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木质纤维素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消化和利用率低,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据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分析秸秆预处理必要性,并阐述了秸秆饲料化预处理的方法及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以促进新能源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及秸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比利时畜牧工作者研究出一种用小麦秸秆制牛饲料的技术。麦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牛饲料的养分组成部分。但由于麦秆中的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成络化物,影响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消化性,因而不直直接用作牛饲料。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如将麦秆进行真菌发酵,可使大量的木质素被分解。于是他们以麦秆为原料,并补充葡萄糖之类其它营养物质,用来进行食用菌培养。这样,不仅培养出了高级真菌,而且麦拜中的木质素含量减少了一半,从而大大提高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消化率,成了一种较好的牛饲料。用麦秆制牛饲料@李兵  相似文献   

13.
氨化处理对秸秆理化特性和组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秸秆氨化的原理1 1 碱化作用 秸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但绝大部分是细胞壁构成成分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 ,木质素和角质等不能消化 ,它们坚固地镶嵌在纤维素中 ,并且紧密相连 ,形成木质化和结晶化 ,妨碍动物消化分解。碱类物质中氢氧根能使饲料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 ,导致纤维分子膨胀 ,而且能溶解半纤维素 ,皂化糖醛酸和乙酸的酯键 ,中和游离的糖醛酸 ,削弱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使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更易利用。因此 ,通过碱化作用能使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部分分解 ,打断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  相似文献   

14.
《江西饲料》2001,(6):37
德国一家公司研究出一种饲料先膨化后制粒的新工艺,即使用膨化机先将饲料原料进行膨化,然后再用颗粒机制成颗粒饲料。生产能力最大为 35t/h。 该工艺的生产过程是:先将粉状原料送入膨化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内将原料膨化成不规则的块状物。已膨化的物料再输入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 使用这种工艺能杀死动物性饲料中的沙门氏菌,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 (李兵译自俄《畜牧业》 2001年 9期 )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作物秸秆生产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饲料化有助于缓解我国畜牧业饲料原料不足和秸秆类废弃物污染问题。秸秆中纤维素含量约为30%~40%,致使动物对秸秆消化速率减慢,成为秸秆饲料化的难点。动物瘤胃中分离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其采用不同于游离纤维素酶降解机制和纤维小体降解机制的第三种纤维素降解机制。文章综述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在秸秆饲料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杜红 《饲料研究》2022,(2):154-157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释放游离纤维素,提高饲用价值.文章综述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机理、发酵方式,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膨化技术在国内饲料加工业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国内对秸秆膨化研究仍很薄弱。本文综合近些年秸秆膨化研究成果,对秸秆膨化技术进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膨化秸秆营养成分的变化,秸秆膨化饲料的饲养效果以及优越性等。  相似文献   

18.
<正> 斯代克工艺是加拿大斯代克工艺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生产纤维饲料的新工艺。该工艺是把各种农林植物的废弃物如稻杆、蔗渣、树枝、树皮、锯末、刨花等原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置于高压蒸汽中,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其连续进行蒸气裂解,以破坏“木质素—纤维素”的结构,并将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出来,便于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斯代克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用任何化学物质来完成上述反应的先进工艺。用该工艺生产的饲料产品有:以农作物稻杆为原料的PRO—CTEM饲料,以蔗渣为原料的PRO—CANE饲料,以木质碎块(片)为原料的PRO—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玉米秸秆粗饲料的加工新方法 -玉米秸秆膨化微贮技术。主要对基本工作原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实践表明,该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切实可行的秸秆饲料化实用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饲料先膨化后制粒的新工艺 德国一家公司研究出一种饲料先膨化后制粒的新工艺,即使用膨化机先将饲料原料进行膨化,然后再用颗粒机制成颗粒饲料。生产能力最大为每小时35吨。 该工艺的生产过程是:先将粉状原料送入膨化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内将原料膨化成不规则的块状物。已膨化的物料再输入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