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治糖尿病。加用六味地黄丸,可降低血糖、减轻症状。治眼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昏蒙,晶状体混浊等症状。六味地黄丸对治疗外伤性角膜溃疡,青光眼综合症也有一定疗效。治复发性口疮。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一般1-2天疼痛消失,3~5天疮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治糖尿病.加用六味地黄丸,可降低血糖、减轻症状. 治眼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昏蒙,晶状体混浊等症状.六味地黄丸对治疗外伤性角膜溃疡,青光眼综合症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63-63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补肾阴之功效,是治疗肾阴不足的基本方,近年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还有许多新功效。1、调节免疫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能提高实验动物降低的脾脏白细胞介素-2活性,拮抗使用醋酸可的松造成的脾脏重量减轻。同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治疗肝肾阴亏的中成药,近年来发现本药有一些较好的新疗效.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利用六味地黄丸的糖皮质激素效应,代替糖皮质激素,避免了糖皮质激素带来的的副作用.用法:每次18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治疗遗尿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患者,效果显著.方法:取六味地黄丸,每次服1丸(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治疗糖尿病取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18克,每日3次,一般服7~10天可见症状减轻,尿糖减少,服药30天可初步痊愈.……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干法处理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剂型的六味地黄丸,并分别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其Fe、Cu、Mn、Zn、Ca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六味地黄丸中都含有丰富的Fe、Cu、Mn、Zn、Ca元素,浓缩丸所含尤为丰富。不同剂型的六味地黄丸,其所含的微量元素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大鼠脂肪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s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 普通饲料组(正常组)、高脂饲料组(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实验组),每组2s只、分别于实验的第4周和第8周从每 组中随机取10只大鼠进行麻醉,测量腹围,取脂肪组织等处理,将脂肪组织作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六味地黄丸能显 著增加大鼠腹腔脂肪含量,减少单位视野所见的脂肪细胞个数,增加单位视野中脂肪细胞的面积,与正常组及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7.
朱伟军 《长江大学学报》2007,4(4):380-381,388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丸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利用缝管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含量。结果:六味地黄丸中铅的平均检测浓度为0.786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2.34%,回归方程为D=0.0797C+0.0028,r=0.9987,回收率为91.2%~104.8%。结论:微波消解-缝管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铅含量的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且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铅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罗英 《农村百事通》2007,(22):67-67
六味地黄丸是常用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病。六味地黄丸多为蜜丸,通常人们会用温开水送服。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温热的淡盐水送服。  相似文献   

9.
"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使用前须仔细察看,以免误用。六味地黄丸其特点是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是补阴的代表方剂之一。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相似文献   

10.
周大学  骆小方  任邦春  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190-191,201
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从六味地黄丸中提取没食子酸,考察溶剂比例(甲醇:0.1%乙酸)、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超声辅助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比例(甲醇:0.1%乙酸)2:8、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没食子酸在1.6~19.2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n=3).超声辅助萃取法与浸渍提取法相比,提取没食子酸含量增加了17.14%~23.6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六味地黄丸药物残渣对土壤肥力的改良作用,采用盆栽试验,在药渣施用1个月和2个月后分别采集土壤,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反映六味地黄丸药物残渣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药物残渣对土壤中所测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较不添加任何物质的土壤而言,对细菌、固氮菌,尤其是对好气分解纤维素细菌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说明药渣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善了土壤肥力,而且效果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六味地黄丸药物残渣对土壤肥力的改良作用,采用盆栽试验,在药渣施用1个月和2个月后分别采集土壤,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反映六味地黄丸药物残渣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药物残渣对土壤中所测细茵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较不添加任何物质的土壤而言,对细菌、固氮茵,尤其是对好气分解纤维素细菌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说明药渣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善了土壤肥力,而且效果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平均检出量分别为5.173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RSD=1.9%),丹皮酚平均含量分别为9.221 μg/g.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中成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治糖尿病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可降低血糖,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以及受其影响出现的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问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它还被很多人用来"补肾",有些人觉得吃了它能强身健体,将其作为常规补药。其实,它只用于肾阴虚者,肾阳虚、痰热和脾胃不好者不宜用。肾阳虚者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都是肾阳虚的表现,肾阳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会加重病情。不要认为自己"肾虚"就用六味地黄丸,服用前应先在中医指导下辨明病因。痰热者平时因吸烟、饮酒和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导致体态肥胖者,大  相似文献   

16.
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其特点是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是补阴的代表方之一。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二、麦味地黄丸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也称八仙长  相似文献   

17.
卢翠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70-207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的熊果酸含量,提高熊果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色谱柱:WelchMaterials AQ-C18柱(5μm,4.6 mm×250.0 m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V∶V∶V=90∶10∶0.1);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在0.457 6~1.542 3μg/ml的线性范围内,熊果酸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值为1.09%(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正耳聋左慈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磁石、柴胡二药组成。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为主。磁石养肾,柴胡疏肝解郁,全方配伍,即可滋肾养阴,又可平肝清热。因此,它可以治疗肾虚老年耳聋。肾虚老年耳聋指的是人过中年之后,体质进入衰退期,肾精逐渐不足以上充于耳,导致听力器官衰老、听觉功能减退,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年老体弱的人更严重。此外,中老年人出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出现耳鸣、耳聋、头晕目眩、心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时的影响,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51例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使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1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4.82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血肌酐无明显差别外,其余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16/26)(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降低MMF及激素的副作用,提高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西药各有所长,相互配合使用往往能起到更好的疗效。例如,慢性肾炎患者先用激素治疗,待水肿消退后,逐步撤去西药,换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能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