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就多花菜豆(Phaseolus coccineus Lam)繁育系统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论,以Darwin.Free等的主流学者认为多花菜豆自花传粉结实率极低,是通过蜜蜂等虫媒参与传粉的异花传粉植物;然而Mummers的研究却表明蜜蜂并没有作用,它完全能进行自花传粉.多花菜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生产中出现品种退化,产量及品质不断下降的现象.常规育种手段又难以保持所选育品系的特性.究其根源,是对多花菜豆繁育系统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多花菜豆的繁育系统,即在自然状况下占据支配地位的传粉机制和交配系统,从而促进云南省多花菜豆新品种的选育及良种繁殖等,促进其生产的发展和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2.
多花菜豆是云南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分析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量较低、品质差、常规选育难以保持原品种特性、遗传育种基础研究薄弱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芝麻异交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正常年份下芝麻的天然异交率,以单花芝麻品种汾黑芝3号和三花芝麻品种晋芝3号为材料,以显性基因控制的单花芝麻为异源花粉,采用单花和三花芝麻混合播种、在三花芝麻中间单株播种三花芝麻、与单花芝麻不同距离播种3种试验设计,测定三花天然异交后代群体中的单花性状比率。结果表明,混合播种异交率较高,最高达到18.71%,是所有试验设计中最高的。单株播种设计异交率低于混合播种,但高于除第2行外所有不同行距离播种;三花芝麻种植在距离单花芝麻较近,且周边单花芝麻较多的环境下异交率较高,以第2行的异交率最高,达到11.56%;距离单花芝麻远且周边单花芝麻较少的环境下异交率较低,第42~69行的异交率仅有0~0.25%。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粳稻三系不育系品种间异交结实特性的差异,明确不育系育种目标,对6个粳稻不育系的天然异交率及开花动态、柱头外露率等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粳65A和辽180A异交结实较为突出,天然异交率分别为59.6%和44.6%;粳65A和180A的花时早,11:00开花率高,分别为72.6%和49.1%;粳65A柱头外露率最高为65.1%;辽180A开颖时间最长为121 min;不育系的天然异交率与11:00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呈显著正相关,提早花时、提高柱头外露率有利于增加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与11:00花率呈显著正相关,在不育系选育过程中早花时与高柱头外露率可以同时改良。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率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定义杂交水稻制种花时全遇率,母本剩余容量和父母本异交配合函数等概念,将异交率分解为当天结实和剩余外露 柱结实,建立了异交率模型。  相似文献   

6.
赫勇 《新农业》2013,(9):17
温室菜豆落花、落荚是影响菜豆产量和效益的主要原因,若能将温室菜豆的结荚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将会增加1倍。一、菜豆落花落荚原因1.品种特性菜豆为雌雄同花,不同品种菜豆表现的授粉受精效果不同,造成落花落荚程度不同。菜豆分白花和红花两种类型,白花菜豆多数花朵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只占3%~10%;但是红花菜豆多数进行异花授粉,少数在个别情况下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及父本开花闭颖后花药内残留花粉对制种总异交结实率的贡献分别为48.76%,43.78%和7.46%.因此,在制种中应围绕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采取调节措施.并改进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6个不同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并对它们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张颖角度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和0.936.(2)柱头外露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效应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383.张颖时间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132.张颖角度和午前花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效应亦都为正值,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648和0.0271.柱头生活力系数和包颈粒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效应均为负值,直接通径系数分别是-0.4811和-0.1020.  相似文献   

9.
利用显/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单花/三花性状为标记,对海南南繁芝麻的天然异交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邻近异花粉源的芝麻的天然异交率为4.44%~4.76%;天然异交率与异花粉源距离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0.626**),随着距离的增大,天然异交率不断下降,大约在距离异花粉源15~20行(6~8 m)处未检测到天然异交率;不同种植方向的天然异交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3种瑞香属植物甘青瑞香、橙花瑞香和金边瑞香的花部性状调查、传粉昆虫观察,以及花粉胚珠比(P/O)和坐果率的统计分析,探究瑞香属植物柱头缩入式雌雄异位和花部性状的进化及适应意义。结果发现,3种瑞香均为管状花结构,花药2轮,属柱头缩入式雌雄异位,需要特化的传粉者为其传粉;据P/O推测,橙花瑞香和金边瑞香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而甘青瑞香为兼性异交;访花观察发现,3种瑞香的传粉者均较稀少;坐果率统计结果表明,特殊的花部结构、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结合传粉者的不足直接导致3种瑞香的低坐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