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英山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以英山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普查结果中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以期为英山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为促进英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20 年实施方案》,对定西市六县一区(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从普查表中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变化,分析定西市近60年来农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就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年度任务要求,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队对宜城市开展了资源的普查工作。分析了宜城市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栽培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发现宜城市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提出加大对地方资源的抢救性保存和利用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7年福建省福清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对1956、1981、2014年福建省福清市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进行普查与分析,建议缩短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时间间隔,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旨在为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北省长阳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进行梳理,从土地经营方式、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构成等方面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分析,以期为长阳县地方和野生珍稀资源保存、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为长阳县自然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竹山县于2015年开始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历时7年,对竹山县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品种更替及增减状况,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进行了普查,全面掌握了竹山县种质资源状况,顺利完成了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任务。本文作者对竹山县开展的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做法及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静  赵玉平 《现代农业》2022,(1):99-100
按照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要求,乌兰察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通过查阅县志、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填写,从作物种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作物种植品种生产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8年四川省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省内162个农业普查县和48个系统调查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调查和收集.对此次专项行动调查收集的140份茶树及其他饮用茶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140份资源分属5个科5个属6个种,其中野生资源58份,占比4...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遗传理论研究和生态稳定的基础,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对秭归县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统计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组成和地方特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为秭归县的农业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秭归县特色种质资源优势的利用、珍稀种质资源的保存以及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蚕豆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8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57份江西省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总荚数与蚕豆籽粒的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聚...  相似文献   

11.
以竹山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近60年来竹山县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的变化,分析了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保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竹山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2020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该文阐述了南涧县在普查和收集行动中的主要做法、阶段性成效,并对普查与收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本文概述了白水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论述了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有利因素,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开展的情况,以期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浙江省种质资源调查队5个调查小组自2017年3月—2019年4月对浙江省20个县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同时对浙江省其他县以征集的方式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全省范围内共收集和征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61份。通过对收集到的玉米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现今主要分布在29个县市,收集到的玉米以普通玉米地方种为主,有少量的糯玉米及爆裂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通过对浙江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发现在粒色、轴色、株高、株型、食用品质、成熟期、分蘖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等方面有较高的多样性。我们发现了一批早熟、高产、高粒深的优异种质资源。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对玉米育种及改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应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和摸清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广东省 2016 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方法】2016 年 7 月至 2018 年 12 月,通过普查征集与系统调查收集相结合,对广东省 92个农业县(市、区)进行实地访问和资源调查收集。【结果】(1)本次资源普查与收集涉及 19 个地级市,东西跨度约 770 km,南北跨度约 590 km,横跨粤西、粤东、粤北和珠三角地区 687 个镇(包括街道、乡、村委),实现了广东农业县(市、区)全覆盖。(2)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在当地种植年代平均为 45 年,百年以上资源占 8.9%;提供资源农户的平均年龄为 56 岁,2.72% 农户为瑶族、壮族和畲族。(3)共收获资源 6 873 份,收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 2 288 份、果树 1 445 份、蔬菜 2 189 份、经济作物 766 份、牧草绿肥 3 份、其他 182 份,涉及 83 科 192 属 283 种;粮食作物的食用豆、蔬菜的根茎类、果树的木本常绿果树、经济作物的糖茶桑烟等资源份数居多,占 52.12%;份数居前十位的科有豆科、禾本科、葫芦科、薯蓣科、百合科、十字花科、姜科、天南星科、山茶科和芸香科,占 70.3%;份数较多的种有大豆、水稻、豇豆、甘薯、花生、芋、茶树、丝瓜、姜、饭豆、南瓜、蒜、番木瓜、叶用芥菜、荔枝,占 49.5%。【结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基本摸清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抢救性收集古老地方品种、古老育成种、野生近缘和濒危野生种质资源,为创新种质、获得突破性品种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系列措施方法,普查及收集沅陵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摸清沅陵县农作物地方品种、野生品种及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的分布,实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是一项政策性、时效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本文分析了清水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永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82-84
该文简述了庐江县第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据此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农作物自然生存空间;修改现行规章,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条例》;加大政策扶持,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庐江县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镇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镇坪县农作物资源进行普查,分析了1956、1981、2014、2017年主要农作物和油料种植面积、产量和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并分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重点介绍了镇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对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的33份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7.47%~85.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4~2.05;质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5.00%~62.19%,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0~1.83。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590%,可有效反映原有多个性状变量信息。聚类分析将萝卜种质资源分为3类,叶型及地上部分生长势是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为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