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已上升为休宁县主要病害。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农民对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时期并不了解。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已上升为休宁县主要病害。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农民对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时期并不了解。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造成稻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3.
宜州市水稻稻曲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宜州市水稻稻曲病大发生流行原因,为防控水稻稻曲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地调查宜州市水稻稻曲病发生的现状及田间防治方法,分析造成稻曲病大发生原因。【结果】水稻孕穗后期及抽穗杨花期间多雨且气温适宜,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造成水稻稻曲病近年来大发生的主要原因;防治策略不当,防治时间不及时导致稻曲病大发生流行;【对策】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选择防效好的药剂,在水稻破口期前5~7天第一次用药,在水稻破口即抽穗5~10%时,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能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农民对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时期并不了解。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A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造成稻米品质下降,食用后影响健康。为了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稻曲病的危害和蔓延,确保水稻高产、优质,现将其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农民对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时期并不了解。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  相似文献   

7.
稻曲病是目前水稻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已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以及人畜健康。近年来,我省粳稻引进试种稻曲病表现易发病;为摸索粳稻防治稻曲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此,我县开展了中粳稻曲病最佳防治时期试验,结果表明,适时用药能较好的控制稻曲病发生,但不同用药时期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湖南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叙述了湖南省稻曲病近几年来发生危害的程度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生与病源、温度、雨水、品种、肥料、土壤等的关系;从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及药剂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稻曲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至扬花期的真菌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容易全田发病,对水稻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利影响.通过对遵义地区水稻稻曲病发病原因和症状进行总结分析,从种子消毒、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稻曲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绿核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穗期病害,别名青粉病、伪黑穗病,属真菌类病害.多发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是我市近年来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一、水稻稻曲病的危害随着优质稻的推广,我市近几年来稻曲病发生较为严重,尤其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容易发生.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在穗部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上部谷粒,形成墨绿色或黄色粉团,造成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明显下降,产量显著降低.更为严重的是污染稻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曲病的发生不仅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而且对人畜健康安全产生威胁。本文综述了中国建国以来稻曲病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主要影响因素、防治技术及国内研究报道情况,提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一是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二是防治稻曲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及其关键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稻曲病是永胜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轻。笔者通过对永胜县稻曲病的调查,摸清了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稻曲病的发生条件及预测预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洵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100-101,99
为提高稻曲病的测报和防治水平,对黔东南州稻曲病发生及危害特征、病菌生活史及发病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源、品种、气象条件及水稻生育期是稻曲病发生与否和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同时,介绍了稻曲病的测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两大真菌性病害,在穗期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通过好力克等8种药剂防治水稻穗期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示范试验,研究穗期对真菌性病害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好力克是一种防治水稻穗期真菌性病害的广谱、绿色杀菌剂,而且有延长绿叶功能、防止早衰、控病增产的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孝感市水稻稻曲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俗称绿霉病、青粉病,是近年来水稻穗期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集中发生在迟熟中稻和一季晚粳上,造成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下降,产量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对稻米质量、人畜安全、自然环境造成了危害。2004—2008年。稻曲病在本市发生面积居高不下,直接威胁到优质水稻生产安全,为此,对本市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已成为我国新兴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作者通过介绍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指出2009年稻曲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感病,并结合宝应县水稻稻曲病发生实际,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病害一般分为苗期病害和生长期病害。生长期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生理性烂秧、苗期侵染性病害。在北方粳稻区,一般常见的苗期侵染性病害有立枯病、腐烂病、恶苗病等。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通过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能使水稻谷粒产生稻曲球而影响产量,稻曲球上的毒素不但影响种子发芽,而且对人畜有致畸作用,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加强该病的防治,对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