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江西饲料》2003,(1):36-36
从安徽省畜牧局获悉,2003年1月1日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将在安徽省全面强制推行,境内家畜必须佩带耳标、建立免疫档案;没有耳标或免疫档案的家畜一律不得屠宰、上市、运输、买卖。按照农业部《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安徽省去年在50个县(市、区)的285个乡镇开展了免疫标识制度试点工作,共订购使用免疫耳标284.7万套,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安徽省现有家畜中,生猪挂标率仅为44.87%,牛、羊则更低,离农业部要求的免疫密度和耳标挂标率100%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更好地监督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2003年1月…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动物防疫,4月1日,许昌市人民市政府发布了《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通告》,这是该市规范动物防疫工作管理的又一重要举措。1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内容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动物免疫证、免疫耳标和免疫档案。免疫耳标号码按邮政编码全国统一编制。对猪、牛、羊免疫实行一畜一标,耳标固定在动物左耳上。动物免疫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刷,签发应注明耳标号码。免疫档案以行政村或饲养场为单位建立,防疫人员具体填写。根据《河南省动物免疫标识实施办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动物免疫…  相似文献   

3.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3):42-42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免疫档案。第三条凡在我国境内对动物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均须建立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对猪、牛、羊佩带免疫耳标。第四条在我国境内从事免疫标识生产、供应、使用,以及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屠宰、加工等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免疫标识管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4.
《湖南畜牧兽医》2002,(6):34-34
从2002年10月1日起,新的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开始实施,湖南各地猪、牛、羊凭农业部新颁发的免疫耳标和检疫合格证明出栏、交易和运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屠宰、运输无免疫耳标的猪、牛、羊。按照农业部的要求,新的免疫标识制度全面接轨国际惯例,由动物免疫耳标、免疫证明、免疫档案三部分组成。实行新的免疫标识制度,可以随时随地追查到疫源和防疫责任,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促进主要畜产品出口,确保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实施动物免疫标识新制度  相似文献   

5.
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包括养殖户保存的动物免疫证和防疫机构保存的免疫记录)。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有效控制重大疫病 ,农业部于2002年7月1日颁布实施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其目的是保护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有效防治动物疫病 ;保护人民健康 ,预防、控制和扑灭人畜共患传染病 ;实现动物防疫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加强了监督、督导职能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提出来供同行探讨。1存在的问题1.1动物免疫标识的样式、大小、形状和颜色不统一。1.2有的免疫耳标正面没有印制耳标编码。耳标编码不统一 ,有的上排6位编码查不出免疫工作所…  相似文献   

7.
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包括养殖户保存的动物免疫证和防疫机构保存的免疫记录)。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动物免疫耳标是指对猪、牛、羊等牲畜实行强制免疫的一种标识,它佩带于动物的耳部。近年来,动物免疫耳标在个别地方的使用中出现了卡标反应,尤其是在羊卡标后,有的感染率达到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管理办法》,从事动物强制免疫的防疫人员,在实施动物免疫时,负责对免疫过的猪、牛、羊佩带免疫耳标。但对佩带耳标的这项工作,经常有基层防疫人员抱怨耳标或耳标钳有质量问题,不便于操作。下面将笔者在防疫过程中对佩带耳标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提供给各位同行及耳标钳生产厂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应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实施《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以来,对动物防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耳标编码混乱不按乡(镇)编码,全县只用一个编码或几个乡(镇)为一个防疫单元进行编码,编码与当地邮政编码不吻合。2免疫耳标生产供货混乱生产商到处散发广告,厂家推销人员到各地联系,造成免疫耳标不能逐级定购,定点生产、统一供货、统一管理、统一实施。3免疫耳标佩带混乱跨地域佩带免疫耳标现象十分严重,甚至个别的还跨县境佩带耳标。不按规定佩带,首次免疫,左、右耳都…  相似文献   

11.
1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含义及意义1·1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含义动物免疫标识制度是指动物经过了强制免疫后佩带标识,动物凭免疫标识上市的制度。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实行一畜一标制。实施免疫标识制度可以识别动物的来源、免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防治员等  相似文献   

12.
实施耳标免疫标识,免疫数量增加我区从2002年7月开始尝试,从2003年正式实施猪只耳标免疫标识以来,生猪的免疫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2001年全区乡镇兽医站仅领用猪瘟和三联苗164520头份,而2003年年初至11月10日,已领用357280头份,至年底总计领用400000头份,与未施行耳标之前的2001年相比,增长了143%。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5月 2 4日 ,农业部审议通过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 ,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免疫工作 ,确保动物免疫率和免疫质量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组织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笔者认为需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产地检疫时注意标识 对动物实施产地检疫时 ,检疫员必须查验是否有免疫标识 ,对没有免疫耳标或者免疫耳标不符合规定的 ,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否则 ,对违规检疫员按《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理。2 屠宰场点检疫时注意免疫标识 …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免疫标识监督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县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 ,免疫标识监督管理日趋规范化、法制化。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存在问题1.1免疫耳标设计标准不统一1.1.1耳标编码不规范耳标正面没有8位数字。现有标码查不到村和防疫员。如标码青B -C×× ,表示青 :青海省、B :海东地区 ,C :民和县 ,×× :某乡 (镇 )。1.1.2耳标形状不统一有方、圆、长的 ,颜色有黄、粉红、蓝色。同一种牲畜配戴耳标式样不同。1.1.3耳标及钳材质和结构不合格耳标佩戴操作困难 ,易造成耳标脱落和牲畜感染。1.2耳标发放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乡村耳标发放、领取没有按一畜一标的规定登…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物检疫中查验免疫标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免疫标识制度是我国加入WTO后,为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维护动物免疫工作秩序,确保肉品卫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先后以农业部令和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在实施动物检疫时,必须将免疫标识作为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不佩带免疫耳标或免疫耳标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这是动物防疫过程中,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浅谈动物免疫档案的特点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从2002年7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证、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对于提高我国畜产品的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到重要作用。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工作量大、任务重、难度大,尤其是动物免疫档案往往被忽视,充分认识动物免疫档案的  相似文献   

18.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本文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并提出 ,与同行探讨。1对“非法耳标”和“非法佩带耳标”缺乏处罚措施或处罚措施不力。虽然《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12条、第24条、第25条对“非法耳标”和“非法佩带耳标”作了一些规定 ,但是 ,实际操作起来明显乏力。比如 ,免疫耳标生产企业违反了供应规定 ,向其它单位和个人出售耳标 ,造成了疫病流行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处罚中只规定“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 ,这样的处罚明显过轻 ,不足以震慑不法分子。对非定点生产企业生产、伪造耳标现象 ,…  相似文献   

19.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是农业部为加强和规范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而制定的法规,2002年5月颁布,7月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在实施的三年时间里,通过各级畜牧部门和广大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免疫标识从无到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免疫标识的实施率平均已达到50%。但在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免疫标识制度的实施进度。1对免疫标识认识的误区在实践中,许多人对免疫标识的概念认识不清,作用混淆不清。一是将免疫标识简单化,认为免疫标识只指免疫耳标。在实施中只注重耳标,而不关注免疫证…  相似文献   

20.
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在全国施行以来,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便利。作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动物免疫标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亟待改进,现提出商榷。1耳标质量不过关由于标识制度执行时间短,质量标准没有统一,造成耳标质量参差不齐,常常打上耳标后不久,因动物互相撕咬、搔痒而脱落,一个月后完好率达不到70%,如再要求防疫员补打,成本增加尚在其次,主要是防疫员的劳动量大大增加,因此,保证耳标率难度增大。2耳标设计技术不合理2.1色泽方面。目前使用的耳标色泽艳丽,容易识别,但醒目的异物易引起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