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苎麻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是我国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保护和利用好特色经济作物资源,是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要总结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栽培种和野生种)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利用研究的特点、分歧与问题,明确提出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重点任务及加强苎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优异种质的筛选是苎麻种质多功能开发与创新利用的前提。本文以国家苎麻种质圃数据库中1400多份种质的鉴定数据为基础,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对《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规程-苎麻》中苎麻优异种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为优良种质数量控制在验证种质的23%以内,确实优秀非普遍性,特异种质表现珍稀仅占整个验证种质的6%左右。研究结果说明《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规程-苎麻》中优异苎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性状和指标范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它在优异苎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黄麻长果种和国果种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广,品种资源丰富。建国前麻类专家卢浩然和资汉儒分别于原南京麻种场和广西沙塘农事试验站进行黄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建国后黄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充实丰富,作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工作。从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鉴定入手,逐步向深入评价和充分利用方面转变,进而为有种和生产提供各具特色的优异种质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促进了我国的黄麻育种和生产的发展。现将我国黄麻种质资源的研究成就、进展概述如下:1黄麻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鉴定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主持与有…  相似文献   

5.
苎麻起源于我国,种植范围辽阔,品种类型丰富,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对苎麻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评选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材料供生产或育种应用,对发展我国苎麻生产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起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本所对搜集的数百份品种资源从植物形态学、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现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苎麻属野生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属野生种资源是中国苎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当前推广品种所缺少或没有的优质基因,是研究和改良苎麻物种不可缺少的物种基础.由于各种原因———其中主要是人为原因,野生苎麻正面临严重的衰退、丢失、甚至灭绝.本文介绍了苎麻属野生种的搜集、保存和分布情况.对野生苎麻种质资源保护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评价和鉴定苎麻种质富集镉的特性,筛选出优异的高或低镉含量苎麻种质,从而为苎麻镉修复专用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也为苎麻修复镉污染农田提供更多参考.文章对农田镉污染条件下种植的269份苎麻种质资源的各器官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9份苎麻种质资源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单蔸变异系数为20.17%.湘潭鸡骨白单蔸镉含...  相似文献   

8.
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7,(3):52-55
对我国甜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编目、繁种技术、安全保存及种质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颖 《中国麻业》2004,26(5):212-216
本文介绍了我国亚麻生产、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类型、搜集保存、鉴定评价以及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颖 《中国麻业科学》2004,26(5):212-216
本文介绍了我国亚麻生产、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类型、搜集保存、鉴定评价以及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苎麻起源于我国,种植范围辽阔,品种类型丰富,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对苎麻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评选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材料供生产或育种应用,对发展我国苎麻生产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起了积极  相似文献   

12.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甜菜种质资源性状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平 《中国糖料》2010,(3):46-48
通过20多年对中国甜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繁种、编目及入库保存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弄清了目前我国甜菜中期库保存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根据对已经编目入国家种质长期库的1382份甜菜种质资源材料的主要经济性状鉴定试验结果是:中国甜菜种质资源的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均以西北生态区最高,华北生态区次之,东北生态区最低,同时其变异幅度也比较大。由此表明我国甜菜不同生态区保存的甜菜种质资源材料具有相当高的异质性和丰富遗传基础。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甜菜科研及育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冯云  李阮 《中国麻业科学》2008,30(3):171-175
我国是世界上苎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中国入世后,苎麻产业因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而凸现其重要性。本文在把握中国苎麻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的背景下.对苎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与测算;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提升中国苎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甜菜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及安全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1):57-59
通过近20年对甜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繁种、编目及入库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弄清了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保存条件,明确了影响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繁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技术措施,并讨论了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安全保存问题。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甜菜育种和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江西苎麻种质资源概况.并从生产及育种利用两方面阐述了江西苎麻种质资源作用,指出开发利用江西苎麻种质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同时提出开发利用江西苎麻种质资,所面临的六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苎麻种质资源信息分布散乱、难以查询、数据关联性低等问题,文章以高质量的专著为数据源,构建了苎麻种质资源信息知识框架与知识库,并使用Python开发工具结合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苎麻种质资源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苎麻种质资源信息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知识管理、知识查询和知识可视化等功能,可对苎麻种质资源知...  相似文献   

19.
1986—1990年对943份苎麻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花叶病鉴定,鉴定出无病材料有沅江肉麻、青脚麻、黄壳红等29份;占鉴定材料的3.08%;抗病材料有大叶白、青家麻、龙泉青麻等178份,占鉴定材料的18.88%;其中如红皮小麻、玉山麻等一些种质是具有良好农艺性状的抗源材料,可供生产或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大豆产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大豆栽培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为国内外大豆科学工作者所重视。加强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和拓宽利用工作,对促进我国大豆生产和科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南方大豆遗传资源搜集、整理、利用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