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生长结果特性 永泰涂柿为落叶乔木,耐寒,耐旱,耐湿,喜温,喜光。怕积水,不耐荫。果近卵形,果皮光滑油亮.单果重60~90g。雌花单性结实力强,成为无核或少核果实。萼片紧贴果面。果肩平,脐部稍尖突。果皮成熟前呈墨绿色,成熟后呈橙黄色,9月下旬成熟。经脱涩处理后,果肉呈淡黄色.去皮后的果肉有晶莹透明的糖状物析出,  相似文献   

2.
1症状 苹果苦痘病是由缺钙引起的果实生理病害,成熟后期表现症状。病果皮下果肉首先变褐,干缩呈海绵状,逐渐在果面形成圆形红褐色凹陷变色斑。后期病部果肉干缩、表皮坏死,呈现凹陷褐斑。品尝病部有苦昧。  相似文献   

3.
爱宕梨是日本育成的砂梨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15g;果皮黄褐色,果点较小,果面较光滑,套袋后果皮呈淡黄色;果肉白色、多汁,石细胞少,味甜微酸,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6%,品质上等。在北京地区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耐贮运。抗病性强,早果,丰产,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轻。近几年在北京市郊区,尤其是通州区发展较快,目前栽植面积533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家庭制作柿干,宜选在柿果已成熟,果皮呈黄红色,果肉硬,且无蝇的时期进行。我地以立冬节气前后为适期。选果以选用着生在树冠外围的柿果为好,但由于制干后增值较小,一般没有制作的必要,故多选用伤、虫、畸、次和小果,效益好。去皮柿果去皮后可加速其失水干缩,防止果肉后熟软化。  相似文献   

5.
绿宝石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一个早熟优良品种,在东阿县一般7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46g,圆形,果皮绿色,套袋后呈黄白色,果点稀少而小,果面光洁,果肉白色、细脆。该品种幼树生长势强,有较强的成枝力,枝条粗壮,叶片大而厚,易成花,结果早,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6.
龙口市1997年由国外引进黄金梨,经3年的试栽,现已开始结果,属中熟品种,现介绍情况如下。 黄金梨是韩国用廿世纪和新高杂交,于1984年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果形扁圆~圆形,单果重350g以上,最大果重500g。在龙口市9月中旬成熟。成熟时果皮黄绿色,稍贮后变为金黄色。果皮极洁净(套袋果成熟时金黄色,呈透明状),果点大而稀,果肉稍软而多汁,果肉白色,石细胞极少,果心小似苹果核  相似文献   

7.
1 症状 苹果苦痘病是由缺钙引起的果实生理病害,成熟后期表现症状.病果皮下果肉首先变褐,干缩呈海绵状,逐渐在果面形成圆形红褐色凹陷变色斑.后期病部果肉干缩、表皮坏死,呈现凹陷褐斑.品尝病部有苦味.  相似文献   

8.
晓岫 《果农之友》2009,(9):48-48
刚收获的新鲜柿子果肉内含有一种叫可溶性单宁的物质。也称“柿子素”,柿子素存在于柿的果肉中,分散在特殊的单宁细胞内,呈水溶性,在口嚼时,细胞破裂而流出,与口中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变成有收敛感的浓郁涩味。不堪食用。因此,将成熟的涩柿果肉中的可溶性单宁变为不可溶性就需要对其进行脱涩处理。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几种方法,供选用。  相似文献   

9.
枣缩果病主要危害枣果,引起烂枣和落果。枣果染病后,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出现呈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的病斑,染病后期果皮会变暗红色,皱且无光泽。枣果发病部位的果肉由外向内变土黄色,食之味苦。果柄变褐色或黑褐色。病果瘦小,于成熟前脱落。枣果  相似文献   

10.
双红蟠是早露蟠芽变新品种,果个大,果肉厚,果皮着色鲜艳,成熟后硬度大,产量高,品质好,在山东潍坊6月中旬果实成熟。2007年7月通过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品种鉴定。目前已在山东省潍坊、烟台等地示范推广150hm^2。  相似文献   

11.
永安黄椒是福建省永安市地方特色蔬菜品种,果实呈圆锥形,单果重5-12g,成熟果色泽桔黄,果皮鲜亮,果肉辣度高且带香,具有特有的品质特征。永安黄椒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和知名度,现将其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娜 《河北果树》2016,(4):54-55
正枣缩果病又称"束腰病",主要侵害果实。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斑块,边缘呈浸渍状,清晰。随后病斑变为暗红色,无光泽。有的病果从果梗开始有浅褐色条纹,排列整齐。剖开果皮,肉色呈现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坏死组织逐渐向果肉深层延伸,味苦。以后病变部转为暗褐色,失去光泽。病果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故称缩果病。果柄受害后呈暗褐色,提前形成离层,枣果未熟即先  相似文献   

13.
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的果袋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果实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果实中糖酸含量、PAL(苯丙氨酸氨解酶)和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透光率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相关系数r>0.99。在不同颜色果袋影响果实成熟时果皮的糖酸积累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对果肉中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皮的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亦无显著相关性,但成熟时果皮中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15*)。不同颜色果袋影响PAL、UFGT酶活性,果实成熟时不同果袋PAL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613*),UFGT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65*)。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钙肥防治苹果苦痘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苦痘病又称苦陷病,在果实近成熟时开始出现.贮藏期继续发展。病斑多发生在近果顶处,即靠近萼洼的部分,而靠近果肩处较少发生。病部果皮下的果肉先发生病变,而后果皮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圆形斑点。这种斑点,在绿色或黄色品种上呈浓绿色,  相似文献   

15.
成熟甜瓜为什么会产生酒味和刺舌异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收获的果实切开,可发现果肉呈水渍状腐溃.严重的时候,甜瓜的果皮出现浓绿色的水渍状,果面上如出汗样用手指压果面,果面柔软,食用时刺舌,称之为发酵果.发酵果有两种:一种是果实成熟;另一种是果实很早就出现异常.这些果实表皮大部分发生水渍状并出汗,这类果称为心腐果.  相似文献   

16.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外果皮暗红无光泽。病果个小、皱缩,味苦,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17.
延香梨以苹果梨为母本,南果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80g,果实较整齐。果实成熟初期果皮黄绿色,贮后变黄色,光滑,果皮薄。果点中、稀、圆形,浅褐色,果皮摩擦后不易变黑。果肉白色,  相似文献   

18.
甘蜜宝甜瓜系厚皮甜瓜,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单瓜平均质量2.5kg,果肉橘红色,果皮黄绿色,充分成熟后呈金黄色,果面布满细密网纹。每667m。地第一年投资2000~3000元(第二年投资下降600~1000元),可获纯利2000~3000元。现就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江  程建徽  杨夫臣  谢鸣  雷鸣 《果树学报》2007,24(4):444-448
以红色类型红地球和白色类型无核白鸡心为试材,研究了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果实着色与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2种颜色类型葡萄果皮与果肉中均以己糖(葡萄糖、果糖)积累为主,2者比例呈下降趋势,浆果成熟后2者含量大致相同,糖是葡萄果实着色的重要影响因子;红地球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果皮、果肉中糖积累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花色素苷的形成与果皮、果肉中葡萄糖的积累正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白色类型无核白鸡心果皮中不积累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的变化与果皮、果肉中糖积累相关性相对较高,其中与果皮中葡萄糖的积累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1 为害症状 幼虫孵化后即开始为害果实,蛀虫时咬破果皮,在果面留下针尖大的蛀果孔。蛀果后2天左右,从入果孔流出果胶珠,干涸成白色蜡粉,随着果实的生长,入果孔愈合成一个小黑点,周围果皮略呈凹陷。幼虫入果后在皮下潜食果肉,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