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9,(3):60-62
四川省地方标准《叶用桑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形成草案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主持,标准编制专家组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则》、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及四川省桑园水肥一体化建设实际的调研情况.形成了四川省地方标准《叶用桑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草案。标准(草案)规定了叶用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及水肥管理的技术规范,适用于四川省行政范围内叶用桑的水肥一体化建设。其内容包含36条术语和定义,5个主要方面的基本规定,水源工程、灌溉工程、自动控制系统、施工与设备安装和运行管理6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概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原则和优点,并从系统组成、安装与维护,以及果桑的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阐述了设施果桑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指导设施果桑水肥高效利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是既要采收桑叶养蚕又要采收桑果淘洗桑种子的桑园,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的建成、桑园管护措施、桑叶的采收、桑果的采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科学合理布局,选择配套实用的农机具,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采收桑叶,震落法采果等一套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海南为我国栽培芒果的主产区之一,西南部干热地区为产业发展优势区域。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日益提高,灌水与施肥等生产管理成本的上升给产业节本增效带来挑战。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技术包括技术要求、工程模式及设施安装、施肥与水分管理、设施维护及其它管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芒果实施节水灌溉,根据果树需要进行施肥,具有提升产量和品质、节省肥料和人工及促进增收的优势,从而实现产业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南丘陵平地莲雾果园水肥管理中存在施肥不匀、养分流失、易引起灼烧、用工量大等问题,在分析莲雾营养特性基础上,提出了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其在减少含水土壤面积、控制灌水深度、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等方面优势,并对其设计要点、施肥管理策略及方案进行了详细叙述。建立水肥一体化微喷灌系统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实现莲雾增产、水肥高效耦合、提升果园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韦应科 《广西蚕业》2001,38(4):50-51
事实证明 ,种桑养蚕确实是我区农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很多蚕农包括一些技术员由于对养蚕技术的一知半解而造成养蚕生产产量低 ,效益不高 ,现概括如下 :1 重蚕轻桑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种下的桑树 ,管理水平高的养蚕户已养二批蚕 ,而疏于管理的 ,树势还很弱 ,收入明显减少。正确的方法是 :应加强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事实上种好桑叶蚕也好养。2 桑园施肥不科学。主要表现在 ,桑园偏施氮肥 ,导致叶质下降 ,或一次施肥量过多 ,浪费肥料甚至烧苗。正确的方法是 :桑园施肥应氮、磷、钾配合 ,比例是 2∶ 1∶…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肥料和农药等生产成本的逐年提高,成为制约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瓶颈,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有助于解决此问题。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美国应用面积50%以上,以色列达80%以上。中国荔枝龙眼主产区部分农户已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起到了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的效果。然而,该技术的推广并不理想。本文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问卷调研获取了详实的数据,将面上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全面剖析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推广情况。首先分析了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的推广采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比分析了已采用和未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农户户主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的差异;最后进行典型案例分析,选取了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的两个示范园,纵向对比分析果场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前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桑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和机械作业的可靠性,2021年第2季度,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团队对研发的1BQS-1.2型桑园管理驱动耙和1WGJ4.4-60型桑园剪伐旋耕施肥机进行了优化改进,并研发了2FS-1.2型双行可调式桑园开沟施肥机.  相似文献   

9.
正一、技术名称:苜蓿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然而水资源短缺是该区域牧草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针对西北地区牧草生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团队自"十二五"开始,历时十余年,开展滴灌材料选型、苜蓿耗水规律、苜蓿地下滴灌灌溉模式等系列研究和技术研发,总结形成了"苜蓿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建桑园要把握好栽、管、用三个方面的技术体系,是我们蚕桑科技人员的职责,也是广大蚕农的迫切要求.目前本地部分桑园每667m2只能养到1张蚕,其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稀植幼龄桑不但成型慢,而且桑园间种其它作物,更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和树型养成;二是肥料投入少,形成了树势弱,发芽率低,发条少,枝条细短,叶片小,叶肉薄;三是修剪管理差等造成了未老先衰,失去了栽桑的意义.笔者近年来在蚕桑示范园区建设中经过实践调查,和诸位同仁续谈如何快速养成树型和收获桑叶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桑园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桑园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硫酸镁,每666m2增施硫酸镁10kg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旱坡地桑园生长势弱、投产迟、产叶量低的问题,探索旱坡地桑园快速丰产栽培经验,从2002年开始,通过在我区选择13.33hm2亩旱坡地桑园试验示范与研究,实现了旱坡地桑园栽植当年见效、三年丰产,桑园面积产茧100kg/667m2、667m2收入达2000元的良好效果,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旱坡地桑园应用的快速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涛 《山东饲料》2013,(19):28-29
微灌施肥在我国又称为"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以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微灌施肥是将微灌施肥设备与施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新农业技术,其设备是实现节水节肥的基础,微灌施肥制度是发挥设备最大效益的关键,也是微灌施肥技术的核心内容。本刊将分四期详细介绍,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所谓低产桑园,是指667m2桑园年产桑叶500kg以下的桑园。由于肥培管理下降,用养失调,或遭受水灾、干旱等灾害,病虫害危害等原因,造成桑树衰败、产叶量下降。射阳县现有新老桑园3 666.7hm2,年发种16万张,667m2桑园年平均发种3.1张。具不完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果树多种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灌溉与施肥相对困难。多年以来,灌溉与施肥在我国果树生产中一直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灌溉与施肥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提高水肥利用率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环境,增加经济收益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水肥一体化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省桑园管理劳动力的投入,作了桑园桔杆覆盖,施包膜肥料,化学除草和简化除虫等省力化培桑试验。由于用工投入减少,可使每667m^3桑园节约工本33.33元。但是由于施肥和除草次数等的减少,使桑叶减产,每667m^2减收12%。  相似文献   

17.
溪滩桑园土壤“砂、漏、瘦、旱”等特性,对桑叶的高产稳产妨碍甚大;而腐植酸类肥料(简称腐肥)则有改良土壤,减少化肥损失和肥效稳长的效果,为此开展此项研究。计划通过四年(1981年——1984年)定点连续试验,提出一套以使用腐植酸类肥料为主要措施的溪滩桑园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促进本省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从种植到收获的现代化、机械化、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而且水资源较为短缺,因此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项技术的优点,重点从节省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节省施肥时间及用工量、改善土壤微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且展望了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桂林地区引进强桑1号栽植,对其性状进行跟踪观察,并开展密度、肥料用量等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期为本地强桑1号的引进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观察及研究结果表明:强桑1号在广西桂林栽植生长发育时期为3月12日—12月10日,全年桑叶生长期比沙2×伦109长10 d左右。在广西桂林地区栽培以规格0.9 m×0.7 m,即每667 m2栽1059株为宜。每667 m2强桑1号桑园施氮肥54.0 kg、磷肥21.6 kg、钾肥27.0 kg可获得较好的桑叶产量,示范区全年采摘桑叶5次,每667 m2桑园桑叶平均产量达3157.40 kg。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楚州区在新桑园建设上,成功摸索出一套"成园快、投产早、收益多"的桑园快速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当年栽桑(春栽),当年成林(667 m2栽1 000~1 200株,当年秋期养成有效枝条6 000根左右,产叶1 000~1 500 kg),当年养蚕(秋期667 m2桑可养蚕1.5~2张),当年收益(667 m2桑可收获茧款1 000~1 500元).现将桑园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