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节省桑园管理劳动力的投入,作了桑园桔杆覆盖,施包膜肥料,化学除草和简化除虫等省力化培桑试验。由于用工投入减少,可使每667m^3桑园节约工本33.33元。但是由于施肥和除草次数等的减少,使桑叶减产,每667m^2减收12%。  相似文献   

2.
冬闲桑园套种荠菜关键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闲桑园套种增收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在茧丝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它对稳定桑园面积,稳定蚕农情绪,增加蚕农收入,实现蚕桑产业可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东台市富东镇积极引导蚕农大搞桑园间作套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该镇桑园1460hm^2,套种蔬菜面积达65.6%,据笔者调查,桑园套种荠菜,肥力足的桑园种植户秋种冬收,一般每667m^2收入800~1000元,高产田块收入可达到4000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直播套种成因技术建设桑园的产量表现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应用直播套种技术建设桑园,可以当年年成园、采叶养蚕并收获套种的黄豆及多余的桑苗,每667m^2桑园产值可达3130.00元,达到高产桑园养蚕的收入水平;直播套种成园区播种的桑园和常规栽桑建园的相比,当年产叶的有效株数多、生长旺、有效枝茎较长、叶片数多、且中后期叶片较大,产叶量达到传统大苗种植成园区的产量水平,叶质稍有提高;播种后的第2年直播套种成园的桑园就进入丰产期,产量接近大苗种植建园的产量,第3年可增产5.5%。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各地栽植桑树面积逐年扩大,但定植前2~3年667m^2桑产茧量低,效益差。为了缓解前期投入高的矛盾,经多点示范,在幼龄桑园中,套种马铃薯、花生,对稳定增加桑树幼园的收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崔海丽 《北方蚕业》2003,24(4):49-49
我市现有桑园0.2万hm^2,年养蚕3万余张,667m^2均养蚕仅1张,管理好的桑园667m^2产叶量在2000~2500kg以上,年可养蚕3~4张,管理差的桑园667m^2产叶量还不到500kg,年养蚕还不到1张,单位面积产量很不平衡。而中低产桑园在我市约占40%以上,可见现有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我们要在拓植新桑园的同时,改造现有低产桑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对我市的蚕桑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苗启军  周帅 《北方蚕业》2010,31(3):51-52
近年来,幼龄桑园和老龄桑园锯桩芽接改造后,桑园套种其它经济作物可提高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桑园丰产性能的前提下,中药材白术可与1-2年未成园的桑树间作套种,一般可产白术干货120kg/667m2,每667hm2桑园可增收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7.
冉龙平 《四川蚕业》2012,40(1):16-16
<正>宁南是四川第一蚕桑大县,也是冬季马铃薯大县。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县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1333.3hm2(2万余亩),产薯4万t,平均667m2产量达2000kg以上。在华弹镇水塘村建立的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67m2产量高达3976.2kg,全县桑园实现了"夏秋是桑园,冬春是粮田",桑薯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宁南县  相似文献   

8.
姜德义 《中国蚕业》2009,30(1):51-53
蚕桑生产在海安县高效规模农业中的优势明显,1994年每667m^2桑园茧值首次超过2000元,到2007年累计投产桑园129329.3hm^2,茧值42.7万元,平均每667m^2桑园茧值2200元,其中2006年4625元。2007年全县丝绸行业加工产值60亿元,出口创汇7600万美元。海安县针对工业经济激增,蚕桑业正面临着规模下降、污染加剧、劳动力紧缺、灾害频发等问题,提出采取优化桑园布局、构建安全机制、推进循环利用等保持茧丝绸行业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探索桑树与银杏树套种新模式。每667m^2植桑800株,低干养成,套种胸径2.5~3cm、高3m的银杏树70~80株,并对其中的30~35株进行嫁接,定干2.5m高,未嫁接银杏实生苗在5~7年嫁接树挂果后出售,通过售苗和(白)果每年每667m^2可增收1500元以上,25年后桑树进入衰老期银杏刚进入盛果期,此时每667m^2的售果收入超过6000元,经济效益仍远远高于其它经济作物。由此说桑、银杏套种具有高效生态农业特性,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水面网围养蟹,套养翘嘴红鲌生产性试验研究。试验共2个框口,面积5.33hm^2(80亩),平均每667m^2(亩)生产商品蟹34.14kg,平均规格148g/只;翘嘴红鲌27.3kg,平均规格525g/尾;每667m^2利润1151.3元,其中翘嘴红鲌占利润的32.24%,增效371.16元。  相似文献   

11.
桑园从秋季11月至来年4月为冬闲季节。为了提高冬闲桑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我市蒋垛镇从2006年开始尝试桑园套种豌豆,春节前后收获豌豆茎尖。每667m^2增加收入均在6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蚕桑比较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永红 《中国蚕业》2008,29(1):7-11
通过对山西省9个主产县蚕桑生产的调查,比较分析养蚕与粮食作物的效益,结果表明:2004—2006年养蚕户的667m^2桑园产茧量逐步提高,且随着蚕茧价格的上涨,667m^2桑园效益高于粮食作物,收益差距拉大,2006年为最大。但是当667m^2桑园产茧量在40kg以下、茧价为14元/kg以下时,667m^2桑园净收入相当于种玉米的收入,加之种玉米用工投入少,农民就会弃桑种粮。并分析得出影响蚕桑效益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技术、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和组织形式等,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桑园间作黄芩,每667m~2桑园可增收3 000元以上。介绍了陇南地区间作黄芩的生产经验,总结提出桑园套种黄芩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汉中市汉台区位于汉中盆地中部,桑园主要分布在沿江河滩区的铺镇和北部的丘陵区老君、武乡、汉王、望江等镇乡。河滩区植桑养蚕起步较早,蚕农管桑养蚕的水平较好,桑园主要以丰产密植园为主,667m^2年养蚕4张,张产普遍在40kg以上。丘陵区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的新蚕区,蚕农管桑养蚕的水平参差不齐,桑园多以宽窄行套种园为主,667m^2年养蚕2~3张,张产多在30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5口池中设置19口面积均为8m^2的网箱饲养斑点叉尾鮰鱼苗,在3口面积均为4002m^2的塘中培育大规格鱼种,采取健康养殖方法,取得成功。结果为:19口网箱放苗38万尾,经25d饲养,共产斑点叉尾鮰夏花鱼种29.67万尾,平均体长2~3cm、成活率78.1%;3口育种试验塘放夏花鱼种28.26万尾,经150d培育,共产斑点叉尾鮰鱼种239530尾、11214kg,成活率84.7%,个体均重46.8g,每667m^2平均产量623kg、每667m^2利润3063元,投入产出比1:1.59。本文探讨了斑点又尾鮰苗种高产健康培育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为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通过5个月养殖,1号池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淡水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淡水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3~4倍。  相似文献   

17.
全池泼洒法 防治肠炎、白皮病,每667m^2水面(1m深,下同)用韭菜3-4kg,捣烂后加0.3kg食盐均匀撒施。防治气泡病.可在鱼苗下塘后,每667m^2水面用韭菜3-3.75kg、食盐2.25-3.75kg、清凉油6-7.5盒与黄豆打成浆全池均匀泼洒,防治车轮虫病,每667mz水面用韭菜3-5kg、食盐0.25kg,捣烂后加水全池均匀泼洒。  相似文献   

18.
牛林 《中国蚕业》2008,29(2):56-57
介绍了杂交桑再嫁接栽培技术,该技术投资少、成本低、操作容易、见效快、周期短;杂交桑栽培当年667m^2桑园可饲养蚕种1.5—2张,产茧60—80kg,第2年嫁接后667m^2桑园可饲养蚕种3.5—4.5张,产茧150—180kg;建园的第2年与嫁接苗建园的第3-4年相当,蚕农可提早1—2年受益。  相似文献   

19.
1、做好桑园的施肥工作,每667m^2桑园施人畜肥不少于2000kg,或其它农家有机肥;2、捕杀桑尺蠖等越冬害虫;3、杂交桑离地30cm剪伐(留3~4个芽苞);4、完成新扩更新桑园栽植;5、杂交桑零下5℃时注意防御冻害。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稻草(甘蔗叶)覆盖、免耕栽培,则可在翌年4月收获马铃薯.经田间试验,主作物种桑养蚕收入较好,一般年产鲜茧200kg/666.7m2左右,投资600元左右,纯收入2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