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羊茅再生体系构建的基因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羊茅的品种资源丰富,研究高羊茅品种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高羊茅品种是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前提.利用7个过渡性气候带常用的抗旱草坪型高羊茅品种进行再生体系研究,数据采用SAS 8.1统计软件分析后发现,品种间的出愈率和分化牢差异显著,两者不存在等级相关性,不同品种高羊茅的出愈率和分化率受基因型的影响显著.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对出愈率没有显著影响.RSR排序表明,'爱瑞Ⅲ'是出愈率和分化率都较好的品种,适宜作为农杆菌介导高羊茅转化系统的愈伤组织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0~2002年本院引进的13个高羊茅品种的适应性鉴定结果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说明应用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草坪品种是可行的.分析结果皇后、贝克、上南都的关联系数与理想品种最接近,是种植高羊茅草坪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银中杨是银白杨与中东杨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育种选育的雄性无絮品种,具有树形美观、速生、抗病虫能力强、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其既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树种,也是城乡绿化、特别是大、中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桑具有易生根、生长快、产叶量高的优点,近年来深受广大蚕农欢迎.目前,我县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北1×伦540、沙2×伦109"等.但是,由于该品种系热带桑品种,对水肥要求高,在北方干旱地区育苗需精心管理,合理密植,以提高出圃率.  相似文献   

5.
对引自美国俄勒岗州的25个禾草品种在我国鄂西南山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品种Linn、Bison和Zeronui表现较好,多花黑麦草品种Multimo和Yancheng表现较好,鸭茅和高羊茅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鸭茅全年生长量比较均衡,高羊茅全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秋季,黑麦草生长量峰值出现在春季.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水平 1.选择优良的肉羊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舍饲养羊效益的关键环节,品种选择首先要考虑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产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在灰色系统下,对13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兰州的生产性能用株高、再生速度、鲜草产量、分枝数、叶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品种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有L33、新疆大叶、L173、PL55、Algongun等, 而河西、陇东、陇中等品种生产性能较低.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比较分枝数所占的权重>株高>叶量>鲜草产量>再生速度.  相似文献   

8.
农桑品种在我县已推广多年.种植面积有1333 hm2左右,农桑品种以其生长旺、叶片大、产量高、叶质好而为蚕农所喜爱.一般667 hm2桑产叶量比湖桑等品种增产桑叶3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引种原则 1.生产性能高而稳定.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有选择地引入生产性能高而稳定的品种,对各品种鹅的生产特性进行正确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长春对15个冷季型草坪草品种进行了2年的品比试验,从景观、性能两个角度对这15种草坪草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应用适合度进行了初步评价.就景观评价而言,黑麦草两个品种得分最高,草地早熟禾的奖品与康尼其次,高羊茅品种得分较低;就性能评价而言,草地早熟禾品种奖品综合得分最高,高羊茅品种最差.就应用适合度而言,奖品、康尼应用前景最好,黑麦草由于极不抗寒,因此不适合在长春地区种植;高羊茅抗热性较强,可以与草地早熟禾混播用.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3次会议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农科5号"通过审定."农科5号"是一对中丝量抗血液型脓病的限性斑纹家蚕品种,具有繁育系数高、强健好养、产量高的特点,在浙江省2017 和2018 年2 年实验室共同鉴定的成绩为:实用孵化率98 .86%;4龄起蚕虫蛹率96 .14%,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低0 .92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5龄一日万蚕茧层量分别是18 .75 kg、4 .175 kg和0 .699 g ,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1 .33%、19 .14% 和15 .01%;一粒茧丝长1163 m、解舒丝长927 m ,分别比对照品种长161 m、126 m;解舒率79 .18%,低于对照品种0 .59个百分点;洁净94 .98分,比对照品种高0 .58分;鲜毛茧出丝率16 .38%,比对照品种高1 .16个百分点;茧丝纤度2 .9535 dtex ,较对照品种粗.  相似文献   

12.
陕桑305是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近年培育的超高产桑树优良三倍体品种,是目前国内外首例人工同源三倍体品种.该品种具有枝条粗长、节间短、发芽率高、单位条长着叶数多、叶片大而厚、产叶量高、生长旺盛等特点.为了充分发挥该产品在我县的丰产和优质性能,就要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县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抓好栽植建园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是引起苜蓿炭疽病的重要致病菌,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苜蓿毁灭性危害.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40个苜蓿品种开展抗三叶草炭疽菌的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威纳尔、阿尔冈金、巨能2表现高抗,WL363HQ、巨能7、拉迪诺、4030、4010、润布勒、亮牧表现中抗,新牧4号、甘农4号、驯鹿等15个品种表现中感,新疆大叶、甘农6号、甘农9号等15个品种表现高感.抗性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5%,感病品种占75%,高抗与高感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苜蓿放牧草地以其成本相对低(与干草型苜蓿草地相比)、营养价值高、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优异得到了家畜生产者的青睐.长期以来苜蓿的利用一直是以生产干草为主,多数干草型品种的耐牧性并不好,因此选育耐牧性强的苜蓿品种是育种家的重要目标.国外1990年后推出的耐牧性品种不仅耐牧性强,且抗病虫害能力强、产草量高、适口性好.为此,从放牧型苜蓿品种的特点、选育指标、选育过程及放牧苜蓿品种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综述了放牧型苜蓿育种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我国放牧型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品种的加工特性 该品种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出的新一代白糯玉米品种.其品质优、产量高,具有粮、经、饲、果等多用途加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北京地区的表现进行观测,并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秋眠级不同其春季生长速度、秋季生长速度、产草量及越冬率都有明显的差异,秋眠级高的品种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但越冬率低、秋眠级低的品种与之相反;地温也影响苜蓿生长速度;茎叶比与鲜干比各品种之间无明显变化,但与茬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山东省蚕业研究所3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米条产叶量高,叶片较大,叶质均优于对照,抗寒性中等,有黄化落叶现象,产叶量、发芽率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9312,树形直立的有鸡桑变、8826、鲁插2号.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选择适宜冬养的鸭品种主要有康贝尔鸭、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高邮鸭、上海白鸭等.这些品种耐寒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好,屠宰率高.  相似文献   

19.
选 1 6个有代表性的柞蚕品种 ,春秋用不同饲料各经 8次重复调查产卵量、适卵量、卵与产卵饲料效率 ,并分析与茧重转化率的关系。发现 :春养 1 6个品种造卵效率为每克柞叶 6. 44粒 / g(每克柞叶造卵粒数 ) ,重量比为 5 . 5 1 % ,品种间最大开差为 5 2 . 2 5 % ;秋养平均造卵效率为 5 . 69粒 / g,卵叶比为 6.61 % ,分别比春养高 0 . 75粒 / g和 1 . 1 0 %。春养 1 6个品种产卵效率平均为 5 . 5 1粒 / g,卵叶比为 4. 47% ,品种间最大开差为 64. 68% ;秋养平均为 5 . 69粒 /克 ,卵叶比为 5 . 2 8% ,分别比春养高 0 . 5 4粒 /克和 0 .81 %。高饲料效率品种的产卵效率比总平均值春秋相对分别高 7.0 0 %和 9. 3 1 % ,说明产卵效率和茧重转化率、茧层生产率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8821×9906及(8821·981)×(8822·9906)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佩峰  徐亮 《中国蚕业》2004,25(2):93-95
蚕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在于不断地育成和推广新的品种.由于首例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大三元的育成,解决饲料资源充分利用的难题,使柞蚕业的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该品种的育成,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为高饲料效率品种的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然而该品种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龄期经过相对较长,在相对高山冷凉蚕区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以大三元分别为对照种,把生命力性状和经济性状作为重点,选育适应性更强、龄期经过相对较短的新的高饲料效率品种,提高个体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群体的饲料利用效率,是本项研究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