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采种与种子处理黄芪采用种子繁殖。夏秋季当种植2年开花结果的黄芪果成熟下垂,种子变褐色时采收,晒干,脱粒。选择无病虫、籽粒饱满、有褐色光泽的优质种子播种。因黄芪种子具有种皮不透性,存在休眠现象,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2.
薛志秀 《农友》2001,(5):12-12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半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0.1%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0.2%一0.3%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  相似文献   

3.
1.1.1种子消毒。蔬菜有许多病虫害是由种子传播的,因此播种前必须对种子作必要的消毒。一般对国产种子进行消毒,国外进口种子如果有包衣的就不用做种子消毒,可直接播种。(1)药剂浸种:用20%福尔马林(甲醛)100倍液浸泡种子10min,取出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待1h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此法对生菜的枯萎病等具有良好的效果。(2)干热衡温处理:把种子放在70℃恒温的箱内处理4~5h,对种子具有消毒作用,其处理效果良好。(3)热水烫种:利用能保持一定温度的热水,杀死种皮表面的病原菌或虫卵。一般水温为52~55℃,持续烫泡3~5min,消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膜荚黄芪,以根入药,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肌等功效,药用以2~3年生为主.近年来,作为保健品的1年生黄芪深受消费者欢迎,种植效益高. 1.选地与整地.黄芪喜凉爽,耐旱、耐寒,怕热、怕水涝,忌高温.其主根向下垂直生长,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地块种植. 2.种子处理.黄芪种皮坚硬,播种后不易发芽,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浸于50℃的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然后涝出洗净摊放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也可以在种子中加入2倍的河沙进行搓揉,擦伤种皮,促使种子快速发芽.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4~15℃.  相似文献   

5.
<正> 花卉有多种繁殖方法,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撰写本文,供养殖花卉的农户参考。 1 种子繁殖法。一般的花种,如四季海棠,凤仙花等种子,不需任何处理,即可直接播种;而外壳有油蜡的种子,如玉兰等可用草木灰加水成糊状拌入种子才能播。荷花、美人蕉种皮较硬,播前需擦伤种皮,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再播种。榆叶梅的种子,如初春播种,即能发芽。各种种子播种前均需进行发芽试验,检验种子的发芽率,以便确定播种量。对于种皮较厚的木本花卉,春播前一般都要进行催芽,以  相似文献   

6.
日本皂荚又称山皂荚,属落叶乔木,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或造林用。但因其种皮坚硬、致密并具有蜡质,不易透气,对胚有机械约束作用,而使种子不能发芽.处于强迫休眠状态。若不进行种子催芽处理而播种,种子发芽慢且不整齐,故在播种前应行预措。我们针对日本皂荚种子的特点。分别采取了层积催芽、变温催芽、药剂浸种催芽,进行种子催芽播种实验。  相似文献   

7.
蒋泽国 《农家顾问》2009,(11):38-38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吸水、萌动,发芽快、整齐同时能杀死种皮上的病菌.发芽率高.种子健壮生长,有利生产。常用方法有:  相似文献   

8.
1种子处理菠菜种子实为胞果,每个果实内含有种子1粒,种皮为革质,外层可以通气和吸水,而内层为厚壁组织,水分空气不易透入,发芽困难,播种前一般多采用浸种催芽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①用井水浸种约12小时  相似文献   

9.
黄芪种子的种皮透水性差,表现出硬实现象,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播种用种量大,且播种后出苗不整齐,为提高发芽率,黄芪种子需进行播前处理。为了让农民掌握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黄芪种子,结果表明:细沙摩擦种子+温水浸种和木砂纸打磨+温水浸种均可显著提高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且方法简单,取材比较容易,农民易于掌握,因此可在黄芪生产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繁殖方式 1.种子繁殖 由于甘草种子皮质硬而厚,不易出苗,播种前先用碎玻璃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发芽率达可85%左右;或用种子3倍量的湿沙拌匀贮藏1—2个月,也可加速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以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设计了引发(Priming)、包衣(Coating)和渗入3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三期播种,考察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早春低温条件下播种的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有显著的效果,提高田间出苗率最大幅度为7.7%;其中以甘油或丙酮渗入、包衣等方法处理效果较好.根据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易造成种皮损伤的特性,种子包衣技术应用于甜玉米种子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轮叶党参的种子形态及发芽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轮叶党参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芽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轮叶党参的种子是由种皮、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的具翼种子。在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中,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特别是400ppm处理。种子未发芽的原因除种子未完全打破休眠外,用赤霉素处理的未萌发的种子中产生的一种黄色、黄褐色或褐色的物质,可抑制种子的正常发芽。  相似文献   

13.
一般核果类种子必须经过冬季沙藏后第二年才能萌芽。为了加快核果类果树育苗速度,我们以毛樱桃种核为材料,探讨用当年采收的种子随即播种促其萌芽的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当年采收的毛樱桃种核,剥去核壳。试验Ⅰ:自来水浸种12小时,然后进行如下10种处理(每种处理25粒种子):(1)不剥种皮(对照1);(2)剥去种皮(对照2);(3)不剥种皮,用800倍百菌清浸5小时;(4)剥去种皮,800倍百菌清浸6小时;(5)不剥种皮,600ppm高锰酸钾液浸30分钟;(6)剥去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种子处理技术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设计了引发、包衣和渗入3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三期播种,考察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早春低温条件下播种的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有显的效果,提高田间出苗率最大幅度为7.7%;其中以甘油或丙酮渗入、包衣等方法处理效果较好。根据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易造成种皮损伤的特性,种子包衣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5.
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种子颗粒饱满、有光泽、无杂质、无霉斑、正规种子部门生产的优质种子。2种子严格消毒育苗消毒方法主要有:温烫浸种和敌克松拌种。即在播种前将椒种放在57℃的温水中,不停地搅动,待水温降到26℃时停止搅动,浸泡8小时左右。捞出暴晒1小时种皮干燥后待播,或放于  相似文献   

16.
瓜类种子种皮一般较硬,发芽缓慢,播种前需进行处理,促使其发芽快而齐,以做到适时播种。现将瓜类种子发芽的方法介绍如下: 黄瓜。播前种子消毒,以50℃恒温水浸种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冷水到常温再浸种2—5小时,捞起沥干后,放于25—28℃处催芽,经1—2天,胚根初露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7.
戴启洲 《农家致富》2009,(16):37-37
一、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 选无病瓜留种或耐病抗病品种。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也可用新植霉素200&#215;10^-6浸种1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浸种3小时后催芽播种:还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捞出冲洗干净晾后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8.
1.立枯病。该病可危害种子、种芽及幼苗。防治方法:播种前每667平方米(1亩)用1千克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播种前将种子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或用1:10的大蒜汁浸种2小时消毒;发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200倍液浇灌病区。  相似文献   

19.
瓜类种子的种皮一般较。硬、透水性差.发芽缓慢,为促使其发芽快而齐,播种前可根据各种种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种子处理是育苗的关键性技术,目的就是要求出苗达到“快、全、匀、壮”。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精选种子、种子消毒和种子催芽。1精选种子精选方法一般根据种子特性而定,种子小的可进行风选,种子重的可进行水选,种子大的可采用粒选。2种子消毒2.1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在播种前1~2天,将1份40%甲醛原液加水250份,稀释成0.15%的溶液,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15~30分钟,取出后用湿布盖2小时,再用清水洗去残药,摊开阴干即可播种。2.2硫酸铜消毒。用0.3%~1.0%的硫酸铜溶液浸种4~6小时,取出阴干即可播种,可防治幼苗猝倒病(立枯病)。2.3高锰酸钾消毒。用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