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熟制地区以玉米为主体的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张洪梅,孙淑兰,黄成吉,陈艳(铁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开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是辽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左右着辽北粮食总产,近三年来亩产达到503~549公斤。为...  相似文献   

2.
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西南地区大豆种植模式 西南山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豆面积1000万亩左右。由于人多地少,口粮中玉米还占有一定比例,因而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大豆很少清种,多与玉米间作套种,其中四川近年来以“麦/玉/豆”模式为载体的套种大豆发展很快,2009年,全省示范推广面积达480万亩,比上年增加37.1%,大豆总产近60万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应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种植的玉米品种,于2013年在花垣进行了21个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各品种产量在6750~11738 kg/hm^2之间,宝玉007、正大999居前两位,分别为11738 kg/hm^2和10926 kg/hm2,是花垣县玉米生产首选品种;(2)百农5号、三峡玉6号、高玉171、吉湘2188、高玉988、中玉335、源育16号、黔单988产量也在9500 kg/hm^2以上,可适度示范推广;(3)品种间穗长、行粒数、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品种产量潜力较高;(4)品种间灌浆期、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不影响下茬作物的前提下,选择全生育期与灌浆期较长的品种,适期早播,提高百粒重,也是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浙西红黄壤地区特定的光温条件下,采用马铃薯、春玉米、棉花三熟制,春夏茬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效潜力,棉花产量1350~1500kg·hm-2与对照(麦-棉两熟)能持平。该熟制1997~1998年两年在全市龙游、江山等县(市)示范种植600hm2。1998年龙游县杨家村连片种植10hm2,经省市有关专家考查验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达到1503kg·hm-2,鲜玉米产量达到14360kg·hm-2,春马铃薯产量达到1.35万kg·hm-2,年产值达到5.25万元·hm-2,比对照麦棉两熟制年产值1.95万…  相似文献   

5.
水稻双优双抛产量15t/hm^2的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季优质水稻品种(组合)抛秧9种搭配模式试验结果,在配套栽培技术相同的情况下,早籼嘉早935分别搭配特早熟晚粳丙93-390、翻秋杂交稻K优402和早籼嘉早935(作晚稻)3种模式,产量超过15t/hm^2,分别为16.8t/hm^2、15.52t/hm^2、15.29t/hm^2,比双季移栽对照(嘉育293搭配秀水11)显著增产或平产。另外,上述3种模式,每公顷可省工54个,节省秧田60  相似文献   

6.
小麦,玉变多元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富 《玉米科学》1997,5(1):59-61
小麦、玉米套作完成一年内种植收获三季多元多熟新型耕作制度。以小麦幅留行,套种地膜春玉米,麦子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春夏玉米共生期在10 ̄15天,达到优化麦,玉复合配置。安全收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多元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富 《玉米科学》1997,5(1):059-061
小麦、玉玉套作完成一年内种植收获三季多元多熟新型耕作制度。以小麦幅留行,套种地膜春玉米,麦子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春夏玉米共生期在10-15天,达到优化麦、玉复合配置。安全收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河南省玉米新品种泽玉54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9年在河南省进行玉米新品种泽玉54的引种试验,分析其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抗性情况。【结果】玉米新品种泽玉54农艺性状佳,穗粒表现较好;平均产量8118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7.6%;高抗矮花叶病等,抗逆性较强;品质较好。[结论】泽玉54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优异的优良玉米品种,可以在河南省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抽丝期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世界上约有1/3的耕地处于供水不足状态,许多试验也已证明由于水分胁迫导致的减产超过其它因素造成减产的总和。玉米在粮食作物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关抗旱生理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试验结合抗旱生理育种,筛选抗旱的自交系及种群,对玉米植株叶片在抽丝期的脯氨酸含量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材料分3组:11 豫玉3号12 3184(母本)13 黄早4(父本)21 掖单13号22 478(母本)23 丹340(父本)31 丹玉13号32 Mo17(母本)33 E28(父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壤丘岗地优质稻高产高效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优质稻在栽培中每公顷施纯氮180kg,每蔸插植5苗,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通风透光,生长稳健,结实率高达90.65%,产量可达8017.2kg/hm2;(2)双季优质稻比双季常规稻种植,全年增加纯收入3000元/hm2左右;(3)优质稻采用不同干燥法对米质有影响,应用牛屎晒坪能提高米质,改善食味,推广水泥晒坪,造价低。  相似文献   

11.
刈割对不同类型玉米再生分蘖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饲用玉米品种科多8号(多蘖多穗型)、普通玉米泰玉2号(多蘖单穗型)和郑单958(无蘖单穗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刈割后再生分蘖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刈割主茎后饲用玉米品种科多8号单株分蘖数有所增加,泰玉2号和郑单958单株分蘖数均降低;大喇叭口期刈割显著增加了科多8号和泰玉2号的单株分蘖数,降低了郑单958的单株分蘖数。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刈割后3个品种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科多8号>泰玉2号>郑单958,并且3个品种均是大喇叭口期刈割处理>拔节期刈割处理>不刈割(对照)。刈割大大提高玉米子粒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改善了玉米子粒的品质,并且能够增加玉米鲜秸秆的产量,缓解了畜牧业饲料来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麦=西瓜+玉米—杂交水稻”新熟制优化配套技术Anewcroppingpatternof“Wheat=Watermelon+Corn—Latehybridrice”杜志贵,楼高天,王加建,金井平,翁振学(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局322000)(廿里镇农技站...  相似文献   

13.
北育288是辽宁省北票市兴业玉米高新技术研究所用BX144(从郑58与478杂交后代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为母本、BX143(昌7—2与黄早四杂交后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为父本.于2001年在海南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现已分别通过天津(津审玉2005006)、内蒙古(蒙认玉2007037)、辽宁(辽审玉2008372)和山东(鲁农审2009004号)审定。  相似文献   

14.
新玉38号是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淀粉、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于2006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玉2006年43号)。  相似文献   

15.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6.
杂交早籼新组合351A/制选351A/Zhixuan,anewearlyindicahybridrice罗志祥(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230031)351A/制选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自己育成的优良早籼型不育系351A和恢复系“制选”育成的双季杂交早稻...  相似文献   

17.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初探郑寨生,张尚法,王祥根陈帮群(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兰溪市农业局)烯效唑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有关资料报道,其生物学效应与多效唑相似.而活性高于多效唑5~8倍,且毒性小,分解快。为了进一步探讨烯效唑在玉...  相似文献   

18.
周永和 《作物研究》1996,10(2):36-37
益阳地区棉油两熟制油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周永和(湖南省益阳市农业局,益阳,413000)棉油两熟制油菜在益阳油菜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种植面积达3025万公顷,占全市油菜面积的5362%,单产也最高,平均为12375kg/hm2。高产典型大...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地区麦玉周年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测定麦玉周年成熟期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活性均与玉米产量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对玉米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_(1y)=0.422),其次是微生物量氮(P_(6y)=0.381)和全氮(P_(2y)=0.254),三者的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到促进作用。从决策系数绝对值大小可以得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对玉米产量的综合排序为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氮全氮,土壤有机质的决策系数最大且为正值,说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麦玉两熟制农田玉米产量的主要决策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对全国高赖氨酸玉米联合区试参试种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产性测定的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鲁玉13吨是本届全国区试12个参试品种(组合)中,表现最突出的单交种,17个试点平均单产8895kg/hm^2,较对照增产14.0%,全籽粒赖氨酸含量高出1倍,其它各性状也均达良好水平。中单208和普通玉米同达良好水平。以上(组合)可因地制宜地扩大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