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广西马山老黑糖及水牛乳为主要原料,乳酸菌种YO-MIX883 LYO 50DCU为发酵剂,以酸奶感官品质评分和酸奶酸度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对凝固型黑糖酸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黑糖酸奶的工艺与配方。结果表明,在黑糖添加量8%、菌种添加量3%、发酵时间8h、发酵温度43℃、水牛奶85%,发酵后在4℃条件下冷藏24h,获得的发酵酸奶的感官品质评分为92分,产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细腻,略带有黑糖独特风味,感官评价最佳。最佳发酵条件下制备的凝固型黑糖酸奶酸度为90.5°T、乳酸菌数为1.3×107CFU/g,蛋白质含量3.4%,脂肪含量4.6%,均符合中国乳制品工业行业规范发酵水牛乳(RHB703-2012)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鲜牛乳及三七和沙参两种山野菜为原料,研制出山野菜凝固型保健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野菜添加量10%,蔗糖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为4小时,接种量沙参酸奶为4%,三七酸奶为6%。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魔芋葡甘聚糖(KGM)取代传统的稳定剂作为膳食纤维补充元,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探究KGM饮用型酸奶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菌种的添加量4%、发酵温度43℃、蔗糖添加量7.2%,KGM添加量1.7%,发酵时间7h。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KGM酸奶清爽细腻,风味香醇。  相似文献   

4.
褐色酸奶是以牛乳和葡萄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加热产生美拉德反应,对褐变后的牛乳进行接种和发酵,得到褐色酸奶制品。本研究以感官得分和乳清析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并确定了褐色酸奶的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褐色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葡萄糖添加量6%,褐变温度95 ℃,褐变时间5 h,发酵剂接种量5%,果胶添加量0.2%,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42 ℃。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褐色酸奶感官评定分数为93分,乳清析出率为5.3%。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水牛奶和桑葚为主原料,研制口感独特、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桑葚水牛乳酸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的酸奶最佳工艺参数为:桑葚果浆7%,乳酸菌发酵剂接种量6%,白砂糖3%,发酵时间5h。在此工艺下制备的酸奶口感爽滑,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鲜牛乳、抹茶粉、杏仁浆为原料,研制一款抹茶杏仁酸奶。通过对抹茶粉的添加量、杏仁浆的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抹茶粉的添加量0.04%、杏仁浆的添加量5%、菌种添加量6%、发酵时间7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抹茶杏仁酸奶凝固状态最好,品质优良,风味良好,且各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红茶枸杞酸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红茶枸杞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红茶、枸杞粉、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复合发酵剂,经发酵后制作一种新型营养酸奶,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红茶枸杞汁、复合发酵剂、蔗糖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进行优化,并对研制出的酸奶进行了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红茶枸杞汁添加量为8.09%,复合发酵剂添加量为0.18%,蔗糖添加量为8.03%,发酵温度为41.5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茶枸杞酸奶最终感官评分为97.98分,与预测值较近,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说明用最佳发酵工艺制作的酸奶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8.
杨洋  高航  李中柱 《中国奶牛》2014,(14):34-36
以水牛乳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水牛发酵乳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牛发酵乳的最佳配方为水牛乳添加量70.0%、蔗糖添加量9.0%、乳清蛋白粉添加量3.1%。其获得的产品组织细腻,口感爽滑,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9.
以鲜牛乳、枸杞粉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实验研制凝固型枸杞酸奶。实验结果表明:凝固型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白砂糖用量8%、发酵时间9 h、枸杞粉用量10%。在此条件制得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纯乳酸发酵特有滋味和枸杞特有香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新型营养保健型酸奶,试验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感官评价为依据,对南瓜浆添加量、蜂蜜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和发酵时间4个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感官评定,确定南瓜蜂蜜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蜂蜜添加量为5%,南瓜浆添加量为8%,发酵剂添加量为5%,发酵5 h时制得的南瓜蜂蜜酸奶色泽淡黄、质地细腻、酸甜可口、柔润滑腻,兼有南瓜的芳香和酸奶滋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鲜牛乳、红枣、枸杞为主要原料,利用俄罗斯生产的特色菌种进行发酵,探究俄罗斯风味红枣枸杞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和乳清析出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混合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结果 俄罗斯风味红枣枸杞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混合汁20%,白砂糖3%,接种量3%,发酵温度42 ℃,发酵时间4 h。结论 制得的产品呈红褐色,口感软滑,酸甜可口,质地均匀。  相似文献   

12.
平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奶成熟工艺的基础上,将平菇汁添加到牛乳中,经乳酸发酵制得平菇酸奶。本试验主要从平菇汁对凝乳时间、产品酸度、菌数变化、感官指标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来探讨最佳添加量,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全脂奶粉、蔗糖、草莓果粉等为原料,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直投式发酵剂,通过干法混合的工艺制成酸奶预拌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酸奶预拌粉的配方,并以感官评价的方式对其发酵成的酸奶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最佳配方及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奶预拌粉的最佳配方为:全脂奶粉88%,混合直投式发酵剂添加量0.006%,蔗糖添加量7%,草莓果粉添加量5%;预拌粉发酵成酸奶的温度为43℃,时间为6h。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酸奶口感最佳。产品在常温条件下,经过18个月的稳定性测试,活菌数及发酵后酸奶的口感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以核桃和花生为原料,打浆后添加到牛乳,发酵制成营养丰富的坚果酸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坚果浆比例、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和酸度确定核桃花生酸奶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坚果浆占牛奶比例55%,蔗糖添加量5%,接种量3%,42℃发酵4.0 h,经后熟得到的酸奶综合评分最高,为86分,酸度为72°T。[结论]此酸奶产品口感细腻顺滑,坚果香味和奶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外源添加沅江芦笋水提物对发酵酸奶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芦笋水提物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添加不同含量(0.1%、0.2%、0.4%)芦笋水提物对酸奶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笋水提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90(芦笋粉末/g∶水/mL),90 ℃水浴提取4 h。综合考虑发酵品质,沅江芦笋水提物在酸奶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2%;与空白酸奶相比,沅江芦笋酸奶提前1 h到达发酵终点,酸奶的持水力提高8.9%。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对乳酸菌发酵及酸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茶多酚对乳酸菌及酸奶品质的影响,将鲜牛乳以每个样品100 m L为标准分装于玻璃瓶中,每16个玻璃瓶为一组,共9组,测定了酸奶的滴定酸度、持水力、质构、乳酸菌活菌数、感官评价等指标。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乳酸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呈抛物线形,茶多酚添加量低于0.30%时对乳酸菌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P0.01),茶多酚添加量为0.20%时促生长作用达到最佳;同时对乳酸菌产酸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延长酸奶的保质期;随着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酸奶的持水力及质构的测定结果及感官评价均呈抛物线形变化,在茶多酚添加量为0.20%时各项指标达最优。说明当茶多酚添加量为0.20%时,茶多酚对乳酸菌发酵及酸奶品质影响的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与香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针菇/香菇浸提液与鲜奶混合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制得凝固型酸奶,对其乳酸茵数进行测定,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金针菇/香菇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和香菇浸提液对乳酸茵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乳酸茵总数,并提高产品品质。金针菇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浸提液添加量为15%,发酵剂接种量为3%,加糖量为9%。发酵时间为4h;香菇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浸提液添加量为10%,发酵剂接种量为3%,加糖量为9%。发酵时闻为4h。  相似文献   

18.
覆盆子果汁营养丰富,具有一定保健功效。本文以牛乳、覆盆子为主要原料研制饮用型酸奶,以发酵温度(A)、果汁添加量(B)、发酵剂添加量(C)为三因素,对饮用型覆盆子酸奶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优化参数为:培养温度42℃,覆盆子果汁添加量8%,发酵剂添加量3%。采用本工艺生产的饮用型覆盆子酸奶不但口感细腻爽口,酸甜适宜,而且有浓郁的覆盆子香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以燕麦麸和新鲜牛奶为主要原料,9%的木糖醇为甜味剂,研制了一种保健型酸奶——搅拌型燕麦麸发酵奶。以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燕麦麸酸奶的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为:燕麦麸添加量1.50%,复合稳定剂(PGA)0.10%,变性淀粉0.10%,CMC-Na0.05%,果胶0.03%;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4h。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扩大荸荠的食用范围,丰富酸奶的种类,提高酸奶的营养价值。方法 以荸荠果浆、纯牛奶、发酵菌剂、蔗糖为主要的原料,开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黏度、酸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发酵工艺。结果 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 h,糖添加量10%,荸荠添加量10%,发酵温度40 ℃,所得产品组织细腻,口感柔和,具有浓郁的荸荠清爽风味。结论 荸荠适合添加到酸奶中,且当添加量为10%时,产品质量最好,荸荠风味酸奶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