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台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是全省棉花高产先进县。近几年推广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棉品种,推广蒜棉套种或葱棉套种,涌现出一批棉花超高产栽培的地块。2005年鱼城镇双西村百亩连片种植鲁棉研15,公顷产子棉5640kg。1选用高产栽培配套品种根据最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病害较轻,土壤肥力高,后期不早衰的地块选用鲁棉研15;病害较重地块选用鲁棉研24、中棉所47等。2把好育苗关,培育无病均匀壮苗一是选购名牌厂家的芽势强、均匀饱满的包衣种子,适当推迟育苗时间,以4月上旬为宜。二是选择晴好天气干子播种。播前翻晒1…  相似文献   

2.
山东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1998年开展了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山东省农业厅和滨州地区科委连续四年(1995~1998)邀请省内外同行专家测产验收,超高产栽培试验田棉花单产均突破2250kg·hm-2。其中1996年0.33hm2棉田单产高达2351kg·hm-2。实践证明,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已日趋成熟。现将技术规程报告如下,供各地示范推广时参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山东春播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棉田棉花超高产栽培。2 群体结构与产量结构2.1 群体结构。等行距1…  相似文献   

3.
在棉花产量品质协同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产更高产是棉花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新疆南疆多年棉花超高产实践,在新疆南疆棉花量质协同提高和10 000 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下,确定了适宜的棉花品种特征特性、土壤肥力水平和种植模式,明确了棉花“温光高能壮个体”和“高光效优群体”的关键生长发育质量指标,提出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生育调控、养分调控、水分调控、化学调控等新模式,构建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实现了籽棉产量10 000 kg·hm―2以上,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增加1.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提高0.5~1.0 cN·tex―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陈汝涌 《中国棉花》2008,35(10):42-44
在棉花产量品质协同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产更高产是棉花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新疆南疆多年棉花超高产实践,在新疆南疆棉花量质协同提高和10 000 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下,确定了适宜的棉花品种特征特性、土壤肥力水平和种植模式,明确了棉花“温光高能壮个体”和“高光效优群体”的关键生长发育质量指标,提出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生育调控、养分调控、水分调控、化学调控等新模式,构建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实现了籽棉产量10 000 kg·hm―2以上,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增加1.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提高0.5~1.0 cN·tex―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膜植棉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产生的地膜污染对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彻底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推广应用无膜栽培技术,于2018年选择4个棉花材料(早熟品种新陆早82号、Y21和早中熟品系17-7、863)和1膜6行宽窄行种植、1膜3行种植模式进行无膜棉品种和种植模式筛选,2019年和2020年连续2年以筛选出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开展了棉花无膜栽培示范。2018年结果表明,在博乐无膜栽培应采用1膜6行宽窄行种植模式,选用生育期120 d左右的早熟品种(新陆早82号),以利于正常吐絮。从2019年和2020年示范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看,无膜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苗和苗期的促早熟管理措施,无膜条件下通过浅埋滴灌带干播湿出,可使保苗率在85%以上,且后期应适时早停水促早熟。新陆早82号在无膜栽培下的2年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 417.50 kg·hm-2,平均皮棉产量为1 852.57 kg·hm-2;无膜栽培的黄萎病发病率高于有膜栽培,表明无膜栽培时要选择抗病性较好的棉花品种;棉花纤维品质高于有膜栽培。综上,在博乐无膜栽培棉花是可以正常吐絮、采收的,且能保证一定的产量;但是产量比有膜栽培相对减少,因此须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无膜栽培为提高博州棉花品质提供了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要较大幅度提高新疆棉花品种的产量,进行棉花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本文从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现状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指标,建议应加强超高产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提出了关键措施及实践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树林 《中国棉花》2006,33(3):22-23
近年来,棉花早衰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特别是2004年全国性的棉花早衰严重地降低了棉花的产量,2005年邯郸成安、邢台威县的局部地区出现了早衰现象,形成了“有桃没有产量”的尴尬局面。由于引起棉花早衰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有品种因素、黄萎病诱发、营养失调等,因此在防治棉花早衰的技术措施中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必须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取得成效。下面就冀中南地区棉花早衰的情况,提出综合防治的几项具体技术措施。1轮作倒茬引起棉花早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黄萎病诱发,特别是在棉花连作地区,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黄…  相似文献   

8.
新疆每公顷产皮棉4500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棉花生殖器官角度探讨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发育形成规律,为超高产棉花育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对每公顷产皮棉4500 kg与每公顷产皮棉2700 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表明:1)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增殖特点。4500 kg皮棉的棉花单株平均有效蕾量42.2个、果枝数11.5个、果节数21.6个,蕾铃脱落率为74.9%,比2700 kg皮棉的棉花单株蕾数平均增加7.9个、果枝增加3.3个、果节数增加5.2个,蕾铃脱落率降低7个百分点;2)超高产棉花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前移性;3)生殖器官增殖、前移是新疆单产提高的重要技术手段方向,在脱落率难以改良的情况下,通过品种和栽培技术实现生殖增殖、前移,达到多成铃的目的,是新疆打破产量徘徊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1~2013年连续三年在江苏丰县棉花“万亩”高产创建区内进行了棉花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示范及产量形成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超高产棉田的主要因素是光热资源丰富、株行距配置合理、品种的产量潜力大、肥水运筹与棉花生育协调性好;超高产棉田表现成铃多、成铃率高、成铃协调和棉株透光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渭南市部分棉花由于连作种植、栽培措施与棉花品种特性、耕作制度不配套等原因,出现吐絮期叶子发黄、蕾铃提前脱落、铃小等早衰现象,甚至发生严重的红叶茎枯病,极大地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调查找出了导致早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早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盐碱棉区棉花抗盐研究及植棉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花抗盐机理、棉花耐盐性遗传方式及耐盐性检测方法、分级标准等研究现状作一描述,同时提出了培育和使用抗盐棉花品种在江苏沿海盐碱地区植棉中的关键作用和提高棉花抗盐性的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在盐碱地区获取棉花高产、优质的合理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先后育成了86-1、中棉所12号、盐棉48等多个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与棉花有关的病虫害也有了改变,特别是90年代部分年份大发生的棉铃虫,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棉铃虫的育种工作得到了重视,引进和育成了  相似文献   

13.
赣北棉区棉花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赣北棉区几个植棉大县2005年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找出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对策,希望规范棉花市场,确保棉农利益不受损害,实现棉农与用棉企业双赢,促使江西省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棉花病虫害的产量损失情况,作者于2007年,对此进行了试验与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培育棉花壮苗抓好前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 ,加入世贸组织后 ,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形势看好 ,对棉花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 ,发展我国棉花生产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改善品质刻不容缓。通常我们把单位面积上收获的有经济价值的皮棉产量称为经济产量。它是单位面积总铃数 (株数和单株总铃数的乘积 )、平均单铃重、衣分三者乘积。高产棉田首先保证单位面积上有一定的株数。而棉花播种出苗期和苗期是决定单位面积株数的关键时期。根据这二个时期棉花的生育特点进行栽培管理可促进棉花全苗、壮苗、早发、早现蕾 ,为棉花…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苏北沿海盐城棉区棉花生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潜在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治理水患、调整布局、主攻品质、配套技术等应对措施,以便进一步发挥棉区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避风险,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沿海棉花市场竞争力,提高植棉效益,发展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棉在棉田立体种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立华 《江西棉花》2002,24(6):14-16
本文简述了我国主产棉区棉田种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分析了棉田立体种植后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抗虫棉在棉田立体种植中的应用前景,即抗虫棉的高抗虫性,为减少棉田用药,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抗虫杂交棉在棉田立体种植中的应用,为实现棉花高产、优质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生育特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方面论述了海陆杂交后代的表现特点,提出了海岛棉虽品质优良,抗性较好,但生育期长,衣分低;海陆杂交种生长势强,植株高大松散,容易旺长等注意点。并对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对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石远321的抗虫性进行了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双价抗虫棉与单价抗虫棉一样具有高效杀虫效果。但是,双价抗虫棉对大龄幼虫的生育阻碍,致死作用速度以及田间保蕾效果明显高于单价抗虫棉,这对防止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过早产生抗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盐城农区大丰、东台等县市区不同耕作制度下,转基因抗虫棉田间杂草发生种类的调查,明确了盐城棉区转基因抗虫棉棉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及数量特征.并通过在盐都区的田间试验,测定了杂草对转基因抗虫棉的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