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新组合系龙岩市农科所用RE84-E18/岩恢1号杂交后代稳定优良株系岩恢168和龙特甫A配组而成,1996年晚季参加龙岩地区晚季杂交水稻品比试验及抗病性鉴定;综合表现:丰产、中抗稻瘟、中抗纹枯。其株叶形态集散适中,株高97cm左右,分蘖力中强,叶片厚直挺,剑叶夹角较小而不早衰,穗长23.2cm,平均穗粒数达150.2粒,着粒较密,结实率达88.2%,千粒重为27.3g,谷粒为长椭圆形,米质和汕优63相当,区试平均亩产为468.8kg,比对照汕优63亩产425.9kg增产10.1%,达显著水平,熟期比汕优63略迟1.8d左右。1996年晚季,特优168在各地…  相似文献   

2.
培两优93是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籼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2年、2004年分别通过湖南、广西审定.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单产9190.5kg//hm2,湖南省超级稻区试平均产量10398kg/hm2,一般产量9000kg/hm2,米质好,搞稻瘟病,全生育期132d左右,比汕优63短5.7d.  相似文献   

3.
龙斌 《中国稻米》1997,(1):38-39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6年4月审定通过了10个水稻品种,简介如下:(1)I优802:系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所以明恢63×紫圭已单株幼穗通过60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川恢802作父本,I-32A作母本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型紧凑,分菜力较强,穗平均着粒153.2~157.2粒,结实率79.96%~82.40%,千粒重28g左右,糙米率80.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45.90%,加工、食味品质与汕优63相当。1994~1995两年四川省区试平均单产8516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59%,1995…  相似文献   

4.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5.
株两优5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株两优58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测5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1998,1999两年怀化市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893kg/hm2,比汕优63增产4%,全生育期128d,比汕优63短6d;同期参加株洲市晚稻区试平均产量7209kg/hm2,比威优46增产2%,全生育期116d,比威优46短2~3d。1999年通过怀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00年通过株洲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加速其推广,1998年以来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1999年在怀化鹤城制种1hm2,平均单产3619.5kg/hm2,2000年靖州制种3.5hm2,平均单产3678kg/hm2,2001年靖州制种16.7hm2,平均单产3652.5k…  相似文献   

6.
D奇宝优1号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奇宝优1号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D奇宝A与登秀1号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长汀县2006—2007年在全县多点多稻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双晚,平均产量565.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作中稻和烟后稻,平均产量560-620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达显著水平。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长汀县中稻、烟后稻区或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其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的杂交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审定。2005—2007年永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示范种植。示范面积达67hm^2。在示范生产中,该组合表现株叶形态好、全生育期比汕优63迟3—5d,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稳产,病虫害轻,适应性广。深受广大示范户好评,是永安市中稻超级稻的主推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5栽培特性的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Ⅱ优15在闽北适合于做晚稻或中稻栽培,生育期比汕优63长2~4d,株高100cm左右,分蘖力中等,666.7m2有效穗14~16万,千粒重28~30g,产量比汕优63增产10%左右,主要栽培技术是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  相似文献   

9.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10.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籼迟熟B2组试验.每hmz平均产量7.988t,比汕优63增产4.09%。200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84t,较对照汕优63增产7.17%。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7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