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8种传染性疾病:猪瘟、猪支原体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分别从病原、流行规律、诊断方法、预防疫苗、免疫时间等方面做了论述,以期在规模化养猪中降低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09,(9):71-71
在猪流感大面积爆发后需特别重视猪各类猪呼吸道病的继发,常见的继发呼吸道病比较多,如副猪嗜血杆菌(HIS)、猪萎缩性鼻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肺炎链球菌(SS)、多杀性巴氏杆菌(Pm)、  相似文献   

3.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采用分别单独注射、同时分别注射和混匀后注射方式免疫35日龄左右健康仔猪,观察其免疫反应,并用ELISA评价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疫苗同时注射,免疫副反应加大,对口蹄疫的免疫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建议2种疫苗不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4.
猪场疫苗应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疫苗免疫是通过注射疫苗,使猪产生对该病的抵抗力,对猪场疫苗应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提高猪场免疫效果。使猪健康生长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0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采用分别单独注射、同时分别注射和混匀后注射方式免疫35日龄左右健康仔猪,观察其免疫反应,并用EUSA评价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疫苗同时注射,免疫副反应加大,对口蹄疫的免疫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建议2种疫苗不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9,(11)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直接引起猪肺疫、禽霍乱、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萎缩性鼻炎等病症,对养殖业影响非常大。据调查研究显示,皮肤坏死外毒素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要因此和保护性抗原。基于此,重点研究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A基因克隆与表达。  相似文献   

7.
<正>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尤其鼻甲骨的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病原体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联合感染,在多种应激因素作用下致病,本病的传播是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鼻汁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引起的,可感染哺乳母猪、  相似文献   

8.
猪瘟给当前猪场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猪瘟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由于目前疫苗厂家较多,生产比较混乱,实验旨在探讨三种不同厂家猪瘟疫苗对兔体的热反应和对仔猪抗体滴度变化。应用市场上三个不同厂家的猪瘟活疫苗,分别进行兔体热效力检验和仔猪免疫试验,观察疫苗反应情况。通过兔体热反应和对免疫前后的猪群进行ELISA抗体监测来评价,确定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的猪瘟疫苗对兔体的热反应差异较大;不同厂家的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差异较大,保护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9,(2):7-8
为了解四川省2018年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随机抽取5个厂家的5种类型的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效果评价试验。在第二次免疫4周后检测口蹄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猪O-A型口蹄疫二价灭活苗、牛羊O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疫苗等4种类型的疫苗,各厂家疫苗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70%以上要求;牛羊O型-亚洲I型-A型口蹄疫三价疫苗4个厂家的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70%以上要求,其中2个厂家的亚洲I型抗体合格率未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8)
为了解猪O型口蹄疫和羊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在三角镇免疫效果,该试验随机5个养殖单元(5家散养猪户以及4家养羊户)和4个规模化养猪场,对猪O型口蹄疫和羊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开展了免疫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三角镇2015年上半年散养户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为92%,下半年免疫合格率为56%;201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羊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均为100%;4个规模化猪场2015年上半年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为97%。  相似文献   

11.
史玉侠 《畜禽业》2012,(11):75-76
综述了规模猪场引起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等内容,并结合处置某规模猪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实践,介绍临床上规模猪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体会。通过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配合药物预防、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和强化饲养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Ⅰ相菌和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是D型)所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流清鼻涕、打喷嚏、鼻甲骨萎缩、颜面部变形.本病最早于1830年发现于德国,现已遍布世界各养猪发达地区,我国引进的种猪检出率高达80%,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00年4月湖南益阳市一私营猪场发生了一起歪鼻、流清鼻涕、生长缓慢、发育迟缓为主要症状的病例,通过综合诊断,确诊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01,(11):22
最近,大多数国家采用减毒疫苗来控制伪狂犬病(AD),但在墨西哥对这种疫苗尚未进行过试验.为此,该国学者Castro等对抗AD的减毒gE-/TK-Begonia毒株制得的疫苗进行了试验,来评价其免疫原性和感染力.试验共分3组,每组14头母猪,其中7头分别在10日龄和14周龄两次免疫,另7头作对照.所有试验猪在10、14、18、22周时采集血液样本,经ELISA检测抗全病毒抗体浓度,结果免疫组在10、14、18和22周时其OD值分别为0.083±0.002、0.513±0.025、0.918±0.068和0.907±0.093,而对照组其平均OD值则为0.082±0.02以下.结果说明,这种疫苗对所有被试验猪均产生免疫原性,并且对照猪群或同一猪场其它猪未发现感染本疫苗病毒.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上呼吸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都可发生,仔猪感染后发病最为严重,成年猪耐过,病猪主要表现呼吸困难、鼻甲骨变形、生长发育受阻等;预防该病必须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加强管理,猪群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治疗该病首选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7,(5)
猪巴氏杆菌病是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发病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对该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敏  许振涛 《畜禽业》2015,(3):88-89
<正>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的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为特征。该病发生后,造成猪只饲料转化率底,生长发育迟缓,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造成并发症,给很多养殖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几年来临床工作经验,简要总结如下,供各位同行参  相似文献   

17.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猪呼吸道疾病是指猪表现为以咳嗽、喘气、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或正常,生长受阻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常因患猪感染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所致。近年来,由于养猪生产朝集约化模式发展,猪呼吸道疾病在养猪生产中已成为常见疾  相似文献   

18.
<正>口蹄疫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县在春秋两季计划免疫中的猪的免疫注射程序上,按照商洛市动物疫控中心安排,先免疫猪瘟疫苗,1周后再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和蓝耳病疫苗,28 d再加强免疫1次,间隔1月后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较低,尤其是今年春季全县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95份,合格61份,合格率64%,低于国家规定保护率70%的标准。为此今年7—9月,我们进行了猪口蹄疫疫苗两种剂量注射免疫的跟踪抗体检测试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8,(12)
为了评估政府采购猪瘟疫苗的免疫抗体效果,试验选择1个规模化猪场,用政府采购猪瘟疫苗按照不同剂量对猪群进行了1次和2次免疫,在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其中的猪瘟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加强免疫后2倍剂量抗体保护率比1倍剂量抗体保护率更高、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8)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影响着养猪户的经济效益。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对该病进行诊断,并结合自身防治经验,针对该病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