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花粉直感对昭通晚熟红富士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昭通晚熟红富士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采用不同品种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在果实横径、单果重、可溶固形物方面差异显著,存在花粉直感效应。秦冠花粉授粉可降低果型偏斜程度,并使单果重、纵径、横径增大。若单从花粉直感对果形的影响考虑,秦冠可选作晚熟红富士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3个软枣猕猴桃雌性品种(绿佳人、丹阳、桓优一号)与4个雄性品系(LD111、LD1804、LD1805、LD1806)花粉为试材,4个雄性品系分别给3个雌性品种授粉,建立12个授粉组合,研究其花粉直感效应,并对不同授粉处理的果实数量性状和内溶物含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在坐果率、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不同软枣猕猴桃品种的花粉直感作用显著性不同,同一种花粉对不同雌性软枣猕猴桃品种的相同性状亦表现出不同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3个猕猴桃品种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进一步研究猕猴桃花粉直感效应,选用I-3-2-2、I-1-5-3、I-1-6-5、I-1-15-4等4种花粉,分别给哑特、秦美、徐香猕猴桃雌株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建立15个授粉组合。结果表明,猕猴桃在果实坐果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果实形状等方面表现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在果柄离难易方面无花粉直感效应。通过果实平均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等内外观性状的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不同花粉对猕猴桃果实影响差异较大。相同花粉在不同品种上授粉后表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主要品质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罗汉果花粉直感效应,用7个雌性品系为母本,分别用6个雄性品系的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授粉,用所获49个组合为试验材料,经测定和统计发现花粉直感对罗汉果品质有较大影响,7个雌性品系中有5个在甜苷Ⅴ、总糖和水浸出物含量3项指标上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在同一雌性品系组合中的最大变幅分别为21.05% 、38.37%和20.97%。雌性品系在花粉直感上存在品种特异性,反映在不同雌性品系的甜苷Ⅴ、总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发生变化的指标和强弱不同,通过雌、雄品系的组配改善果实品质有很大潜力。同一雄性品系对不同雌性品系授粉,未发现一致的正向或负向花粉直感效应。花粉直感在果实形态、大小、坐果率、发育期及含水量指标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花粉直感效应对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兔眼蓝莓"杰兔"为对象,以同园栽培的"芭尔德温"为授粉品种,开展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质量、花青素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直感效应对"杰兔"果实品质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自然授粉和"芭尔德温"花粉异花授粉果实的单果质量、花青素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自花授粉。花粉直感效应对果实单果质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在授粉后第20 d至第30 d开始显现,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在授粉后第60 d开始显现,对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影响在授粉后第70 d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6.
“贵长”猕猴桃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授粉树对“贵长”猕猴桃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为科学选配授粉树提供依据,从贵州省水城县及修文县选择18个不同品种(株系)授粉树,比较花粉性状并保存花粉,在“贵长”猕猴桃雌花盛花期时进行人工授粉,比较不同花粉授粉下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在单果质量、种子数、种子质量、种子大小、果形、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干物质含量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果皮茸毛未表现出花粉直感效应。猕猴桃单果质量受种子数、种子大小、种子质量及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高倍体作为父本表现出高着果率。在供试雄株中,“GX1”和“GX12”给“贵长”猕猴桃授粉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作为“贵长”猕猴桃的配套授粉树。  相似文献   

7.
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研究及授粉组合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观1号作对照,选取16个有花粉品种为父本开展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效应研究。花粉直感后金华大白桃坐果率在25%~68.6%,早露蟠等4个品种授粉处理坐果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花粉直感对金华大白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有显著影响,其中金山早红、艳光授粉处理效果较佳;虽然花粉直感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未达显著差异,但对...  相似文献   

8.
采用9个澳洲坚果品种花粉对Kau进行授粉,观察不同品种花粉对Kau着果率、果实大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对Kau的着果率、壳果纵横径、出仁率、一级果仁率,果仁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蛋白质、灰分、水分等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Kau的壳果果形指数、单果仁质量、脂肪酸组分含量、粗脂肪、总糖等指标影响不显著。就着果率和果仁的经济性状而言,O.C、918适宜做Kau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澳洲坚果品种‘Keauhou’为试材,采用9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花粉授粉,研究了花粉源对澳洲坚果品种‘Keauhou’的坐果率、果实大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促进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推广。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Keauhou’的坐果率、壳果纵横径、单个果仁质量、出仁率及果仁中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总量、6种氨基酸含量、油酸、7种矿质元素含量、蛋白质、总糖、粗脂肪、水分及灰分等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品种‘Keauhou’壳果的果形指数、一级果仁率及除油酸外的其它脂肪酸组分含量等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品种‘951’‘O.C’和‘Pahala’的花粉授粉效果表现良好,初步推荐可以作为‘Keauhou’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0.
花粉直感现象的研究可为生产上授粉品种的配置、提高果实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花粉直感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以"秋姬""绥李3号""龙园秋李""月光李"及"423"等5个李品种为母本,以"长李15""黄李""布林""安哥诺"及"红心李"等5个李品种的花粉及混合花粉为父本,用所获得的30个组合为试验材料,统计获得组合的着果率和单果质量、测定获得组合的果实品质,研究花粉直感效应对李着果率、单果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直感对李的着果率、单果质量、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方面影响较大。不同雌性系的花粉直感效应存在差异,反映在指标和变幅的不同。旨在为李树研究和生产上合理配置授粉品种,提高果实品质和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荔枝树成花与碳水化合物器官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择荔枝不同末端梢抽生期的植株, 于成花诱导期间取样分析, 比较了高成花树与低成花树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桂味’荔枝末端秋梢抽生早的树(10 月5 日抽梢) 成花枝率为95.8% , 而抽生晚的树(11月15 日抽梢) 为18.0% ,‘妃子笑’荔枝10月1日抽梢树和‘糯米糍’荔枝两个抽梢期树(10 月15 日和11 月5 日) 的成花枝率均在99%以上。从11月中旬到1月中旬, 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一般先上升而后下降; 淀粉含量则不同程度地提高。低温来临前各器官淀粉含量差异不大, 到花发端之前, 3个品种高成花率树的淀粉含量以小枝(粗度1 cm) 为最高, 形成从小枝到末端秋梢和叶片的下降梯度, 而低成花率的桂味荔枝树的淀粉含量则未见这种梯度。认为这种淀粉含量分布可能是荔枝枝梢接受成花诱导、反映诱花效果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荔枝品种果肉冻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水东、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水晶球、怀枝等不同荔枝品种果肉的速冻冻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东、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是比较适合加工速冻荔枝的品种;而怀枝由于果肉较细软,取肉难度较大,而且解冻后汁液容易流失,不适宜加工速冻荔枝果肉;-60℃冻藏条件有利于速冻荔枝果肉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翠冠与玉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糖、酸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皮色梨品种果实色素、内在品质成分的变化特性,以褐皮梨新品系玉冠与绿皮梨品种翠冠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进程中纵横径、果皮与果肉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在成熟至采收期间,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2品种果实发育均呈"S"型曲线动态变化,果皮与果肉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在测定期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亦无显著差异。在成熟前14d至采收,果实生长趋缓,糖、酸含量急剧变化,2品种表现出各自特点,生产上应针对不同品种的内在品质形成特性,适期采收。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荔枝果肉中的糖、酸和维生素C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果肉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得到分离良好的色谱图,且测定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的方法。应用该法测定了妃子笑和糯米糍荔枝果肉样品,结果表明荔枝果肉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妃子笑果肉主要的糖是还原糖,而糯米糍中主要为蔗糖。荔枝果肉中主要的有机酸为苹果酸和酒石酸,2个品种果肉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妃子笑的维生素C含量是糯米糍的3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因素对蜜梨花粉直感的促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年对蜜梨的花粉直感效应及不同栽培措施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了9个不同授粉品种对蜜梨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蜜梨相关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主要来自父本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不同栽培措施的影响则相对微弱.授粉源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绿宝石、京白、杜梨和雪花梨品种,可不同程度的抑制果形、果柄变异,并相对提高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水分胁迫对荔枝果实的生长发育、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15 a生‘桂味’荔枝(Litchichinensis Sonn‘Guiwei’)为试材,设以灌溉和水分胁迫2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荔枝果实的大小、单果质量降低,果实发育受到抑制。水分胁迫的荔枝坐果率显著降低,同时导致最终产量的下降。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糖积累的研究发现,‘桂味’荔枝前期以积累还原糖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主要积累蔗糖;胁迫处理的荔枝果实糖含量前期低于灌溉的,后期总糖、蔗糖及还原糖含量都高于灌溉处理的。在荔枝果实发育后期,分解蔗糖的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及合成蔗糖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都为水分胁迫的高于灌溉处理的,这将有助于增加胁迫的果实库强及糖的积累。【结论】因此为使果实正常生长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生产上果实发育前中期应保持足量均衡的水分供应,后期不需要过多水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冷藏、ABA、1-MCP、热处理及HCl护色等采后处理对桂味荔枝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花色素苷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适温(3℃)相比,0℃下果实遭受了冷害,果皮花色素苷酶活性急剧增强,峰值提前出现,花色素苷含量迅速减少。ABA、1-MCP处理能暂时延缓花色素苷酶活性的上升。热水处理不同程度地诱导了果实花色素苷酶活性的升高,果皮褪色,而适当浓度的酸处理能显著抑制花色素苷酶活性,对果皮具有较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程度,为生产上的分级和研究中定量果皮的褐变程度提供依据,以淮枝、糯米糍、桂味为材料,研究了采后其果皮颜色变化过程中亮度(L*)、色饱和度(C*)、色度角(h)值及a*值和b*值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指标与褐变程度的关系,并推导出褐变与这些指标变化相关的方程式。结果表明,色度指标L*,a*,b*和C*值的变化均可用于衡量荔枝果皮的褐变程度,其中以C*值的相关性最高,并确定了3个品种荔枝C*值与褐变程度的对应关系,将荔枝果皮褐变程度数量化,建立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seedlings of Myrobalan, Stanley and Green Gage as rootstocks on main frui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ur European plums (‘?a?anska Rana’, ‘?a?anska Lepotica’, ‘?a?anski ?e?er’ and ‘Stanley’) grown under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a?ak (Serbia).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st properties such as fruit weight (FW) and its size and shape, stone weight (SW), 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 titratable acidity (TA), total sugars (TS), ripening index (RI) and sweetness index (IS) were examined among rootstocks. Influence of these rootstock on flesh rate (FRa) or flesh/stone ratio in cultivars evaluated wa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case of ‘?a?anska Lepotica’, rootstocks had not capacity to change sphericity (φ) and TA. Seedlings of Myrobalan improved only SW in ‘?a?anski ?e?er’ and TA in all cultivars. In all other cases this rootstock decreased values of evaluated traits. The best frui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lums were achieved by seedlings of Green Gage and Stanley alone or alongside. Despite the higher TA contents in fruits on Myrobalan and its tendency to induce higher SW in some cultivars, the smaller sized fruits together with the less attractive fruit shape resulted in a non-interesting rootstock for plums in our growing conditions. Interesting and positive behavior of cultivars were found for quality parameters when grafted on seedlings of Green Gage and Stanle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