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兴起 ,对生态旅游有益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的保健旅游。同时 ,指出旅游者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应注意的 3个问题 :选择好旅游目的、注意安全和环保。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峰 《林业建设》1995,(6):31-33
生态旅游强调到自然环境中观赏体验。人们全身心融合于自然之中,通过感受陶治性情,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求得自身完善。1、生态旅游是保护自然、获得持续发展的最佳举措;2.生态旅游突存了常规旅游模式;3、从秣旅游的生物条件及旅游者行为规律两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规律进行探讨;4、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重庆旅游是一种朝阳产业,方兴未艾,但在发展旅游时对环境影响的绝对性和对经营者、保护者的补偿问题,生态旅游是人  相似文献   

3.
就生态旅游者利益诉求中的期望和表现对大明山旅游者,以及就生态旅游者利益诉求的期望对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主要群体——大明山管理局、生态旅游经营者、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生态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利益相关者表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旅游者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其旅游体验明显偏离生态旅游者的期望。文章提出,需要促成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从行动指南到行动上达成共识,以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漂流生态旅游特点 漂流活动与其他探险活动相比简单得多。因而旅游者在旅游中参与意识极强,以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为趣事。漂流生态旅游之所以能让众多旅游者接受并迅速开展,是因为它有五大优势:一是旅游体验的原始性、真实性;二是旅游过程有惊无险的刺激性;三是旅游环境容量的易变性;四是旅游活动项目开展的区域性;五是旅游对象范围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越来越多地见于各种各样的旅游宣传品中,各地都大兴生态旅游,旅游者也大讲生态旅游。然而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什么利弊,很多人都不清楚,以至把生态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方式或提法混为一谈。其实,我国拥有十分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生态旅游研究起步较晚,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生态旅游的利弊也还要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不只是自然旅游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相…  相似文献   

6.
林业建设助推生态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清 《中国林业》2011,(11):43-43
现代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已成为发展较快、最有生命力的旅游形式。而在生态旅游中,最为广大旅游者钟情的是森林生态旅游。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生态旅游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森林旅游中非生态旅游行为及行为守则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森林旅游中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政府的许多非生态旅游行为和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及旅游行为本身的影响 ,提出了三者的生态行为守则框架 ,旨在为制订森林旅游区生态旅游管理办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的体验性旅游,它是现代旅游的标志,是自觉保护自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通过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探讨生活旅游规律,影响和限制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因素是人,财力,时间,交通和通讯等,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但对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要求相对简单,安全,卫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自然美与生态旅游□陈刚8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引起高度重视并获得迅猛的发展。许多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世界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二战后以满足旅游者“四S”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大众旅游模式,经由文化旅游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预示着...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潜力巨大,生态效益显著,越来越受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重视。《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一书,把市场营销的研究成果与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结合起来,从理论、实践以及具体应用方面对生态旅游及其市场营销做了全方位的介绍与诠释,力求突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志明 《绿色科技》2013,(10):207-209
指出了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区森林防火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旅游景区森林防火是保护旅游者生命安全和生态旅游资源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防火管理、宣传教育、技术实施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者具有特有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探新求异、放松身心、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是生态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到武夷山的生态旅游者具有如下行为特征:首选的旅游项目是登山和野营,其比例分别为25%和23%;选择1~2个好友结伴外出是最佳出游方式;经济收入和旅游花费比一般旅游者高;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较长;旅游季节多在春秋两季;文化程度比较高;旅游目的地以山、水、森林为首选.研究结果还表明:生态旅游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旅游经营者应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所涉及的旅游对象类型和范围极广,它对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的生态素质要求极高,体现在旅游行为的无为化和经营管理的生态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能够互相提供发展机遇,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建设中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为生态屏障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观念氛围和巩固生态屏障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保健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探险、休闲、娱乐、疗养、保健等多种需求,因此,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生态旅游来实现自己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以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并保护自然、促进当地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等为目的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21世纪中有更大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态旅游教育是我们旅游职业学校顺应旅游市场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该文探讨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开发原则以及在生态旅游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聂卉  赵赞  钟昌勇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1):50-51,54
森林旅游生态资源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中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表现。以漓江为例,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外部性体现进行分析后,对解决森林旅游资源外部性中出现的阻碍及其内化问题、从旅游者、旅游企业角度减轻森林旅游资源的外部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的体验性旅游,它是现代旅游的标志,是自觉保护自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通过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探讨生态旅游规律,影响和限制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因素是人、财力、时间、交通和通讯等,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但对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要求相对简单、安全、卫生,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源于本世纪80年代。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全球环境问题所引起的。突出特点是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使得原有的以涌向工商业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改变为由发达城市流向大自然,追求返璞归真。旅游者在生态旅游活动中,不再仅仅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更多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同时,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宣传主题和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19.
倡导保护性旅游行为对保护环境,对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分析传统大众旅游者旅游行为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者的保护性旅游行为概念;并归纳其具有环保性、知识性、参与性、替代性等4个特点;同时还论述了该行为的层次、阶段与保护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与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蓬勃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盲目开发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重蹈工业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必须合理确定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容量,特别是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将旅游者的人数严格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本文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原则及调控措施进行研究,使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