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倒伏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一大障碍。倒伏造成的损失,一般在孕穗时倒伏减产约50%以上,抽穗前后倒伏减产30%~40%,灌浆时倒伏减产10%~20%,乳熟末期以后倒伏减产约3%左右。倒伏减产的原因,在抽穗前后倒伏主要影响穗粒数(约减6粒左右)并降低千粒重;灌浆期倒伏,主要影响千粒重,一般降3克。 1 倒伏的征兆 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是小麦倒伏之前都是有征兆的。要做到有效防止倒伏,首先要了解小麦倒伏的一些征兆。据初步观察,倒伏有下面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豫南地区,稻茬机条播麦时有倒伏发生。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减弱,茎基部郁蔽,田间湿度增大,无效消耗增强,常导致病、虫、草害重发;同时小麦茎秆易折断损伤,致使成穗率不足,实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20%~30%。根据我们的经验,预防倒伏,...  相似文献   

3.
丰培  方方 《农村百事通》2007,(18):38-38
水稻倒伏后不仅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而且收割困难,病虫害过重,品质变差,损失过大,一般会减产20%左右。倒伏分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种,一般根倒伏发生在蜡熟期后,由于搁田没搁好,田间长期保水,土壤糊烂,根系发育差,扎根浅,  相似文献   

4.
针对夏玉米粒期不同时期倒伏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相同品种不同时期倒伏对千粒重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显示:8月10日倒伏的郑单958千粒重201.8-215.5g,较常年千粒重300g,降低84.5~98.2g,减产28.2%吗2.7%。8月16日倒伏的千粒重228.0-248.3g,较常年降低51.7~72.0g,减产17.2%-24.0%。8月28日倒伏的千粒重273-285g,较常年下降15-27g,减产5.0%~9.0%。倒伏后采取应变措施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产量,降低损失,为玉米生产应对灾害性天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对粳稻产量损失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1995-2001年调查测定,明确了稻曲病不同发病率对产量的影响,其病穗的产量损失率可达11.5%-54.5%;构成减产的因素主要是结实率降低和千粒重下降,其中结实率的损失高于千粒重损失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水稻倒伏扶扎对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水稻倒伏后的扶扎效果。[方法]通过不同时间倒伏水稻的扶扎试验,分析扶扎对倒伏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与倒伏未扶扎相比,9月23日,倒伏扶扎水稻的结实率低4.27个百分点,千粒重低2.58 g,减产9.30%;9月30日,其结实率高5.99个百分点,千粒重低0.54 g,增产8.97%;10月6日,其结实率高9.13~9.40个百分点,千粒重高0.54~1.00 g,增产12.79%~15.91%。9月23日,倒伏扶扎连6号较倒伏未扶扎的总粒数少12.3粒,实粒数低11.77粒;9月30日,倒伏扶扎连6号较倒伏未扶扎的实粒数高,瘪粒数低。连9号倒伏未扶扎的实粒数最少,瘪粒数最多。[结论]与倒伏未扶扎水稻相比,灌浆前期倒伏扶扎水稻减产,灌浆后期倒伏扶扎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和发生,稻株受害后,一般会导致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冒穿”倒伏、枯孕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土壤氮含量高而有效硅含量偏低是普济圩农场水稻大面积倒伏的主要因素,增施硅肥后水稻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空秕率下降,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施硅肥150-225kg/ha,水稻茎叶含硅量提高9-20%,产量增加8.49-11.21%,如果后期偏施氮肥,即使增施硅肥,仍会使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抗性下降,不能增产。  相似文献   

9.
大麦亩施N12kg施氯化铵比施尿素的各生育期苗数,每亩有效穗数及株高增加,每穗实粒、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成熟延迟,倒伏加重,导致减产。晚稻亩施N10kg,施氯化铵和尿素的各试点产量互有高低,差异不显著,但施氯化铵推迟成熟1-2天。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的田间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轶  邓玉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73-173
2007年浙北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田间实际为害损失的测定表明,五(3)代不防治,有效穗数减少,实割减产25.27%;六(4)代不防治,结实率、千粒重明显下降,实割减产32.97%。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倒伏会使籽粒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1980年我所试验,马场二号小麦未倒伏的千粒重达34.5克,而倒伏严重的仅为21.2克.倒伏时期的早晚对产量影响也有所不同,倒伏愈早,影响愈大.据外地报道,孕穗期倒伏的约减产40—50%;抽穗期倒伏的约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的约减产10—20%;乳熟以后倒伏的约减产2—3%.倒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1999~2002年进行的水稻直播和抛秧、插秧移栽试验调查,直播稻主要生育特点是秧苗素质好、分蘖快、苗峰出现早、有效穗数多。但易发生草害和倒伏,平均每穗粒数少,其增穗部分对产量的贡献大于减粒部分对产量的影响,并且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光照强度对小麦不同品种结实率及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1997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就光照强度在小麦灌浆期对小麦不同品种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光照强度减少1/2时,小麦的结实率、千粒重普遍下降,结实率平均减少19.3%,千粒重损失27.3%,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高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发生纹枯病危害,可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导致严重减产。要高效防治纹枯病,必须抓好以下关键技术。一、彻底打捞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  相似文献   

15.
小麦倒伏对产量因素的影响及补救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开花期发生倒伏 ,可造成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 ,倒伏程度越大 ,减产越严重。灌浆期发生的倒伏 ,主要使千粒重降低 ,减产幅度相对较小。小麦倒伏后 ,适时叶面喷施粉锈宁和磷酸二氢钾 ,可有效地增加千粒重 ,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周口地区小麦倒伏原因及防御对策杨小丽曹国立刘翠玲(周口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周口466000)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倒伏与高产的矛盾愈加突出,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后的小麦千粒重降低3~8g,减产10%~30%,给全年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倒伏均会造成减产,倒伏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倒伏程度。从倒伏时期来看,处理间减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浆始期开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减产幅度分别为37.29%、29.36%、10.80%和4.26%。从倒伏程度来看,总体表现为倒伏越严重减产幅度也越大。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是倒伏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开花期和灌浆始期平铺处理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减少12.25%和10.04%,倾斜倒伏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4.92%和7.28%。灌浆始期倒伏对粒重的影响最大,灌浆中期和开花期次之,灌浆后期影响最小。除开花期外,同一倒伏时期内倒伏程度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麦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中,可以将不同倒伏程度的小麦产量损失进行合并分析,倒伏时期可作为评价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肥施用时期的后移,水稻㎡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逐渐降低,返青后第5天施分蘖肥较对照比减产17.1 kg/667㎡、减产率为2.6%;返青后第10天施分蘖肥,较对照比减34.7kg/667㎡、减产率为5.4%,因此建议水稻返青后应立即追施返青分蘖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农大3号为材料,利用盆栽的方式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水势),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时期干旱胁迫都会导致减产,孕穗中期、后期减产幅度最大,其次是分蘖中期、前期。分蘖后期(无效分蘖期)干旱虽然穗粒数有所增加,但是祢补不了由于穗数下降造成的产量损失,出穗前各阶段干旱胁迫的减产幅度大于出穗后各阶段。分蘖期干旱使单穴有效穗数减少,孕穗期干旱穗粒数减少;孕穗期、产量形成期(出穗—乳熟期)干旱千粒重、成熟粒率降低;孕穗中期干旱结实率下降,混合千粒重降低。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单穗平均粒数和混合千粒重有助于提高产量,提高饱满千粒重和混合千粒重有助于提高成熟粒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宁夏灌区小麦早期发生倒伏(6月上旬),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进行了探讨。其结论是:小麦早期发生倒伏对亩收获穗数无影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可造成小麦减产28.1%;及时扶植并进行叶面喷肥均可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