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田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后茬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后茬水稻生长的影响胥爱连(江苏省阜宁县植保站224400)近几年来,我县在麦田化除中使用了麦草完、麦草敌1号、麦草灵、甲·绿黄隆等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在防除麦田阔叶杂草与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一度...  相似文献   

2.
麦草净Ⅱ号防除麦田又草、硬草的效果陈雪林,周昭瑜(昆山市植保植检站215300)90年代初以来,绿黄隆及绿甲黄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发现绿黄隆系列一方面对草、硬草等杂草防效差,致使草、硬草、棒头草迅速漫延,另一方面是对后茬的残留影响,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绿黄隆在河北省麦田的除草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贵启 《杂草科学》1997,(2):13-14,22
绿黄隆属超高效麦田除草剂,因其除草效果好,成本低,对小麦安全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但其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在河北地区一直没有定论,尤其是在我国北方,麦田施用绿黄隆后下茬玉米、大豆等作物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为了给生产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特进行本试验。一、材料及方法(一)试验设计1.绿黄隆供试剂量力《).5、1.()、2.()g/亩(有效成分,不同),万没空白付照,三次重复,小区面积月)m’,小区之间用汕毡等防渗物隔离。2.上茬小发扶_L述剂负施用绿茸隆。施药时间为1994年3周匕u,此时小麦处于起身期,…  相似文献   

4.
春麦田使用绿黄隆对当茬小麦和后茬作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兰州一年一熟春麦区,应用超高效除草剂一绿黄隆防除春麦田杂药效试验的同时,观察了绿黄隆对当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亩用绿黄隆0.75~4克,不同时期处理和亩用0.75-1.5克小麦苗期喷雾,对当年后茬玉米、大豆、均无不良影响。亩用绿黄隆2-4克苗期喷雾,对翌年后茬玉米安全,超过4克,对后茬玉米不同程度的药害。  相似文献   

5.
张宗俭  吴文君 《杂草科学》1995,(3):22-23,12
绿黄隆与阔叶净在关中地区麦田使用效果张宗俭,吴文君(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陕西杨陵712100)绿黄隆、阔叶净在江苏等地的稻麦轮作区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具有安全、高效、广谱、经济等特点,是防除麦田阔叶杂草以及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优秀除草剂品...  相似文献   

6.
2%吡草醚悬浮剂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的麦田除草剂新品种。据介绍,2%吡草醚悬浮剂与10%苯磺隆WP混用.对麦田内多种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为明确2种药剂与其他除草剂混用后对作物的安全性及其综合除草效果.进行了麦田杂草田间防除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70%麦草净2号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草害效果的研究钱永康,程功 (吴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15128)70%麦草净2号可湿性粉剂(异绿隆)是吴县市农科所农药实验厂根据近年来麦田杂草群落变化而研制的新型麦田除草剂,为了安全有效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应用技术和适...  相似文献   

8.
麦田硬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硬草是淮北稻茬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每年发生面积达600万亩以上,造成小麦减产近5亿kg,损失5亿元以上。为了探讨防除麦田硬草的有效途径,笔者于1996年利用江苏省农科院新研制的除草剂配方、常规除草剂及不同施药时间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防除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y-01WP(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提供,苄黄隆+助剂)、y-02WP(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提供绿麦隆+苄黄隆+助剂)、50%麦草威WP(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提供,绿麦隆十绿黄隆十助剂)、30%麦霸WP(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提供,苯黄隆…  相似文献   

9.
水稻对绿黄隆残留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绿黄隆自90年代初推广以来,以其除草活性高、杀草谱广、用量低、药效好、运输方便等突出优点而风糜我省,成为我省麦田主要除草剂品种及复配剂的主要成分。但其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对后茬水稻的影响如何,不同水稻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如何,尚未有大田、小区试验报道。1995年我们进行了水稻品种的敏感性试验,不同残留水平对水稻生长影响小区试验(添加法),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不同水稻品种对绿黄隆的反应试验1.供试品种:武育粳3号、“9-92”、“9380”、“9325”、汕优63。2试验方法:用精选种在28C恒温…  相似文献   

10.
吴嵩 《植物保护》1995,21(4):48-48
麦田用绿、甲磺隆复配剂对后茬作物的危害及控制对策吴嵩(江苏省东台市植保站224200)1991年我市推广应用绿、甲磺隆复配剂麦草灵(麦草完)防除麦田杂草,效果虽好,但对后茬作物药害严重。据受害乡镇调查,秋播后每667m2用麦草灵有效成份1g,药后4个...  相似文献   

11.
绿黄隆是美国杜邦公司1980年开发的磺酰脲类超高效除草剂,主要用于麦田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绿黄隆在热带地区的应用很少有报道。1988年,我们受沈阳化工研究院委托,对绿黄隆进行生测。在作物药害试验中,我们发现绿黄降对阔叶作物木薯安全,而对禾本科作物甘蔗有影响,这和绿黄隆的作用谱有差异。第二年,我们着重布置了绿黄隆防除木薯园杂草小区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除草剂有:1.25%绿黄隆干胶悬剂(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2.40%莠去津胶悬剂(河  相似文献   

12.
春季使用异丙隆防除麦田硬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陈洪新季月芹朱国家(江苏响水县植保站224600)我县地处淮北,自80年代以来,硬草一直是稻茬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常用的除草剂绿麦隆由于受土壤墒情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太稳定。进入90年代,随着异丙隆的大面积...  相似文献   

13.
高效麦田除草剂──75%异丙隆WP75%异而隆是江苏省吴县农药厂在国内首先开发生产的新型、广谱、高效麦田除草剂,属取代脲类,是为更换绿麦隆而研制的一个新品种,它在土壤中降解快,对后茬作物安全。主要用于防除麦田中的硬草、行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药检定所在给省内有关单位“关于请暂不在江苏省销售绿黄隆的函”中叙述了近两年来,该省部分植保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在开展绿黄隆防除麦田杂草的试验和示范工作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重大的应用技术问题。如:(1)绿黄隆对麦苗的安全系数较小,在碱性土壤及免耕裸籽多的麦田的使用量及安全使用技术;(2)绿黄隆在该省不同类型土壤中的蓄积性、消解动态;对主要后茬作物水稻、玉米、棉花等的安全性;连续使用后的后效应以及杂草可能引起的抗药性、耐药性等,都需进一步探明。  相似文献   

15.
绿黄隆对后茬水稻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酰脲类超高效麦田除草剂绿黄隆,控制本省太湖、丘陵、里下河地区稻茬麦田的主要杂草,经济有效,为目前其它麦田除草剂所不及。但绿磺隆持效期较长,对后茬水稻的安全性值得重视,作者等曾于1988—1990年进行这方面试验,现将3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987—1990年在太湖地区农科所采取水泥地、盆栽与田问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尼池试验微区面积1米~2,重复3次,盆钵试验,用30×30(厘米)盆钵,重复4-5次。设不施药和无草对照。大田试验各用量  相似文献   

16.
专题研究水稻对绿黄隆残留的反应……………………1(4)恶性害草豚草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1(7)药效相对盖度一程度乘积法评判灭生性除草剂防效的研究………………………………………2(3)轻型栽培稻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2(6)绿黄隆及其复配剂对稻麦产量的影响…………2(10)绿黄隆在河北省麦田的除草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2(13)移栽棉田杂草的发生消长及其影响因子……2(15)非织造布除草剂的除草活性及其对环境影响………3(2)毒麦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最近,江苏省植保站对绿黄隆防除麦田杂草试验示范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凌启鸿副省长在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省植保站对已推广的绿黄隆麦田作全面调查。省农林厅下文转发了省植保站的调查报告,并作如下通知: 1.绿黄隆在我省不同类型土壤中残留动态及对后茬水稻致害浓度未明确前,暂停绿黄隆的推广和大面积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徐翔 《植物医生》2012,(3):40-42
近年来.麦田草害已成为四川省小麦生产上的主要障碍之一。杂草群体数量大.发生种类多,草相变化大,特别是很多地方麦田早熟禾防治难度大.危害日趋严重.生产上寻求高效:安全的一次性除草剂已成为当务之急。2010年在绵阳市梓潼县用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麦田除草剂1.2%二磺.甲碘隆油悬浮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  相似文献   

19.
绿黄隆、甲黄隆、苯黄隆复配剂的麦田除草效果庄义庆,陈良根,金之杰,朱文龙,朱玉军,姚永佳(镇江市植保植检站)(扬中县植保植检站)(扬中县油坊农技站)近几年来,由于对麦田杂草采取了以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除措施,麦田草害明显减轻,确保了三麦的高产稳产。在...  相似文献   

20.
绿黄隆,甲黄隆残留对水稻药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黄隆、绿黄隆是应用于麦田的超高效除草剂,用量低,药效好,杀草谱宽。但由于在土壤中分解较慢,如使用不当,后茬水稻易出现残留药害。因此,弄清影响残留药害的有关因素是安全使用的关键。为此,我们自1987年起进行了试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