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NaHCO_3胁迫下外源硅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巴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在NaHCO_3(50 mmol/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外源硅(0、0.5、1.0、1.5、2.0 mmol/L)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CO_3胁迫下,施加1.5 mmol/L硅,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苗长及胚根长。此外,在该浓度下幼苗的株高增加值、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及脯氨酸(Pro)含量达到峰值,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分析表明,添加1.5 mmol/L浓度的外源硅能有效缓解NaHCO_3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增强幼苗在NaHCO_3胁迫下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以紫花地丁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MeJA浓度(0、1.25、2.5、5、10 mmol·L?1),喷施紫花地丁叶片背面,研究不同浓度MeJA对紫花地丁叶片的叶螨数、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喷施MeJA(CK)相比,外源MeJA能使紫花地丁叶片叶螨的侵染率降低,植株的各类生长指标增加,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活性增强,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减少.其中,MeJA浓度为10 mmol·L?1时,紫花地丁叶片的螨害指数为最低,抗满效果最好,而MeJA浓度为2.5 mmol·L?1时,各类生长指标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MeJA通过影响各种酶活性及相应生理指标,提高了紫花地丁对叶螨的抵抗性,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与5个不同钾素水平进行交互处理,以草地早熟禾品种Merit为试材,研究钾对水分胁迫下草地早熟禾生理特性及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钾素浓度下,水分胁迫显著(P0.05)降低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显著(P0.05)增加草地早熟禾电导率及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同一水分条件下,随着钾素浓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升高。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与0mmol/L钾处理相比,9mmol/L钾处理下Merit的POD、SOD、CAT活性分别上升了68%、35%、65%,对于缓解干旱、提高草坪耐受性和坪用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马志强  史毅  种培芳 《草地学报》2022,30(6):1475-1484
为探究外源缓解剂对草坪草修复镉(Cd)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镉为污染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作为修复草种,茉莉酸甲酯(MeJA)为外源缓解剂,设定培养皿和土壤作为培养环境,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植物体内镉含量和土壤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实验中,MeJA浓度为50 μmol·L-1时,与单一镉处理相比,发芽率、活力指数分别增加117.39%和492.63%;75 μmol·L-1的MeJA处理较单一镉处理,转移系数和溶液中镉含量分别增加63.33%和23.10%。土壤培养环境中,施用浓度为75 μmol·L-1的MeJA后,较单独镉胁迫,转移系数和根系镉含量分别增加了62.07%和32.45%,富集系数上升97.80%,土壤镉含量最低点出现在MeJA施用浓度为50 μmol·L-1时,较单一镉处理下降23.28%。说明适宜浓度的MeJA可缓解镉对草地早熟禾的损害,提升草地早熟禾对土壤中镉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脱落酸对3个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境内采集的3个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对高温胁迫下野生草地早熟禾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ABA提高草地早熟禾耐热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0 ~30 mg·L-1 浓度范围内,随ABA浓度的增大,3个材料叶片相对膜透性先降低后增大,可溶性糖(SS)含量、叶片含水量先增加后下降,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逐渐降低.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ABA浓度20 mg·L-1野生草地早熟禾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最多,膜受到的伤害最小,保护酶系统活性最强, 对野生草地早熟禾高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3个材料各生理指标最适浓度20mg·L-1处理与对照相比,耐热性强的材料草地早熟禾(清水)SS、 F-pro含量和CAT活性增幅最大,MDA含量降幅最大,抗高温伤害能力增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对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以紫花地丁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MeJA浓度(0、1.25、2.5、5、10 mmol·L-1),喷施紫花地丁叶片背面,研究不同浓度MeJA对紫花地丁叶片的叶螨数、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喷施MeJA (CK)相比,外源MeJA能使紫花地丁叶片叶螨的侵染率降低,植株的各类生长指标增加,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的活性增强,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减少。其中,MeJA浓度为10 mmol·L~(-1)时,紫花地丁叶片的螨害指数为最低,抗满效果最好,而MeJA浓度为2.5 mmol·L~(-1)时,各类生长指标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MeJA通过影响各种酶活性及相应生理指标,提高了紫花地丁对叶螨的抵抗性,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以波斯菊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床进行发芽实验,探究镉(Cd2+)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种子Cd2+胁迫缓解的最佳处理方式与最适浓度,对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胚芽长、鲜重、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波斯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及胚芽长随着Cd2+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波斯菊种子能忍耐<0.6 mmol/L的Cd2+处理,但高浓度的Cd2+ (≥0.6 mmol/L)对波斯菊的发芽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对单Cd2+处理下的波斯菊种子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MeJA的处理方式表明,MeJA浸种预处理方式的效果优于MeJA与Cd2+同时处理的方式。且1.0 μmol/L的外源MeJA浸种预处理的缓解效果最佳,与单Cd2+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波斯菊种子19.3%的发芽率,73.0%的活力指数,幼苗28.1%的鲜重,并降低了植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低浓度的MeJA主要通过提高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清除体内产生的活性氧(ROS),并降低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增强种子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草地早熟禾午夜Ⅱ号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接种的方法在草甘膦浓度为0、0.02、0.04、0.06、0.08和0.10mmol/L的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20d后对愈伤组织进行存活率、相对生长率、褐化情况、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随草甘膦浓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相对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临界点处的草甘膦浓度为0.04mmol/L。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的临界点草甘膦浓度是0.06mmol/L。说明草地早熟禾午夜Ⅱ号愈伤组织可耐受较小浓度的草甘膦(0.04mmol/L)。  相似文献   

9.
以草地早熟禾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水分梯度(25±2%、15±2%、5±2%)和不同氮素浓度(1.5mM、15mM、30mM)进行交互处理,测定了叶绿素荧光特性和RuBisCO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同一氮素浓度下,轻度、重度水分胁迫显著(P0.05)降低草地早熟禾叶绿素荧光最大量子产量(Fv/Fm)、实际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和RuBisCO酶活力。同一水分条件下,随着氮浓度增大,品种‘Arcadia’和黑龙江草地早熟禾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qP、ETR及RuBisCO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但品种‘Eclipse’的该几项指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与15mM氮处理相比,1.5mM氮处理下‘Arcadia’、黑龙江草地早熟禾、‘Eclipse’的RuBisCO酶活力分别下降47.77%、39.61%、19.08%,表明其光合特性受到严重抑制,适度增加氮素可有效缓解水分胁迫对叶绿素荧光特性和RuBisCO酶活力的影响。25±2%水分和15mM氮交互处理是‘Arcadia’和黑龙江草地早熟禾水氮利用最优选择,而25±2%水分和30mM氮交互处理对‘Eclipse’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玉萍  董雯  张鑫  杨茜  张峰 《草业学报》2012,21(1):213-219
以先华70和祁连白雪2个耐盐性不同的花椰菜品种为材料,在125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0.5~1.5 mmol/L SA浸种预处理的花椰菜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ɑ-淀粉酶活性,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好;0.5~1.5 mmol/L SA处理的花椰菜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茎粗和较大的叶面积,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好。说明0.5~1.5 mmol/L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ɑ-淀粉酶活性,提高花椰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诱导花椰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耐盐性,减轻和缓解盐害,SA浓度超过2.0 mmol/L时对盐胁迫没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