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发旺  程彦培  王滨  陈立  郭晓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56-13359,13368
黑龙港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水资源的缺乏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正常的农田灌溉用水,已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纠其原因在于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现状与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不适应。运用GIS技术客观、定量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各县水土资源分布和农业种植结构,提出了该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该地区的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邯郸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明确该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优势及现实可行性。总结了该地区已形成的6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征,指出了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该地区循环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岩溶地区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农业水土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农业水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该地区农业水土环境、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砂姜黑土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阐明该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今后该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对策  相似文献   

5.
潘丽萍  景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13-9414
以甘肃省的河西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区位优势及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实施农业区域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大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23-4325
总结了蒙东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阶段性成果,指出农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泓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14-10015,10042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针对渭河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析了2005年该流域陕西段的水土流失、化肥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禽畜粪便污染、农膜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基本摸清了该地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和污染情况,并提出发展绿色农业是治理该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忻州市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旱地的面积比较大,占总面积的70%以上,这种土壤贫瘠的情况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的发展。虽然近些年该地区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通过对该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旱作农业发展的对策,如调整旱作农业生产结构,抗旱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等措施来提高该地区生产水平。此外,增施有机肥料,平衡性地使用化肥,保证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合理发挥作用,在旱作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这些农业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向农业劳动者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经推广地区所辖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试验,证明所推广的农业技术在该地区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并由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该地区的技术推广证明。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平原中部地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概念、功能、类型和分布范围,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点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为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政府下一步制定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重庆直辖10年后重庆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水平,利用主成分方法剔除多余因子,选择了12个指标对三峡库区的19个区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4类,即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次高、一般、较差区域.用于分类的距离从0.883到42.323,跨度变化很大.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直辖10年来农业发展水平彼此差距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三峡库区中心镇,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周边城镇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品种的筛选、高产高效模式的研究、高产示范及原料生产基地的建立,构建具有库区特色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为三峡库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区域发展的载体,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成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针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的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库区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土地生态安全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但总体上处于不安全阶段,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杨武  陈明君  潘杰  祁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83-10784,10821
[目的]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试验装置研究消落带土壤淹水后土壤-水体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行为及土壤pH值等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三峡水库蓄水时,江水浸泡对消落区土壤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各层(0~10、10~20、20~30cm)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土壤pH值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淹水后,各层土壤的pH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土壤中重金属Zn、Cd、Zn、Cr和Cd均不同程度的溶出而进入江水。[结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后,土壤与水体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一期)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在我国是1项全新的工程项目,对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背景和概况,阐述了其必要性,分析评价了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九大 提出的全面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将防治船舶流动污染摆在了 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本文将以三峡库区为例,从全面了解三峡库区船舶流动污 染现状出发,针对现阶段三峡库区船舶流动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从行政综合治理方面提出治 理对策,推进我国内河流域的治污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三峡库区林分蓄积生长量为研究对象,按库区主要森林类型、起源、密度进行划分,分类型布设标准地305块,采用材积差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生长率。结果表明,不同林分蓄积生长率有所差异,趋势为天然林蓄积生长率高于人工林;马尾松、柏木、栎类、其他阔叶树等林分,低密度时林分蓄积生长率较高;幼树所占比例较大的杉木林分,高密度林分蓄积生长率较高。研究结果为库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以及生态状况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汝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28-11429
介绍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状况,从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产地环境分析出发,指出了万州区无公害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10个芥菜型油菜品种的SSR标记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三峡库区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使用9对SSR引物,对10份来自三峡库区的芥菜型油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47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结论]地理和生态条件是影响三峡库区芥菜型油菜类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畅  黄宇  牟新利  张爱琳  刘舒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87-187,189
以三峡库区渝东北9个区县作为区划单元,选定海拔、年总辐射、太阳辐射小时等7项为指标,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重庆森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