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1收获1.1适时收获无明显成熟期,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为最佳收获期。1.2注意事项1.2.1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人工、机械起薯时要发力均匀,避免戳伤和损伤薯块。1.2.2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种薯、鲜食薯和加工薯)分别收获。1.2.3应去除薯块表面泥土,在粘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收获时商品块茎表面出现近圆形或不定形木栓化疮痂,呈褐色病斑或斑块,手摸质感粗糙。通常病斑仅限于皮层,虽不影响食用,但薯块的外观变劣,不耐贮藏,商品价值显著降低,给种植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轻则10%~20%,重则40%以上。近年来,随着陕西城固设施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面积的不断扩  相似文献   

3.
以脱毒马铃薯‘荷兰15’一级原种为播种材料,研究种薯芽块芽眼不同摆放方法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芽块芽眼向下摆放的处理出苗略晚,出苗率略低,但差异不显著;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商品薯均最高,分别达3 108.7 kg/667 m~2与2 900.4 kg/667 m~2,显著高于种薯芽块芽眼朝上播种的处理;其小薯产量与青头薯率均最低,显著低于种薯芽块芽眼朝上播种的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承德中南部山区错期栽培马铃薯,当面积足够大时,可采用传统播种方法,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以马铃薯种薯芽块芽眼向下摆放的播种方法最理想。此播种方法既可提高块茎产量、商品薯产量,降低小薯产量,又因增加土层厚度,减少青头薯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对陇薯5号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中高寒阴湿区研究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对马铃薯陇薯5号NPK吸收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阶段不同养分在陇薯5号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生育期单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生育前期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在茎叶中;块茎膨大期,养分在茎叶和块茎中的分配约为8∶2;成熟期,块茎中氮磷钾的比例分别约为50%,65%,60%。出苗后45 d,65~75 d分别是马铃薯陇薯5号P、NK需求关键期。此外,NPK+微量元素配施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粗淀粉、VC、粗蛋白含量,提高马铃薯产量,说明均衡施肥可实现马铃薯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5.
1 马铃薯块茎空心 马铃薯块茎空心,在薯块外面无任何表现,只有在切开薯块后才能发现。空心多发生在较大薯块的中心附近,薯块越大空心发生率越高。薯块空心主要是由于薯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极度迅速膨大,使内部组织张力不均而引起开裂。另外,还因为块茎中心部分物质被转移,以及植株其他部分对块茎内物质的再吸收。在群体结构不合理、生长迅速、缺少钾肥、水分缺乏突然变为充足等情况下会诱使块茎产生空心。 防治措施:①利用品种间产生空心程度的差异选种不易产生空心的品种。②合理密植,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促使薯块适速均衡膨大。…  相似文献   

6.
纳添仓 《中国蔬菜》2018,1(4):71-72
青薯11号是以同薯23号为母本,以青薯1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出苗至收获107 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粉红皮,薯肉黄色带红晕,芽眼浅;块茎淀粉含量17.96%,粗蛋白3.17%,VC240.3 mg·kg~(-1),还原糖0.279%。抗晚疫病。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2 200~2 500 kg,高肥力条件下产量2 500~3 000kg。适宜在青海省各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二季作早熟马铃薯膜上覆土栽培技术,不仅减少了种植户成本投入,而且提高了马铃薯商品性,增加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延缓了早熟马铃薯早衰现象的发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一般于3月上中旬,待10 cm土温达到7~8℃时播种,6月上中旬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时收获。收获后的块茎晾晒2~3 h,剔除伤薯、病烂薯和畸形薯等,按整薯大小分级装袋出售或入库贮藏。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蛾并无严格的滞育现象,只要有适宜的温湿度及食料,冬季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我国南方,此虫的各个虫态均能越冬,但主要以幼虫在田间的烟草残枝败叶或残留的薯块内越冬,在北方只有少数蛹可以越冬.春季越冬代成虫出现后,首先在春播马铃薯或烟苗上繁殖,春薯收获后,一部分虫体随薯块茎进入仓库内繁殖危害,另一部分迁移到烟草大田繁殖危害.若田间播种秋薯,还可以迁移到秋薯田间继续繁殖为害.  相似文献   

9.
<正>1畸形薯产生原因马铃薯畸形主要有裂薯、念珠薯、孔洞薯和皮面凹凸等,造成畸形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温度不适。马铃薯结薯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2~25℃,块茎膨大最适温度为15~18℃,如温度超过27℃,块茎生长被抑制,不能继续膨大,而匍匐茎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块茎上的芽有可能抽生出来,高温解除之后,新生的匍匐茎顶端膨大长成薯块,如此重复几次,形成链条状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由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经济效益颇佳,特别是在高寒山区很受欢迎,经营好的亩收入在1000~1500元,是山区群众脱贫的速效项目。现将甘肃马铃薯高效益生产措施介绍如下: 1 采用促成栽培,提早上市,抢占市场,促进生产效益提高 由于覆盖栽培的推广完善,使马铃薯的栽培可人为控制。一般马铃薯采用覆膜栽培,可将播种期提前到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将薯块生长期安排在较冷凉的季节生长,利于薯块膨大,促进产量提高,到6月中旬至7月上旬收获,这样生产出的马铃薯由于成熟期早,售价一般是秋播马铃薯的1.5~2倍,可大幅度地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营养丰富,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以上,产量8000万吨以上。均为世界第一。加工、鲜销、种薯贮藏超过4000万吨。除种薯外,80%以上的马铃薯贮藏在农户和合作组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讨论马铃薯的贮藏特性、影响因素和贮藏技术。马铃薯收获后仍然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它的块茎既是贮藏器官,又是繁殖器官,仍存在旺盛的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  齐海英 《中国蔬菜》2018,1(12):72-75
同薯29号是以9905-1为母本、9333-1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及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出苗至收获105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白肉,芽眼深浅中等;块茎干物质含量27.0%,淀粉19.40%,VC189 mg·kg~(-1)(FW),还原糖0.15%,粗蛋白2.80%。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高肥力条件下产量可达4 000 kg以上,丰产稳产性好。中抗马铃薯X、Y病毒病。适宜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南部及陕西北部马铃薯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鲁引1号马铃薯是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一个早熟脱毒马铃薯,早熟,从出苗至收获60~70天,株形直立,植株较矮,约60cm,休眠期较短,适于春、秋两季栽培,也适合与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间作套种。茎杆粗壮,分枝少,叶片肥大,叶缘波状,花淡紫色,块茎膨大速度快,结薯集中,产量高,一般667m2产2 500kg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 鲁引1号薯块极大,长椭圆形,芽眼浅,薯皮淡黄色而光滑,薯肉淡黄色。品质和食味好,适合加工及出口创汇,在香港及东南亚各国极为畅销。 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免疫,抗…  相似文献   

14.
陇东麦茬复种蔬菜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麦子收获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极有利于蔬菜生长,陇东利用麦茬复种蔬菜,既可以进行倒茬,又可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收入。现将陇东麦茬复种的主要蔬菜种植方法总结如下,供生态相近的麦区生产者借鉴。1麦茬复种马铃薯技术1.1合理选种秋延后栽培品种应选择以优质、抗逆性强,休眠期短的品种为主,主要以春马铃薯收获的块茎为薯种。1.2薯种催芽秋播马铃薯在播前要进行催芽处理,以利出苗。一般用赤霉素0.1 g对水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索百绿丰生物复合专用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为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寻找新途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百绿丰生物复合专用肥以后,马铃薯生育加快,地上鲜重、单株结薯块数、鲜薯块茎产量、商品薯率和种植效益等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种薯为材料,对种薯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芽眼朝上和芽眼朝下),研究其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播种深度10cm、以芽眼朝下的播种方式,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薯块品质好;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150.7kg/667m2)与商品薯率(90.5%)高于芽眼朝上播种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002kg/667m2)与商品薯率(80.4%)。湖南地区适合采用种薯芽眼朝下播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一是窖贮马铃薯,薯块表皮部分变成青绿色,俗称“青头楞”原因是薯块暴露在土表被阳光直射,皮部变色;或者收获后,被阳光直射照成的。这种变色的薯块含有龙葵素,是一种对人有害的生物碱。据测马铃薯在光照下贮藏四周,龙葵素的含量能从  相似文献   

18.
红砂洋芋(马铃薯)是皋兰县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一大优势产业。红砂洋芋因种植于红绵砂地而得名,比一般水、旱地产量高15%左右,商品率高80%左右,早熟15-20天,一般在8月中下旬收获。红砂洋芋块茎表面为浅土色至浅褐色,大小适中匀称,单个块茎质量175~199g,品质上乘,鲜薯块茎淀粉含量14%~19%,粗蛋白1.52%。  相似文献   

19.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S3307、SODM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根系 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DTA-6和S3307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17.4 %、8.3 %和4.1 %;3个处理均降低了马 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SODM处理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蔗糖含量,S3307处理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SODM处理可提 高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DTA-6处理则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的根系活力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 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有效调控根系的生理代谢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以SODM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薯形是马铃薯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马铃薯块茎形状在块茎发育的早期就已确定。选取长、圆薯形的马铃薯,在匍匐茎弯钩期、次顶端膨大期、块茎形成初期、块茎形成期4个块茎发生时期,制备石蜡切片并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研究长、圆薯形块茎发生时内部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匍匐茎弯钩期髓部组织的细胞层数差异可能是造成长、圆薯形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匍匐茎弯钩期可能是造成薯形差异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