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棉麦后大苗移栽增产技术韩海江,杨证明河南虞城县棉办476300棉花麦后大苗移栽,是利用中早熟春棉品种在麦收前育苗在麦后移栽的一种麦棉两熟种植方式。1989年4466.7公顷麦后大苗移栽棉,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032kg,产小麦4125kg,比夏棉麦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施药水平下麦套春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揭示了(一)麦套春棉田麦收前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多样性及稳定性均大于麦收后;(二)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及群落的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棉铃虫大暴发年,单一使用目前常用的生物农药还难于达到控害的目的,合理施药(结合使用生物和高选择性化学农药)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常规用药要小,并能较有效的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膜甜菜创高产孙彦彬(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地膜栽培甜菜正在我区农村中应用。1992年乌兰乌苏乡张卫东种植的12.5亩地膜甜菜,创亩产5930kg的高产纪录,具体措施如下:1、施足底肥,蓄足底墒。地膜甜菜前茬冬麦,麦收后每亩施农家肥2.5t,均匀撒于...  相似文献   

4.
高密县姜庄公社李仙大队十三队,1979年直播15亩夏甜菜,收了84,000斤,平均亩产5,600斤。据测试对照,含糖比春甜菜高2.5度.该队夺取夏直播甜菜丰收的主要经验如下:播种早,质量好提早播种夺取全苗是夏甜菜丰收的基础。为此该队在麦收前就把种夏甜菜的地块落实好并进行了麦田灌水,以便促使小麦成熟并为麦收后种甜菜备好底  相似文献   

5.
引言多年来,鲁南地区农民习惯于6月10日麦收前收获春马铃薯,秋马铃薯习惯于10月下旬霜降前收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栽培技术的改进,新品种选育等条件的变化,春秋马铃薯收获期都较往年有所提前。近几年兰山区不少菜农春种脱毒马铃薯收获早的于5月20...  相似文献   

6.
小麦收后种植红麻(即麦茬麻),播种期一般在6月初旬,有的延迟到6月中旬,比正常播种的麻延迟一个多月,如何夺取麦茬红麻高产j实现粮、麻双丰收,这是当前红麻生产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年≥10℃有效积温3800℃左右,麦收后可插秧复播种植生育期为120~130d的水稻品种,并可以实行稻麦一年两熟制,即麦收后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继续种植小麦。复播水稻品种目前采用新稻1号、小越光品种。  相似文献   

8.
2004年黄泛区农场开始种植鲁棉研19,当年在多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60hm2鲁棉研19平均单产子棉2360kg,与当地农户麦套棉产量相当。2005年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子棉2680kg,高产田块达到3150kg,衣分41.2%。麦后直播抗虫短季棉鲁棉研19,不仅保证了粮食(小麦)产量,而且省工、省时,病虫害发生轻,投入少,提高了棉农的收益,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1施足底肥,抢时播种鲁棉研19前期发育搭架快,现蕾早、开花早,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肥料不足易形成早衰,因此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尿素180kg、过磷酸钙450kg、硫酸钾225kg。麦收后立即整地,抢时播…  相似文献   

9.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深松对0~300 cm土壤蓄水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及其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期耕作均显著提高了小麦蛋白质产量.耕作时间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降雨年型不同而异,欠水年的休闲期耕作均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丰水年在麦收后15d耕作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麦收后45 d耕作则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显著提高了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从而改善了品质.此外,丰水年麦收后45 d耕作可提高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旗叶和籽粒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降低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籽粒蛋白质的累积在麦收后15d耕作条件下与籽粒GDH活性关系密切,而麦收后45 d耕作条件下与旗叶GS和GOGAT活性相关性较大.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在不同降雨年型下均可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且欠水年效果较明显;耕作时间对土壤水分、小麦氮代谢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具有较大的调控效应,休闲期雨后耕作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形成,且深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陈柏谊 《茶叶通讯》1996,(2):37-38,40
不同时期轻修剪对茶树萌发与经济效益的影响陈柏谊(湖南省江茶场茶陵·412424))1前言各地都在大力探索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途径。开发名优茶大多在抢“早”上做文章。各项技术措施中,修剪是不用增加投资的。冬季温度在—8℃以上,秋茶后轻修剪...  相似文献   

11.
冬暖大棚马铃薯—菜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修珂 《中国马铃薯》2004,18(3):176-176
冬暖式塑料大棚生产的马铃薯比同期用多层农膜覆盖形式种植的马铃薯早7~10d上市。价格高且稳定,菜豆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不误下茬栽植的西红柿在麦收前市。此种植模式仅马铃薯、菜豆的棚收入在5000元左右,而且技术操作简单,尤其对新建棚具有较高的推广价植。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红麻主产区。1981年该区共有红麻205万亩,总产264000吨(熟麻),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5%和41%,在全国红麻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区红麻又以麦收后播种的麦茬麻占比例大。如河南、安徽两主产省的麦茬麻占70%以上,有的县多达90%。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武昌对生育期分别为120d、115~120d和110d的三种不同类型棉花品种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110d左右的棉花品种ZG1156适于麦后直播,霜前皮棉产量较高,衣分较高,伏桃比例高,果枝始节位及高度较低。麦后直播棉在湖北省适合播期为麦收结束后5月底至6月初雨前播种。  相似文献   

14.
麦收前不适时降雨导致小麦穗发芽是影响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Var.durum)质量的严重问题。为了确定群体内随机互交是否能够降低群体内麦粒红颜色同麦收前休眠之间的联系,1984年和1985年,有人在美国北达科他州(Fargo and Langdon,ND)进行了田间实验,该种群是由琥珀色麦种的“Vic”和PD44杂交产生的。PD44品系的种子休眠性好且麦粒呈红色,这种特性是从一加拿大试验的硬粒红春麦(T.aestivum L.em.Thell)RL4137系遗传下来的。种子休眠的评估方法是:在一间模拟降雨室用肉眼鉴别完整麦穗的发芽情况,并间接测定芽麦中的α-淀粉酶活性。麦粒颜色同休眠参数间的纯表型相关是显著的(r=0.28—0.67),进行一、二轮随机互交(random intermating)也很难改变这种关系。休眠的遗传变异性是难以通过0,1或2轮互交就能改变的。麦粒红颜色同麦收前休眠之间的稳固关系,可能同基因多效性有关,也可能同极端牢固的基因链有关。因此,在育种中,把红颜色种质作为培育休眠性能强的琥珀色硬粒小麦种质的设想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5.
熊飞 《大豆科技》1999,(1):17-18
竹山县地处鄂西山区,旱地作物面积较大,其主要种植方式为“麦—玉—豆”或“麦—玉—豆—菜”一年三熟、四熟预留行分带轮作套种,其中大豆做为唯一的养地作物与经济作物,对保持地力与提高种植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但麦收后抢种大豆,时间短,劳力紧张,致使耕作、播种、...  相似文献   

16.
从棉花播种到小麦收获,麦棉共生期40~50天,共生期间麦棉争光争水争肥矛盾突出。据试验观察,共生期间棉行光照时间只有单作棉田的30%~40%,5cm地温日均降低1~2℃,水分消耗速度加快,棉花极易造成弱苗晚发,腿高茎细。因此在共生期间必须抓好以“三防”为主的管理措施。1共生期“三防”1.1防缺苗断垄。棉花播种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齐;麦收前适时浇水,防止干旱死苗。1.2防虫害。在麦棉共生期间,由于小麦浇水,提高了棉行湿度,有利于地老虎的幼虫孵化和成活。因此麦收前易发生地老虎为害,可取90%晶体敌百虫1kg,先用少量热水溶解…  相似文献   

17.
花生育苗移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小麦高产条件下,在麦田内套种花生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锯末育苗移栽的试验,发现该法能有效地改善花生植株性状,促进根瘤的形成和发育,减轻花生叶斑病危害。与麦垅套种和麦收后直播相比.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方水稻机械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机械插秧前的准备、插秧期间的标准要求、插秧后的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阶段的机械插秧技术要点。通过调整格田水深,检验田面硬度,做好插前"三带"工作,适时抢早插秧,合理密植,保证机插深度适宜、补苗合乎要求,机插后做好水肥管理及虫害防治等,可以提高水稻机械插秧质量。  相似文献   

19.
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的麦田复配型除草剂。在麦子播后苗前每公顷麦田用该除草剂:1875g、2812.5g、3750g,麦收前它对麦田单、双子叶杂草株防效分别可达:80.31%、82.71%、86.21%和86.18%、89.43%、91.01%,它对麦田单、双子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可达:83.30%、84.87%、87.12%和90.36%、91.23%、92.77%,且对当茬作物大麦和下茬作物水稻、棉花都十分安全,因而目前50%麦乐可湿性粉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双子叶杂草兼除的复配型麦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我县黄、红麻面积每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占全省麻田面积的15-20%,单产从320斤上升到550斤,总产25—30万担,占全省收购量30-50%。过去,我县麦茬麻的比例较大,黄、红麻要待麦收后播种,因小麦生育期长,不能保证黄、红麻有150天的生育期,产量不高。为了较好地统一粮麻双高产的矛盾,从1977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