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果园释放壁蜂,是果树授粉的一项成功新技术。它能够增加产量,提高果品质量,节省劳力。1993~1995年试验表明:放蜂杏园坐果率比对照提高0.64%,亩增杏果330kg;放蜂苹果园坐果率提高27.4%,亩增产410kg,且果形指数增大。现将果园释放壁蜂技术简介如下: 1 果园喷药 对释放壁蜂的果园,放蜂期间严禁喷布任  相似文献   

2.
壁蜂授粉效益高壁蜂授粉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们自1991年开始采用壁蜂授粉,经调查,果园采用壁蜂授粉比人工授粉坐果率提高197%左右,增产243%,现将我们的作法简介如下:(1)放蜂的果园应在放蜂前15天停止使用杀虫农药,以免壁蜂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提高日光温室桃树坐果率的有效方法,使其达到早果、丰产、优质、高效,2004年我们对日光温室栽培的油桃在花期进行了放蜂、喷硼酸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地区苹果壁蜂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壁蜂授粉技术有增强授粉效果、改善果品质量等作用.现对渤海湾地区苹果壁蜂授粉的放蜂前准备、放蜂、壁蜂回收和保存、壁蜂释放注意事项等技术要点进行介绍.该项技术主要适用于山东、河北、辽宁和北京等省(市)苹果产区.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壁蜂给苹果树授粉,具有技术简单,省工省时,成本低廉的特点。据近10年来对白水县西固、雷牙、尧禾等镇苹果示范园释放凹唇壁蜂试验调查,可提高红富士苹果花序坐果率20%~50%,对矫正偏斜果,提高苹果产量、质量效果显著。现将苹果园释放壁蜂授粉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工点授、喷雾授粉和壁蜂授粉3种辅助授粉技术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果实大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辅助授粉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坐果率、大小以及产量,其中人工点授效果最好,喷雾授粉和壁蜂授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经2年的试验表明,果园花期释放壁蜂可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坐果率,壁蜂授粉效果南北行内不超过50m,东西行间不超过15m。  相似文献   

8.
温室桃、草莓引进壁蜂授粉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桃、草莓由于花期正处于早春低温阶段,棚内无法进行自然风流动而达传粉目的,因此,自然授粉坐果率低,且草莓畸形果多。引进壁蜂在桃和草莓初花期释放,经人工控制温度而使其在初花期羽化。结果表明,经壁蜂传粉的大棚桃坐果率由自然授粉的35%上升到...  相似文献   

9.
1 日光温室内甜油桃授粉技术授粉的好坏直接影响温室甜油桃坐果率的高低。在温室的小环境条件下 ,空气湿度大 ,花粉飞扬条件差 ,没有或很少有昆虫传粉 ,因此必须进行辅助授粉 ,才能保证较高的坐果率。一般多采用放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1.1 人工放蜜蜂授粉 在甜油桃开花前 1~ 2d(天 ) ,将蜂箱搬进日光温室大棚内 (一般 40 0 0m2 放 2箱蜂 ) ,接受温度锻炼 ,并在蜂箱门口放一盛少许糖水的平盘 ,供蜜蜂出箱后补充营养 ,当棚内甜油桃花初开时 ,打开箱门。蜜蜂传粉的最适温度为 15℃~ 18℃。温度过低时 ,蜜蜂不出箱 ;过高时 ,蜜蜂活动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蜜蜂,壁蜂花期传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8年进行利用蜜蜂、壁蜂花期传粉及人工授粉技术的研究,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蜜蜂、壁蜂花期传粉及人工授粉可较大幅度的提高果树坐果率及产量。蜜蜂、壁蜂花期传粉与人工授粉在提高坐果率及产量方面无差异,而且利用蜜蜂、壁蜂传粉可节省60%的授粉成本。  相似文献   

11.
于2009年在吉林省珲春市苹果梨园上对比研究了角额壁蜂与凹唇壁蜂的生物学特性和访花特性等,以探讨凹唇壁蜂在苹果梨园上的访花授粉能力。结果表明:2种壁蜂均能在苹果梨园上进行正常的交尾、寻巢定居与采粉筑巢等活动,但凹唇壁蜂的日工作(采粉)时间较长,日访花频率较高,日访花数量多得多,在苹果梨园上的访花能力总体上优于角额壁蜂。  相似文献   

12.
不同化学物质打破葡萄、桃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保护地栽培的葡萄、桃为试材,对氰氨类、细胞分裂素、赤霉酸和KNO3打破休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单氰氨、11%石灰氮可明显促使葡萄提前萌芽,提早着色9-10d;50mg/LGA3和100mg/L6-BA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TDZ与单氰氨混用提高萌芽率的效果最好。在2个葡萄品种上,均没有观察到单氰氨或石灰氮处理对果穗或果实品质性状的不良影响。在华光油桃上,没有观察到化学物质对提早开花或成熟有明显的作用。对葡萄和桃上应用化学物质打破休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化学脱叶对桃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化学物质的脱叶效果和打破休眠的效应,结果表明:8%NH4NO3的脱叶效果最好,但对树体有严重药害,综合考虑以8%尿素为优选脱叶试剂;化学脱叶使萌芽提早6~8d,但仅使花期提前2~4d日对叶芽的作用效果显著;化学脱叶明显降低了花芽碳水化合物含量、自然坐果率和花粉生活力,使花期延长,但对完全花比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设施栽培的五月火、早红珠、丹墨、曙光、早红2号、早红宝石油桃为试材,测定了设施油桃不同品种果实的发育特性,包括果实纵横径与单果重.结果表明:在聊城地区,油桃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逐渐增大,并基本呈"双S"型曲线.单果重持续增加,在花后40 d内,由于果实单果重一直较小,所以果实单果重的净增加值较低,在接下来的30 d内,单果重净增加值较大;在果实将近成熟时,即花后的70~80 d内,果实还会出现一个单果重增长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棚内CO2 浓度日变化幅度远大于棚外 ;在天气晴好、光合旺盛、通风受阻时 ,棚内CO2 匮乏可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在保护地条件下 ,油桃光合速率 (Pn)日变化由露地的双峰曲线变为三峰曲线 ,最大Pn比露地提前 2h ,在 8时左右出现 ;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 ;晴天棚内日平均Pn为 5 .97(CO2 ) μmol/m2 ·s,比露地降低17.2 5 %。棚内CO2 加富对油桃光合作用和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上午 8时~ 12时之间的Pn和光能利用率 ,日平均Pn 6 .95 (CO2 ) μmol/m2 ·s ,比对照提高 2 5 .90 %。树体生长健壮 ,生物量 (未含果实 )增加 12 .4% ,比叶重增大 ,产量提高 19.80 % ,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6.
CO_2施肥对桃树暗呼吸和光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油桃为试材在水暖玻璃温室中进行CO2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普通空气条件下,CO2施肥对桃树暗呼吸与光呼吸的影响不大;在相应处理CO2浓度条件下暗呼吸速率变化不明显,而光呼吸速率明显下降。在温室普通空气条件与相应处理CO2浓度条件下,桃树暗呼吸速率/光合速率(Re/Pn)值与光呼吸速率/光合速率(Phr/Pn)值均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表观光合速率的相对上升,CO2施肥对桃树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7.
CO2施肥对大棚油桃光合作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棚内CO  相似文献   

18.
以3 a生油桃为试材,在水暖玻璃温室中进行CO2施肥研究.结果表明:CO2施肥可明显提高桃树的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施CO2后,桃树单株坐果数、单果重量和平均株产均明显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含量以及糖/酸比值都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9.
油桃套袋技术改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面铺反光膜及不同果袋、不同解袋时间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以全面提高果实品质,减少重庆光照不足和套袋对油桃果实发育的不利影响;适当延迟解袋时间,从常规的采前7-10d延迟到采前3-5d,最迟不超过7d,在重庆气候条件下,可以保证较好的外观品质,获得较好的防病虫防裂果效果;外褐内红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果面光洁度、色泽均匀度、防病虫和裂果效果明显优于牛皮纸单层袋、褐色单层纸袋处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设施栽培桃果实采后适宜修剪量,为设施栽培桃不同品种采后修剪提供指导。以曙光与早红艳4 a生成龄树为试材,连续6 a在果实采后对1 a生枝组进行适宜修剪量试验。以不修剪为对照,按剪下叶量占植株总叶量比例进行轻度(20%~30%)、中度(40%~50%)和重度修剪(70%~80%)及全剪处理,分析不同修剪量对树冠的光截获能力、1 a生枝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1 a生枝组的年生长量以及植株总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曙光进行中度修剪处理,后期结果枝组能更快形成,短果枝比例降低,更有利于提高单株负载量和果实品质。对早红艳进行轻度修剪处理,枝条总数增加,短果枝比例降低,植株负载量及果实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更适于轻度修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